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公益頻道 記者 文雯】“會畫畫就一定能當漫畫家嗎?其實不然。你會唱歌就可以成爲歌唱家?會寫字就可以當作家?會開車就可以成爲賽車手嗎?這個問題如果換個角度就應該沒有問題了。作家一定要會寫字,歌唱家一定要會唱歌,賽車手一定會開車……而漫畫家一定要會畫畫”
或許有很多人還不知道,幽·靈是雙胞胎姐妹的兩人組合漫畫家。在分工上,姐姐偏重編劇,妹妹主要負責繪製。二人也會一起討論劇情一起繪圖,並沒有固定限制。
幽·靈姐妹自小學起就很喜歡畫畫,平時喜歡看動畫,也會和學校裏的小夥伴經常討論動漫。之後就開始自己畫一些塗鴉、編一些小故事分享給同學們看。“六年級的時候跟媽媽說自己長大之後想當一名漫畫家!”但幽·靈也補充道,會畫畫跟要當漫畫家沒有必然的聯繫。
幽·靈創作的故事是溫暖而又真實的。幽·靈習慣於隨時記錄日常生活中發生的有意思的事,其創作靈感來自於“日常生活的種種瑣事”。關於故事的構思,幽·靈跟環球網公益頻道的記者說道“我們的習慣是一般會先想一個想畫的主題或角色,然後再進行深入的創作”。
2018年上映電影《快把我哥帶走》同名原作是幽·靈的連載作品,講述了時分、時秒兄妹的中二日常,搞笑又治癒。這部作品在網絡上有極高人氣,總熱度超30億,製作爲番劇後更是反向輸出日本。可以說“快哥”絕對是國漫中的良心IP。
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於讀者們對自己的漫改真人版影視劇的評價,幽·靈認爲讀者們肯定會有不同的看法,但會尊重各種聲音。無論是動畫還是真人影視都是“改編”,有時“改編”本身就是一件有壓力,也需要勇氣的事。幽·靈作爲原作者,表示自己“看得還是比較開的”。在創作中,會尊重各自的專業度,儘量不給改編方太大的壓力,讓改編的作品呈現一個相對合理的結果。而對於幽·靈來說,自己的作品被改編成不同的形式,本身就是一件有探索性的有趣的事情。
從漫畫連載到出版到番劇製作再到真人電影的上映,幽·靈認爲這並不是原創漫畫IP的“必經之路”,而是多元的“展現形態”。它加深了二次元和三次元的聯繫,是一種多元化的體現。將漫畫通過改編和真人的演繹呈現出不同的效果,增加了被更多的普通大衆看到的機會,。同樣,通過漫改劇也能讓更多不熟悉漫畫的大衆進一步瞭解漫畫——漫畫並不是只適合小孩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