氣候變化是全人類面臨的嚴峻挑戰,遏制氣候變化迫在眉睫,每個地球公民都肩負着保護地球的責任。對於企業而言,應該把爲地球帶來可持續的積極影響作爲發展的首要任務。環球網公益頻道特別推出系列報道《碳中和目標下尋找符合國情的綠色低碳之路》,本文特別邀請惠普公司大中華區總裁莊正鬆先生,以環球視角解讀中國境內企業在綠色發展、節能減排、ESG、綠色建築、綠色消費、水處理、固廢治理、大氣治理、無廢城市、智慧城市等領域的相關話題。
中國永遠不停留在口號層面
“國家既然提出這樣一個宏偉的計劃,一定經過了深思熟慮,這也是讓我非常佩服的地方,因爲我們中國永遠不停留在口號層面,”莊正鬆先生說。“中國在過去的三四十年裏發展得非常快,而且中國發展的每一個階段都非常腳踏實地。”從一開始的“填飽肚子”到現在的“綠水青山”和碳中和,莊正鬆先生覺得恰恰是在每一個合適的時間點,談論了最需要關注的話題。
從1939年成立之時,惠普就不只是一家僅僅追求商業利益的公司。1985年惠普以合資公司的身份進入中國市場,是中國第一家中美合資的高科技企業,並一直秉持着“在中國,爲中國”的理念。“這並不只是一個口號,我們是真正相信並且一直在踐行,從最開始我們帶進來的就不只是產品和銷售。”
除了作爲第一家外資企業進入中國所帶來的象徵意義以外,惠普更多的是帶來好的產品和進行本土人才培養。當時很流行的一個說法是,惠普是IT企業的“黃埔軍校”。多年來,惠普爲本土培訓出來一大批實幹、紮實的人才。此外,惠普也將先進的製造業理念帶入中國,在重慶,惠普跟當地政府合作,建立了全球最大的筆記本電腦生產基地。“重慶位於西南地區,以當地的物流條件,首要的問題就是生產出來的產品怎麼運出去。自從惠普重慶生產基地投產以來,惠普一直就是重慶機場、渝新歐鐵路等等這些物流體系裏非常重要的客戶。”
“從過去來看,讓人欽佩的是,中國從來不只是提出一個口號,而是有清晰的目標和行動。比如在脫貧攻堅上,參與脫貧的每個人都有非常清楚的責任和目標。而國家這次提出的碳中和目標,一方面從實際行動的角度出發,對於各個行業都將發揮極大的指導作用;另一方面,惠普也會努力以行動契合國家目標,無論是在從企業實踐還是大衆教育上,我們都希望能夠做出自己的貢獻。當然,當一個企業的努力跟這個國家的方向同步的時候,我們做起來更有信心,效果也會更好。”
碳中和成果 要應用到生活中去
一直以來,在考量經濟效益的同時,惠普也堅守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但這樣就難免在短期中對成本,製造的工藝,或者材料的齊備性造成一些挑戰。但作爲行業領軍者,惠普願意以身作則,接受這個挑戰。所以,從產品設計開始,就會把創新、環保、可持續的理念融入其中。而當國家發出“碳中和”目標之時,惠普很高興能看到現階段所做的努力與國家的重點戰略相契合。
在中國,作爲外資企業的惠普正式名字爲“中國惠普有限公司”。“中國惠普”和“惠普中國”二字只差,從30餘年前進入中國時,惠普就知道這樣的叫法意味着什麼,那就是肩上將承擔更多的責任。談到環保方面,莊正鬆先生說,惠普一直致力於踐行循環經濟的理念,推廣創新的可循環商業模式,比如在打印機方面,惠普注重打印耗材與硬件的循環再生。此外,惠普在產品中廣泛使用可循環材料,在打印和個人電腦相關產品中增加回收材料和海洋廢棄塑料的循環再利用。
對於惠普而言,可持續發展不是一種選擇,而是一條必走之路。事實上,碳中和和可持續發展的核心不是一種商業行爲,不是使用了多少清潔能源、多少海洋再生塑料、回收了多少設備,而是如何能讓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深深植入消費者的心裏,通過我們的行動帶動更多消費者一起參與進來,鼓勵他們也在生活中實踐環保。莊正鬆先生舉了個一個例子:“今年世界地球日的時候,惠普開展了“爲地球做一件小事”的活動,在線上,用趣味的形式鼓勵消費者參與種植虛擬小樹,而惠普則幫助參與者以線下植樹的方式兌現環保諾言。我們就是通過這樣的一點一滴,將可持續的理念融入到生活中。”
今年4月,惠普提出了全新的氣候承諾——“惠普氣候行動目標”,提出要重點聚焦碳排放、資源再利用和森林保護三大方面,具體包括:
在碳排放方面,到2025年,在運營中全面實現碳中和;到2030年,將價值鏈的溫室氣體排放減少50%,並促進與供應商相關的業務也達到碳中和;到2040年,在整個價值鏈上實現溫室氣體的淨零排放。
在資源再利用方面,到2025年,在運營中實現“資源零廢棄”;到2030年,在惠普產品和包裝上實現75%的資源再利用率。
在森林保護方面,除了保持自有品牌紙張和紙質包裝滿足森林零砍伐,到2030年,將致力於全面實現惠普產品及打印服務中非自有品牌紙張的森林零砍伐目標。
衆所周知,中國是世界主要的製造基地,惠普相當大比例的製造是在中國。所以惠普整個價值鏈、供應鏈上面所產生的能源排放,所需的設備和材料都與中國息息相關。“惠普從始至終都把自有的環保理念植入到產品設計中,從產品設計伊始,就會採用再生材料、清潔能源等等,努力在每個環節深入踐行環保理念。”
回頭檢視 我們的路走對了
“現在我們往外看就是一片片高樓大廈,但二十多年前,我記得我第一次到上海的時候,連上海的延安高架都還沒有蓋起來,中國在不斷髮展的過程中,每一個階段我們回頭去檢視,就會看到越來越多的可喜變化,有經濟的、人文的、社會的、自然環境保護的。這些年看到國家一直在高速發展,身爲其中一份子,感覺的確非常不一樣。”莊正鬆先生回憶道。
“回頭看”是莊正鬆先生在採訪中常提及的一個詞。“我經常說,靜下心來回頭看,跟十年前、二十年前比,就會很清楚地看到國家的發展方向。我們也會跟國外同事分享中國現在的樣子,告訴他們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大家的生活越來越好。”
莊正鬆先生1992年第一次來到上海,那時候上海延安高架還沒有開始建設,虹橋機場航線還很少。而今天回頭看,延安高架虹貫上海東西,虹橋樞紐已然成爲世界最大的客運中心。中國在騰飛,惠普也將繼續將多年積累的可持續發展經驗帶入中國,爲減少碳排放及空氣污染,爲環保和可持續發展長期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