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祭祖掃墓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
轉眼清明將至,迎來祭掃高峯期。民政部於3月23日召開2020年清明節祭掃工作電視電話會議,要求各地根據當地疫情防控要求,可暫緩舉辦集體共祭、骨灰撒海、公益性安葬儀式等羣體性活動,暫緩開放不具備疫情防控條件的骨灰存放場所祭掃服務。
會議指出,今年的清明節正值舉國上下抗擊疫情、加緊復工復產的關鍵時期,情況不同於往年。各級民政部門加強組織領導,爲避免人員扎堆聚集和減少交叉感染疾病的風險,多地發文叫停清明現場祭掃。在強化精準防控的前提下,也爲羣衆提供了多種形式的祭掃服務,倡導“雲”祭掃。鼓勵預約祭掃、網絡祭掃、代祭掃等服務。允許現場祭掃的省份亦明確規定去現場必先預約,無預約不可前往祭掃
各地清明祭掃服務:
內蒙古呼和浩特:祭掃提前預約,每日限量接待入園祭掃人數。沒有預約或預約沒有成功的人員,不得強行入園。疫情防控期間,嚴禁在殯葬服務機構及公墓燒紙等一切用火行爲,暫停組織集體公祭、集體告別、骨灰集中安放等羣體性聚集活動。對骨灰安放高度集中的場所、相對封閉的室內祭掃場所、容易形成人員聚集的服務項目,清明節期間暫停開放。
雲南昆明:錯峯祭掃,服從引導,配合測溫,掃碼出入。倡導通過舉辦家庭追思會、撰寫緬懷文章、網上祭祀、遠程祭祀、委託祭掃等方式寄託哀思、緬懷故人。
山西省:清明節期間,山西省繼續暫停殯儀館、公墓、骨灰堂等殯葬服務機構現場祭掃服務,暫停組織集中祭掃、集體共祭等集體性活動,鼓勵通過網絡祭掃、代理祭掃、疫情後祭掃等方式,降低實地祭掃活動聚集感染風險。
陝西省:陝西絕大部分地市將暫停在公墓等殯葬場所舉行現場祭掃或集體公祭活動。從即日起,2020年清明代親“雲祭掃”在西安市殯儀館正式啓動,公衆可通過“雲祭掃”平臺,選擇虛擬網絡祭掃,表達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上海市:根據民政部門消息,今年清明期間,上海倡導市民不前往現場祭掃,限流、分時、定量地實行預約落葬、預約祭掃,推行集體祭掃、網絡祭掃、代客祭掃三項服務措施。
北京市: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除祭掃需預約外,本市各墓地、陵園推出代爲祭掃服務,這也成爲較多人的選擇。
吉林省延吉市:錯峯分區域開放現場祭掃。每戶參加人員不得超過3人,要按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加強個人防護並佩戴口罩,祭掃時與他人保持2米距離。禁止集體公祭,隔離觀察期內和與確診病例密切接觸人員禁止參與任何活動。須掃“吉事辦”健康碼和測體溫進入館區。館區內禁止焚燒祭祀品。
廣東省:廣東多地發文“暫停現場祭掃活動”,提倡在清明期間採用家庭追思、網絡祭掃等方式,大力推廣“雲祭掃”服務。
四川省:安全祭掃錯峯行。簡約祭掃重寄情。不在城市道路、廣場、小區、樹林、綠化帶等公共場所焚香燒紙。
黑龍江省:推出網絡祭掃、服務祭掃、預約祭掃等措施。
(整理自各地《關於做好2020年清明節疫情防控和安全祭掃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