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地球一小時線上熄燈,爲地球發聲開啓生物多樣性保護全球行動年

2020年的開年並不平凡,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百餘國家和地區受影響。1月份全球平均氣溫再創新高,南極地區記錄到氣溫接近了20攝氏度,全球陸地和海洋升溫、海平面上升加速、積冰融化。一系列氣候、災害、疫情事件對社會經濟發展、人類健康、糧食安全以及陸地和海洋生態系統都造成較大影響。2020年開年諸多全球性事件不斷提醒人們,要重新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而2020這一“環保超級年”,也應成爲各個層面的“全球行動年”。

在這個不平凡之年的春天,世界自然基金會(瑞士)北京代表(WWF)處攜手一個地球自然基金會(OPF)、北京市民間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京促會)和北京民合國際交流基金共同宣佈,於3月28日晚舉辦“2020地球一小時”這一全球規模最大的環保公益運動。世界自然基金會(瑞士)全球總幹事馬可·蘭博蒂尼表示:最近冠狀病毒不幸爆發是我們地球上人類與自然界關係失衡的又一個信號。全球最大型的可持續環保活動‘2020地球一小時’以‘爲地球發聲’作爲主題,呼籲人類與自然達成一個新的協議,這項協議將使自然與人的關係從浪費、毀滅性的關係轉變爲基於關愛、尊重及可持續使用的關係

WWF希望通過今年地球一小時的主題“以生命之名,爲地球發聲”, 鼓勵公衆在杜絕非法野生物貿易、減少一次性塑料使用、減少食物浪費及選擇可持續生產的食材上積極行動,爲地球發聲,共同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而努力。

世界自然基金會(瑞士)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兼總幹事盧思騁表示,過去40年,中國在野生大熊貓保護方面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績,這也爲全球野生動物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打下了一個非常有效的強心針,這也意味着只要政府、企業、社區、科研單位、NGO組織一起努力,我們是可以扭轉野生動物瀕危的狀況,保護好我們的自然。WWF提出了‘人與自然和諧新共識’”,從2020年開始,未來十年WWF將攜手各方合作伙伴,繼續努力通過推進可持續的生產、生活和消費方式,來保護我們地球家園,重新去理解人與自然的關係,將萬物共生的理念落實到我們的生活當中。2020年的地球一小時是我們的新起點。”

北京市民間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副會長高雙進也爲今年的地球一小時發來祝賀:“京促會已連續六年參與主辦‘地球一小時’活動,我們願與國際夥伴一起不斷努力做到‘與自然共生’。”高雙進也表示,近年來,中國不斷加大環境治理力度,加快產業和能源結構調整,推進可再生能源發展,首都的生態文明建設工作已在穩步進行中。未來,京促會希望與WWF一起不斷努力,爲人類環保事業發展做出貢獻。

2020年地球一小時前夕,海南省三亞市人民政府與世界自然基金會(瑞士)北京代表處簽署合作協議意向書。三亞市正式成爲國內首個加入WWF全球“淨塑城市”倡議的城市。

世界自然基金會德國國際生物多樣性政策主任岡特·米特拉赫爾表示,青年的力量不可忽視。跨越不同時區和文化,“地球一小時”令世界團結起來,人們發出同一個聲音號召採取緊急行動應對氣候變化和自然危機。

此次直播着力打造年輕、熱情和創意的風格。線上直播由北京交通電臺支持人劉思伽和摩登天空氛圍音樂廠牌“Sound Blanc白”主理人Demone搭檔主持開場“生靈環節”, WWF多樣性保護推廣大使汪涵,分享了自己對於保護瀕危野生動物的看法;在“熄燈環節”,明星代表、奮鬥在抗疫一線的員工、快遞員等全國各地各行業乃至WWF其他國家辦公室代表 “以生命之名,爲地球發聲”,呼籲保護大自然,倡導人類與自然和諧共生。

直播特別以“森林”和“海洋”爲名設置重要環節,意在提醒公衆關注這兩個對我們無比重要的生態系統亟待保護。 在“森林環節”,深圳市一個地球自然基金會理事主席王石號召“企業做合格的企業公民”、“企業家要對自己、對家人、對客戶、對供應商、對整個社會負責”; 在“海洋環節”,新褲子樂隊主唱兼鍵盤手龐寬在線與網友、粉絲們分享日常減少塑料污染的心得,引用17 世紀英國著名詩人約翰·鄧恩的詩,“人與自然共生共存,不可隔絕”。

這次活動由世界自然基金會(瑞士)北京代表處(WWF)、深圳市一個地球自然基金會(OPF)、北京市民間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京促會)和北京民合國際交流基金會主辦,自然資源部宣傳教育中心、北京市政府外事辦公室、北京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和三亞市生態環境局給予了指導和支持。地球一小時線上直播活動還得到了首席公益合作伙伴安踏集團,聯合發起方萬科公益基金會、京東公益基金會、伊利金典及摩登天空等合作伙伴的支持。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