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日,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頒佈實施。時值北京市全面推動垃圾分類一週年,“公益1+1”之綠緣計劃——北京社會組織可持續社區環境建設賦能項目(簡稱:綠緣計劃)順利完成了資助項目的徵集和評審工作,並於5月17日正式公佈資助名單,後續獲得資助的17家社會服務機構及4家社區社會組織將在綠緣計劃提供的165萬元的資金支持下開展工作,爲社區提供垃圾分類、垃圾減量、環境教育、社區營造等多方面的可持續社區環境建設服務。
綠緣計劃是在北京市社會組織管理中心指導下,由北京市社會組織發展服務中心(簡稱:發展服務中心)及其運營方北京市協作者社會工作發展中心(簡稱:北京協作者)聯合萬科公益基金會發起的,集資金資助、專業賦能和行動研究於一體的資助行動,以推進廣泛紮根社區基層的社會服務機構和社區社會組織有效參與垃圾分類與減量等可持續社區環境建設工作,促進社會組織參與首都垃圾分類工作的深化,推動可持續環境建設的發展。
活動當天,北京市社會組織管理中心黨委書記許偉、基金會處處長唐曉明、服務發展處處長牛方傑、萬科公益基金會項目總監劉源、北京協作者中心主任李濤、東風地區辦事處社區建設辦黨支部書記蘇會利及21家受資助組織代表等出席了簽約儀式,北京市協作者社會工作發展中心專業支持部主任楊玳瑁主持儀式。此外對綠緣計劃前期啓動儀式、賦能工作坊及項目評審等工作提供大力支持的各方專家也受邀參與了本次活動。
楊玳瑁介紹,綠緣計劃自2020年12月立項以來,面向全市社會服務機構開展調研工作,並於2月3日公開發布調研報告,同時宣佈綠緣計劃正式啓動。4月,綠緣計劃項目組秉承“賦能先行”的創新理念,在項目申報開始前,結合本次資助議題並基於調研報告成果,與外部專家組成工作小組,策劃並實施爲期3天的深度賦能工作坊。4月1日至20日項目徵集期間,項目組共收到項目書80份,聯合專家組成評審組,經過項目初篩、盡職調查、評審會評定後確認擬資助項目名單並進行公示。經過公示期和項目輔導後,最終擬資助的17家社會服務機構和4家社區社會組織全部獲得正式資助。
萬科公益基金會致力於打造公益強生態,“公益1+1”之綠緣計劃也與這個理念一致,希望構建平臺,將政府部門和更多的社會組織聯合起來,共同推動社區環境可持續發展。當前北京市委市政府對垃圾分類工作高度重視,很難再想到還有哪一個像垃圾分類這樣能夠跟社區每一位居民行爲都密切相關的公共事務,因此這對廣大社會組織來說也是一個能夠參與併發揮社會治理功能的機緣。同時也希望受資助的組織在前進的道路上,貢獻自己的智慧,形成首都的可持續社區環境建設經驗,去支持更多社會組織夥伴成長起來,最終實現共同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
北京協作者中心主任李濤介紹,綠緣計劃與此前的幾個“公益1+1”項目相比具有三個特色。其一是議題面向整個社區,需要社會組織將社區內不同的人羣和力量有機地連接在一起,這也正是社區治理的應有之義;其二是有研究視角,包括前期的基線調研和將持續整個項目週期的行動研究,以瞭解針對可持續社區環境建設這一更廣闊的議題,我們應如何更精準地支持社會組織;其三就是賦能先行。在綠緣計劃中,除資金資助外,還會從包括政府、社區和專業技術三個維度爲受資助組織提供支持。政府支持維度上,在北京市社會組織管理中心指導下,希望依靠行政的力量,各受資助組織在整個服務過程中發揮政策倡導作用,更好地發現相關政策在實踐中的不完善、操作性弱等問題,並將其形成可行的建議,反饋給北京市社會組織管理中心,一起推動政策發展。社區支持維度上,希望在街道社區中具備實務工作經驗的領導幹部指導下,各社會組織一同探索將如三社聯動等機制運用到可持續社區環境建設中,構建創新、常態化的社會服務機構與社區對話機制。專業支持維度,項目組也將繼續整合資源,爲各位夥伴提供持續的專業技術支持。
北京市社會組織管理中心黨委書記許偉書記強調,加強基層的社會治理是提升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的重要方面,廣泛紮根基層的社會組織則是加強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主體和力量。垃圾分類作爲撬動社會治理的“關鍵小事”,需要更多的社會組織,尤其是服務社區一線的社會服務機構參與發力。同時也代表北京市社會組織管理中心呼籲更多關注民生服務議題的基金會加入到“公益1+1”資助行動中,在政府、基金會、支持性組織與社會服務機構等多元主體的共同努力下,打造“資源共享、夥伴共生、價值共創”的公益新生態。此外還對受資助的組織提出了期待,希望大家能夠切實開展各項工作,爲推進首都垃圾分類、構建可持續社區環境助力。
簽約儀式後進入了夥伴座談環節,除21家受資助組織代表外,萬科公益基金會項目總監劉源、樸門永續設計師賴寒、北京市石景山區阿牛公益發展中心理事長唐瑩瑩、北京沃啓公益基金會項目經理湯婷、北京工業大學文法學院副教授 社會工作系副主任邢宇宙等專家也參與了本次座談。
楊玳瑁首先代表項目組向受資助組織介紹了項目管理要求及未來項目組在綠緣計劃中將持續提供的支持內容。隨後由北京協作者項目官員王鑫邀請21家組織介紹各自項目的特色、未來希望在綠緣計劃議題下與夥伴們共同探討和解決的問題以及自身能夠與夥伴們進行分享的經驗或資源,以此瞭解夥伴們對未來的專業支持主題的期待,同時希望通過組內成員間的經驗資源分享,實現夥伴間的互動和支持。交流會後夥伴們也表示“最大的收穫就是夥伴之間經驗的分享和思想的碰撞”“覺得參與綠緣計劃的價值和意義更加重大了,希望未來能與夥伴們有更深度的探討交流”。
此外,綠緣計劃項目組也表示在未來受資助組織執行項目期間,項目組還將繼續通過個別化指導、參訪交流、圓桌輔導、專題培訓等形式向受資助組織提供專業支持,在幫助社會組織有效迴應社區可持續環境建設需求的同時,促進組織自身獲得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