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美麗響水訊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響水縣人民檢察院依法嚴懲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非法狩獵等犯罪,注重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積極推進源頭防控,爲疫情防控提供檢察保障。
一、依法嚴厲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
一是對涉野生動物案件及時介入引導偵查。響水縣人民檢察院高度關注涉野生動物案件,對張某某非法狩獵等案件提前介入引導偵查取證,形成打擊合力。二是結合辦案加強法治宣傳引導。響水縣人民檢察院通過傳統手段和新媒體平臺等多種方式,積極開展以案釋法宣傳活動,營造保護野生動物資源良好氛圍。如,在網站上開拓“民生檢察”版塊進行公益訴訟宣傳,廣泛徵集關於野生動物保護領域公益訴訟線索,目前已徵集線索2條。在網站發佈關於野生動物領域典型案例,結合案件情況講解禁獵期、禁獵區、法律禁止使用的狩獵方式方法等有關規定,引導羣衆遵守法律,支持國家疫情防控大局。通過座談、聯席會等線下宣傳形式,使更多機關單位、社會組織及廣大人民羣衆理解、認可、支持檢察機關公益訴訟工作,營造保護公益人人有責的良好社會氛圍。鼓勵公民、法人及其他社會組織積極參與到保護公益訴訟中,向檢察機關主動提供公益訴訟線索。
二、加強涉野生動物案件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
一是加強線索移送。響水縣人民檢察院在野生動物保護領域全院一盤棋,各部門緊密聯繫溝通,及時移送案件線索。加強與農林、公安等相關部門的溝通銜接,發揮法律監督職能。二是聯合開展疫情防控專項活動。發揮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牽頭單位作用,聯合公安、行政部門開展疫情防控專項活動。如,與公安、法院開聯席會議,就野生動物保護工作開展進行交流溝通。三是協助執法部門開展執法檢查。與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對接聯繫,支持協助執法部門開展執法檢查,並督促其依法履職。
三、立足公益訴訟檢察職能促進加強涉野生動物犯罪源頭防控。
一是建立健全刑事檢察與公益訴訟檢察內部協作機制。建立刑事犯罪線索和公益訴訟線索雙向移送機制,落實專人對線索進行評估,研判進行刑事立案追訴或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的必要性,確保每一起線索處理到位,今年,收到刑檢部門移送線索7件。二是發揮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協同效應。綜合運用刑事和公益訴訟檢察職能,增強懲治效果,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響水縣人民檢察院在辦理一起非法狩獵案件案時,開展公益訴訟調查,對生態環境損害、物種延續性破壞進行科學評估,及時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要求其承擔環境資源損失修復賠償金,並公開賠禮道歉。三是通過檢察建議促進社會治理。對於疫情防控期間發現的社會治理問題,加強研究分析,準確提出檢察建議,推進基層治理。響水縣人民檢察院在辦理一起非法狩獵案件時,發現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存在對破壞野生動物資源行爲的監管打擊不到位的問題,向該局提出了加大監管力度的檢察建議,督促其積極履職。目前已整改到位。響水縣人民檢察院緊盯溼地自然保護區、鳥類自然保護區等重點區域,主動與公安、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等行政單位聯繫,加大對野生動物保護方面公益訴訟線索的摸排工作。
四、強化公益訴訟履職保障,大力提高幹警業務能力。
野生動物保護領域公益訴訟作爲一項新的業務領域,從線索受理、立案、調查覈實、訴前檢察建議和公告、起訴、出庭,對民行檢察幹警人員力量配備和能力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注重在辦案中學,在實踐中學,大力提高幹警專業素質。通過自學、集體學習等形式,認真學習有關法律法規,積極在網站上學習兄弟縣院的好經驗好做法,堅持邊辦案邊總結提高,通過實戰練兵掌握辦案技巧,重視調研着力提升文字能力、出庭能力、調查取證和溝通協調能力,切實提高辦理野生動物保護領域公益訴訟案件能力,培養高素質專業化的檢察隊伍。
在開展野生動物領域公益訴訟工作中,遇到以下問題:
一是線索發現機制不健全,信息不暢,使得檢察機關獲取證據渠道難以落實。
未及時與當地保護野生動物協會聯繫,定期上門瞭解野生動物管理情況。行政執法機關移送的公益訴訟案件線索較少,公衆對野生動物保護領域公益訴訟的瞭解程度不夠,羣衆主動提供案件線索極少且質量不高,成案率低。
二是全面、及時、規範獲取證據意識不強,隊伍專業化水平不高。
公益訴訟作爲全新的業務領域,不僅涉及衆多法律法規,還需要掌握其他相關領域知識,特別是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行爲不易被發現,對辦案人員的專業素養、業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我院檢察公益訴訟隊伍專業化水平有待提高。比如發現線索、調查取證、庭審應對的能力不足,應該定期參加相關培訓。
對此,下一步工作打算是:
一、利用新媒體加大對野生動物保護的宣傳力度,在本區域努力營造良好氛圍。
進一步加強對野生動物保護領域公益訴訟工作職能的宣傳,通過微信、抖音等方式發佈典型案例、宣傳小視頻等方式大力宣傳公益訴訟工作。通過製作公益訴訟宣傳冊,增強羣衆認知度。通過新聞媒體、門戶網站等多種方式提高公益訴訟制度的社會知曉度,推動形成全社會參與公益保護的良好氛圍。相關職能部門要提高思想認識,進一步增強政治意識和責任意識,增強公民、法人和其他社會組織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意識,充分認識公益訴訟是檢察機關的政治責任、社會責任和法律責任,自覺履行職責使命。堅持把公益訴訟工作作爲推動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的重要監督措施,爲維護我縣社會穩定、保障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二、加強與相關職能部門溝通聯繫,暢通信息反饋機制。
野生動物保護領域公益訴訟工作的順利開展離不開溝通協調,與行政機關形成配合,建立信息通報共享制度,以聯席會議、案件雙向諮詢、協助調查等方式加強溝通,形成公益保護合力,努力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案情通報、案件移送和辦案協作等機制。注重與刑事檢察部門的橫向溝通,積極爭取上級檢察機關指導,辦理社會高度關注、羣衆反映強烈的重大公益訴訟案件。完善與審判機關溝通協作機制,暢通聯絡渠道,就公益訴訟案件管轄、訴、審判、法律適用、證據標準、執行等實務問題共同研究,統一規範。爭取積極會同野生動物保護部門,明確目標任務,形成工作合力。抓緊重點領域調查,比如野生動物繁衍棲息地被破壞等領域。
三、提高案件辦理質量,通過打造精品案件開拓更多可能性。
運用好公益訴訟職能,用多種法律監督手段,努力提高案件質量,確保辦案效果。推動民事、行政公益訴訟均衡發展,加大民事公益訴訟辦案力度,擺脫公益訴訟起訴案件少困境。在刑事案件中發現案件線索,對符合條件的案件,認真做好民事公益訴訟起訴工作。要把行政公益訴訟訴前程序實現維護公益目的作爲最佳狀態,提高訴前檢察建議質量,剛性督促行政機關履職整改,對拒不整改、消極整改的,要依法提起訴訟。規範辦案程序和質量,把每一個案件做成鐵案。讓野生動物保護的案件形成一體化,“快而準”的辦理,嚴把案件事實關、證據關和法律關,以保證立案督促的精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