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中吐露芳香的湖北春茶 全力尋求“突圍”之路

陽春三月,春茶吐芽飄芳香。歷經兩個月的防疫新冠肺炎阻擊戰已取得了重大成效。眼下正值茶樹出芽,湖北宜昌下轄縣級市宜都市潘家灣土家族鄉呂家坳村的茶農們已經開始採摘春茶。

茶葉是宜都市特色支柱產業和羣衆脫貧致富的主要渠道。獨特的地理位置,優越的生態環境,鑄就了一大批品質一流的湖北名茶。目前,全市現有茶園12.9萬畝,去年產值突破5.1億元。然而受疫情影響,預計茶農今年收入將減少超百分之四十。

春茶在採摘、生產、運輸、銷售各個環節不可避免受到疫情影響。“銷售成了最大問題。”宜都市潘家灣土家族鄉呂家坳村村支書管永強焦慮地說到,村裏有11家茶葉初制廠,目前只開了三家。從3月13日開園到現在,管永強的茶廠共制1000多斤高檔芽毛尖,比去年減產約500斤,便宜的300多元一斤,貴的500多元一斤,現在還剩300多斤。爲解決銷售問題,他向親戚、朋友、戰友“刷臉”,請求支援。

疫情之下,春茶如何“破疫”突圍?“目前茶廠已逐步恢復生產,政府也想辦法出臺政策幫助我們渡過難關。” 管永強如是說。當地政府在抓疫情防控的同時,積極爲茶葉企業復工出臺措施,爲茶企復甦送去及時雨。例如,宜都市出臺茶葉生產加工貸款貼息政策,還積極協助產品銷售運輸、推介茶葉產品。宜都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李緒品介紹,“今年,我們將開展優質茶示範基地創建,提升茶葉的質量安全水平,進一步提高宜都茶葉的市場佔有份額,促進茶農增收,茶企增效。”

雖然春茶消費恢復到正常水平仍然需要時間,但茶葉銷售的週期將會拉長,這對於企業與茶農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爲了進一步助力湖北農產品增收,3月28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供銷合作總社經濟發展與改革部副部長馬繼紅表示,疫情期間通過直播帶貨、開設全國重點茶(集採)信息平臺、多渠道鼓勵會員企業購買、啓動公益扶貧茶項目這四種方式來破解湖北賣茶難。下一步,將繼續關注湖北地區相關農產品,包括茶葉在內的賣難問題,組織動員全系統的力量給予幫扶。

隨着清明將至,春茶銷售也將迎來一波爆發期,企業與茶農的生產信心也將不斷恢復。管永強說,“我將堅定不移地朝着一個目標,一步一步走紮實。”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