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最近的一場大雪,把武川縣第三小學覆蓋得嚴嚴實實,“7釐米厚的大雪,讓我們特別擔心學生的安全。”校長張樹林,對全校的安全工作做了緊急部署:班級羣發送安全提示;校園廣播播放安全須知;優先清理校園通道;安排專人引導學生入學放學……
“我們學校是‘伊利方舟’安全生態校,從老師到學生都有着較強的安全意識,處理應急事件也井井有條。”張校長說。
由中國西部人才開發基金會和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發起的“伊利方舟”兒童安全公益項目,從2012年到2020年,走過了8年曆程,伊利集團累計捐贈1700多萬元,助力這艘航船駛過了全國25個省,惠及30萬餘名兒童。
導航圖——“伊利方舟全息圖”
12月8日,“伊利方舟”八週年公益活動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南校區舉行,《中小學校園安全評估指標體系—伊利方舟全息圖》正式面世,這是中國第一部專門針對中小學校園安全的評估指標體系。
首先拿到這本書的河北省大名縣臺臣小學張芳傑老師,十分感慨:“安全是校園的頭等大事,出不得一點差錯。但是它涉及的方面太多太廣太細了,難免有考慮不周和力所不及的地方。”
“校園安全有許多法規和指引,但是具體到我們學校的安全究竟怎麼做呢?別人的藥方也不一定能治我們的病。這本‘伊利方舟全息圖’可以讓我們給自己的校園做體檢、找病根、開藥方,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
張老師說的“伊利方舟全息圖”,涉及校園周邊環境、師生身心健康、校園公共衛生與食品、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等10個模塊,分別涵蓋安全隱患、應對措施和防範教育3個維度,評測結果以“雷達圖”形式呈現,幫助學校直觀瞭解和評估總體安全狀況。
“伊利方舟全息圖”2016年推出1.0版,2017年修訂升級爲2.0版,2020年,基金會正式啓動對2.0版的修訂工作,最終形成現在的《中小學校園安全評估指標體系—伊利方舟全息圖》,面向社會公開發行。
中國西部人才開發基金會副祕書長馬景向記者介紹:“‘伊利方舟全息圖’充分吸收專家學者意見,根據新的形勢以及實施學校的反饋,逐步完善而成。這是送給學校、孩子、社會的一份公益禮物。希望它能夠成爲因地制宜開展校園安全工作的工具書,成爲學校查找安全漏洞的對照表,讓更多中小學校和孩子受益。”
避風港——伊利方舟安全生態校
俗話說,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但是,學校就是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校園這個“籃子”,需要更結實、更安全。
八年來,“伊利方舟”公益項目致力於兒童校園安全,用尊重和專業一起守護孩子成長。“伊利方舟”在全國首次提出建設“安全生態校”理念,創建了500餘所“安全生態校”,爲全國32個市、40多個縣區培訓了300多名兒童身邊的“安全導航師”。
對照“伊利方舟全息圖”做個體檢,畫出雷達圖,全面評估、自我診斷、發現問題、查缺補漏,調動學校人、財、物,制定出專屬解決方案,逐步優化和完善……在此過程中,不斷增強安全意識,提升安全能力,建立運行機制。
“2019年,‘七彩帆’讓‘伊利方舟’鏈接起了家、校、社,打通了師、生、親。現在,‘伊利方舟’有了‘全息圖’的新導航。使我們心中有譜,手中有招。全息圖和生態校,就是我們校園安全的兩大法寶。” 河北省大名縣教育體育局股長楊立仁對記者講。
中國西部人才開發基金會理事長汪文斌說:“知險才能防險、避險、消險,有意識有能力才能保障安全。‘伊利方舟’經過8年的探索和實踐,形成了獨特的理念和成型的體系,建設生態校、培育導航師、研發全息圖,希望這些探索能夠爲全國的中小學校提供有益有效的參考和借鑑,把校園建設成爲安全的港灣。”
豔陽天——有安全更要有安全感
真正的安全,不只是環境的安全,還要有心理安全,有安全感。
安全不是把孩子鎖在保險箱裏。2018年,“伊利方舟”安全生態校的十幾個小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行程2350公里,20多小時車程,完成了一次從內蒙古鄂倫春到河北大名縣的互訪之旅。之後,多地多校效仿,走出校門,走向社會,在成長中學安全。
