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過年工具箱”致敬一線值守者

今年是疫情之下的第二個春節,2月4日,中國傳統的“小年”到來之際,騰訊分別攜手澎湃新聞、深圳衛視直新聞、我們視頻、楚天都市報、中國文物報等媒體,推出“我的雲過年計劃”新媒體創意互動產品、武漢人們的“戰疫故事”、“雲團圓”直播以及“百‘牛’拜年:博物館裏過大年”活動,幫助奮戰在抗擊疫情、保障春節運行一線的值守者,以及打算“宅家過年”的網友“過好一個雲上年”。

疫情防控需要每個人的參與。響應國務院“就地過年”的倡導,不少人選擇在居住地過年。使用騰訊會議,在線視頻“雲拜年”、微信發紅包等拜年新方式,成爲今年春節人們過年的第一選擇。爲了幫助大家過好年,騰訊攜手澎湃新聞,給網友提供了一份“雲過年”攻略,通過各類小程序、APP,大家不僅可以通過視頻的形式雲團聚、雲拜年,還可以雲購物、雲學習、雲遊覽博物館和景區。

騰訊攜手楚天都市報,記錄拍攝了武漢人們的“戰疫故事”。武漢市民2020年經歷的波折與故事,讓我們看到了同胞們在困難面前自強不息的精神,更給我們帶來了面對未來的希望與勇氣。

2月10日,大年廿九下午,騰訊還將攜手深圳衛視直新聞一起,帶來一場主題爲“在不在一起都要過個好年”的“雲團圓”春節直播,科技實現“見屏如面”,歡聚一堂,共度中國一年當中最重要的團圓時刻。同時,過年期間,騰訊博物官攜手中國文物報聯合發起“百‘牛’拜年:博物館裏過大年”活動,將40多家文博機構的400多件“牛文物”搬上雲端展廳,並且和十家國內省級博物館聯動上線“測測你的牛氣值”互動H5,爲大家帶來一場“牛氣十足”的春節文化盛宴。

網友曬“雲過年計劃”宅家也能過好年

疫情帶來的隔離,並沒有阻擋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反而催生出更廣闊的創新數字生活方式。過去一年來,產業互聯網持續發展,數字經濟深入到生產、生活方方面面。

Questmobile數據顯示,2020年的移動互聯網月人均單日使用時長,從2019年的5.6小時增加至7.2小時,增幅達28.6%。數據增長的背後,是數字技術給人們帶來的實實在在便利,在日常生活上,人們用電商小程序“雲逛街”;在工作上,用騰訊會議“雲辦公”;在學習上,用在線課堂“雲上課”。

人們的“雲上精神生活”也同樣豐富:短視頻和直播火熱,人們用一部手機刷熱劇,看直播;廣交會、世界互聯網大會等第一次線上開展,人們足不出戶就能在雲上逛展;敦煌、故宮紛紛推出“雲遊敦煌”、“數字故宮”,讓博物館裏的文物和遺產在數字世界活起來。

面對新的疫情,爲了讓大家更方便用上這些雲上工具,騰訊攜手澎湃新聞,爲大家整理了一份“雲過年”攻略:無論是選擇和親人云上同框一起吃年夜飯,還是在雲端來一次說走就走的雲旅遊,都可以通過小程序進行規劃。即使坐在家中,只要打開手機,依然可以突破時空限制,在雲端串門過年。

網友還可以曬出自己獨特的“雲過年計劃”,製作一份獨特的攻略,分享給親朋好友。實際上,隨着春節臨近,“雲過年攻略”早已悄然走紅,一些網友進行了深度總結:“無論是留守駐地,還是返鄉團聚,在過年之前,網友可以在線上置辦年貨並直接送貨到家;新年到來時,還可以和親人云上同框、一起過年;關注父母身體健康的,還可以爲他們預約好新年體檢;假期如果想在雲端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遊,國內外數百個博物館、景區都可以在線上免費參觀;如果想要給自己充充電,雲上課程每天不重樣!”

攜手致敬一線值守者,也致敬每一個助力戰疫的你

“過好一個雲上年”的背後,離不開給大家提供服務的各行各業工作人員,他們用雙手、用科技力量,助力抗擊疫情。

醫護人員奮戰在抗疫前線,保障我們的生命健康;環衛工人努力清掃城市街道,維持城市的舒適清潔;公安警察認真值守站崗,守護春節的和諧安全;社區工作人員辛勤工作,保障春節抗疫的社區生活物資充足,運轉有序。

和他們一樣,還有一羣互聯網人在春節期間默默堅守崗位,保障人們的春節“雲團年”。他們就是騰訊和合作伙伴的值班人員。

你在手機上預約核酸與疫苗,背後是醫療健康團隊的努力;觀看網絡春晚直播,背後是安全團隊的保障;從機場和站臺奔赴家中,背後是地圖大數據團隊的值守……這僅僅是無數互聯網人,春節值守的冰山一角。

今年疫情升溫,他們又站在了一線,爲了戰疫情、過好年奮鬥,與網友一起,用科技溫暖每一個人。

2月4日晚,騰訊攜手楚天都市報拍攝的記錄片也將同步上線,記錄他們戰疫的心路歷程:“最美愛情”夫妻通過微信視頻,與遠方的親人云上團年;“東一味”牛肉麪店主用微信小程序聯繫消費者。過去一年來,武漢市民的堅持與勇氣,在這個春節,將給所有人帶來“戰勝疫情”的信心。

另外,在2月10日(大年廿九)下午,騰訊攜手深圳衛視直新聞帶來“雲團圓”春節直播。直播中,我們將見證40年未見面的老兵通過騰訊會議雲上聚會,上海一家四世雲上同堂吃年夜飯……數字技術的力量,讓親朋好友即使不在一起,也可以雲上相聚、好好過年。

帶來“雲上工具箱”助力大家“過好年”

春節期間,騰訊與合作伙伴也爲更多人準備了雲上工具,幫助大家共同戰疫、過個好年。

微信小程序幫助“東一味”牛肉麪店主聯繫消費者;騰訊會議助力“雲過年”更精彩,打破距離界限,幫助人們不回家也要過好年。

過年期間,全國50多個城市博物館和公共文化空間推出“牛轉乾坤——辛丑(牛年)新春生肖文物聯展”,甄選數百件牛主題文物,爲喜迎新年的社會公衆獻上一份“文物新年禮”。騰訊博物官攜手中國文物報聯合發起“百‘牛’拜年:博物館裏過大年”活動,將線下展廳的400多件牛文物搬上雲端展廳,爲大家帶來一場“牛氣十足”的春節藝術盛宴。同時,參與線下展覽的數十家博物館講解員,將爲大家在線上講解館藏的“牛文物”珍品。

此外,騰訊博物官聯合中國文物報以及國內十家省級博物館,聯合發佈“測測你的牛氣值”互動H5,用戶參與互動測試自己的牛氣值,能夠了解牛年相關文物信息和牛年曆史文化,還可以抽取定製的博物館+國寶紅包封皮。

通過《我的雲過年計劃》小程序,你可以選擇、定製自己的過年方式。集合了各種“能力”的小程序,可以幫助你實現雲購物、雲學習、雲逛展、雲逛博物館等過年新方式。

騰訊和你一起春節戰疫“雲過年”,人人齊參與,家家過好年!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