“先有安全、再有夢想”,是“伊利方舟”一直秉持的理念,八年來,“伊利方舟”通過校長培訓、實地回訪、各地互訪、物資捐贈等一系列舉措,在全國各地累計舉辦80餘場兒童安全教育活動,既重人身安全、又重心理安全。
2020年,“伊利方舟”結合防疫要求,將活動主題定爲“心理安全建設”,從11月25日到29日,“伊利方舟”十縣百校“一線牽”,同上線上系列心理安全課;在線下,基金會配送防疫“方舟百寶箱”,引導支持各校開展心理安全活動。齊心抗疫,強健心理。
在“伊利方舟”八週年公益活動現場,一場別開生面的“線上線下同上一堂課”正在進行,來自中科院心理所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副教授侯瑞鶴爲老師們講述疫情下的心理建設,通過視頻直播,“伊利方舟”將安全的理念和知識,傳遞給了更多學校。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生態文明教研部主任龔維斌認爲,“伊利方舟”體現了專業性,堅持“以人爲本”,以“賦能”手法,不僅關注到兒童人身安全、心理安全,還關注到學校、社區中觀以及社會宏觀層面等外部環境的建設,注重社會力量的整合和社會支持網絡的構建。
新船票——積極抗疫開啓新徵程
疫情期間,“伊利方舟”給孩子們上了一堂安全大課。“最好的保護是教會孩子學會自我保護”,2020年初,基金會組織“伊利方舟”各項目實施校的師生,在安排好家庭學習生活的同時,積極抗疫。小朋友成爲了疫情防護宣傳員,時刻提醒着家人“勤洗手、少出門、戴口罩”;他們用紙折成方舟,用圖畫、文字、照片、視頻,表達心聲,傳遞到祖國各地。
3月30日,“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校園方舟——我的新船票”系列主題活動又引發了各地“畫船票、做船票、拍船票”的熱潮,“新船票”幫助大家在開學前做好心理調適、工作準備、個人防護;“方舟雲中七策”更是爲各地中小學提供了切實可行的學習生活指引。
“我們跟隨‘伊利方舟’走了多年,從第一次參加活動到現在,‘伊利方舟’就像燈塔,在每個活動、每次培訓、每次交流都精心指導,不僅幫助我們改變了校園安全現狀、還明晰了做安全工作的方向。” 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鄂倫春自治旗克一河小學校長樊慶冬這樣說。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生態文明教研部副主任、教授賴德勝在活動現場這樣講:“伊利方舟全息圖”特別新增了重大疫情應對、線上教學活動安全、師生心理安全等和形勢非常貼合的板塊,對新問題的指導性極強。尤其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伊利方舟”以心理安全建設爲主題,開展了豐富、有效的社會活動,項目實施地孩子們積極向上、不怕困難的精神影響和帶動了全國很多小朋友。
同揚帆——各界攜手共織全域網
12月8日,國務院研究室原主任、黨組書記,原國家行政學院黨委書記、常務副院長,中國西部人才開發基金會決策諮詢委員會主任魏禮羣;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生態文明教研部副主任、教授賴德勝;中國言實出版社社長王昕朋;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伊利公益基金會理事潘聞嘉;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祕書長劉鋼等人出席了“伊利方舟”八週年活動。武術太極世界冠軍馬建超、星盟在線體育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體育經紀人李陽支持孩子們強健身心,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的志願者和項目校社生代表共同唱起主題曲“世界等我出發”……
魏禮羣表達了對“伊利方舟”的祝願,他說,八年來,伊利集團持續捐贈和支持,基金會專業專注做項目,項目校師生全心全意搞安全建設,伊利及各界志願者積極參與活動,專家學者出謀劃策,社會和媒體持續關注,爲“伊利方舟”的發展共同助力。他希望各方攜手,以8週年爲新起點,同划槳、共揚帆,讓“伊利方舟”更好地成爲保護兒童安全的美好航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