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手藝人到戲曲家,他們在直播間遇見新的機遇

在抖音,每天都上演着不同的人物故事,創作者們用短視頻記錄下生活的點滴,映射出人生不同的閃光點。

而在直播間,有越來越多的普通人通過直播改變了生活。

有縣長在直播間帶貨助農,有學霸在直播間分享學習經歷,有醫生在直播間科普健康小貼士......

這是他們在抖音的#B麪人生,爲自己帶來成長與光芒,爲別人帶來歡樂與希望。

讓我們一起走進他們的直播間。

農村博主直播自己的家鄉,不僅賣出了家鄉特產,還吸引了許多人來家鄉遊玩;

手藝人直播自己的潛心製作,讓更多人瞭解傳統手藝,也養活了自己的家人;

茶藝博主直播自己的泡茶工序,吸引許多人瞭解鑑茶泡茶,也吸引了愛茶之人的購買……

對於抖音的主播們來說,直播帶來的不僅是更多的關注,更帶來了生活的希望。

|老爺爺變身哆啦A夢,百寶箱裏應有盡有

竹器,是中國南方農家最常見的日常器皿。尤其在盛產竹子的江西和浙江一帶,從籃筐、竹簍到涼蓆、竹椅、竹牀等,家家戶戶的生活中都離不開竹子。而竹編,更是一項有着千年歷史的老手藝,並被列入國家非物質遺產名錄。

來自江西的李師傅@非遺文創鴻銘閣小館從事竹編已經50多年了。在李師傅的抖音作品裏,他彷彿就是哆啦A夢的百寶箱,用竹子爲打工回來的女兒做出一張牀,女兒要外出了又給她做了一個行李包;他爲孫女製作出花籃和書包,就連孫女尿牀,被子晾不幹,李師傅都能做出專門用來烘烤被子的器具。

雖然只分享了不到60個視頻,李師傅的抖音已經獲贊超過2700萬。四百多萬網友紛紛被李師傅精湛的手藝所折服,有人說:這不是普通的一個包、一張牀和一個籃子,這是一個父親最深沉的愛。

一把鋒利的刀、一段上好的竹節、以及一雙佈滿老繭的粗糙大手,這便是李師傅幹活所需的全部。視頻中,李師傅的一雙巧手會給人帶來新奇的體驗:幾根柔韌的竹絲上下翻飛,沒多久就被編織成了一個口罩。

李師傅在製作的過程中,全憑雙手和一把刀進行手工編織,任何機器也替代不了。編織時需要拼接,但是,卻要讓人看不到任何接頭,也摸不到任何毛刺,這是這門手藝最厲害的地方。自從在抖音直播後,越來越多的網友都能買到李師傅做的竹編物件。

不僅如此,李師傅還聯合了其他手藝人一起在抖音分享,幫助更多民間手藝人走出技藝失傳和生活拮据的困境。李師傅一個個充滿創意的竹編作品在抖音找到了新的傳承方式和出口,他一邊陪伴家人一邊不亦樂乎地做着竹編,探索出了一種更豐富更有意義的生活。

|當黃梅戲遇見抖音,讓百萬人愛上了唱戲

提起黃梅戲,一般人第一反應就是《天仙配》中“樹上的鳥兒成雙對,綠水青山帶笑顏”。其實,黃梅戲的曲目非常多。作爲中國五大戲種之一,黃梅戲起源於湖北,盛行於安徽,並被收入國家非遺名錄。因爲戲腔明快活潑,表演真實淳樸,韻律也朗朗上口,近幾年非常受大家追捧。

2018年,《黃梅戲》成爲國粹風裏最受歡迎的BGM之一。成千上萬的網友穿上漢服,唱起了黃梅戲。其中,也不乏專業出身的戲曲演員。畢業於中國戲曲學院的小傲@黃梅戲小傲就是其中一個。

作爲嚴鳳英大師嫡傳的第三代弟子,小傲在抖音分享了《夫妻觀燈》、《龍女》、《大哥休要淚淋淋》等多個黃梅戲經典曲目,彷彿把大家帶回了久違的戲曲舞臺。

“花點頭,魚歡悅,鳥鳴軒,都笑我無用一嬋娟……”每晚,小傲在唱戲的時候,直播間總是人氣爆棚。這種中國傳統的戲劇讓在煙火氣息中聽慣了流行樂曲的人們感到了放鬆。

在直播間,小傲還教網友們如何做出標準的蘭花指、攥拳、小五花、蘭花掌、鼓掌等唱黃梅戲時的必備手勢。

許多網友都在直播間留言說,在小傲的唱腔中感受到戲曲文化所帶來的魅力。還有一些網友說,聽到小傲的黃梅戲聲,親切感撲面而來。

除了黃梅戲,小傲對越劇崑劇等戲曲種類都有涉獵,在直播間也會經常與大家分享新學的戲文,偶爾也會唱一些通俗歌曲。有趣的是,她的流行歌曲總會帶着戲腔,非常有特點,吸引了一大批的忠實粉絲每晚都守着看她直播。

通過抖音,小傲讓全國各地的許多人都與黃梅戲締結了緣分。

|山村手工匠,匠心雕琢美好生活

在你眼裏,手工匠該是什麼樣的?

他們可能是住在大山裏一輩子都和手工打交道的民間老藝匠,也可能是不聞浮華世事、潛心鑽研技藝的新一代年輕手藝人。

抖音上就有這樣一對有愛的父子。父親歲數大了,很多事做起來不那麼方便。比如,手機經常會沾上污漬擦不掉,用老舊的炭盆暖腳總會被燙傷,沒有飲水機只能自己費力地從水桶裏倒水喝……兒子@山村手工匠突發奇想,用竹子幫父親做出了手機殼、飲水機、暖腳架等各種“神器”,讓父親的生活變得更省力、也更安全。

視頻中,小夥子總會洞察到年邁的父親生活中各種各樣充滿隱患和不方便的細節。

比如,父親用刀子劈田螺,稍不留心就會弄傷自己的手。小夥拿出一節竹子,分別切割成長條、半圓等形狀,然後把不同的零件依次拼接起來,再用鑽頭打上幾個眼,一個家用的吃螺神器就誕生了。

小夥子把“生活發明”製作過程記錄成視頻發到網上,短短21個作品,就獲得了網友1000萬次的點贊。網友們不僅驚歎小夥子的精湛手藝和巧妙構思,更讚歎他對父親的一片孝心,紛紛表示:“安安靜靜的做,勝過千言萬語”、“手藝和孝心都值得點贊!”

直播時,小夥子一家人會向網友介紹自己的家鄉和那些有特色的的農產品。一些從未進過山溝的網友頓時來了興趣。還有網友建議小夥開一個工藝品店,根據粉絲的需求定製。

通過抖音直播,這個生活在大山裏的手藝人@山村手工匠,在家門口做起了電商,粗茶淡飯的生活不但越變越好,更透出無限可能。

或許直播的魅力就在於它充滿了可能性。

大山深處的手藝人大概從沒想到通過直播能讓更多的人瞭解傳統文化,更能給自己的家庭生活帶來改善;

以爲自己的愛好是小衆的戲曲人們或許也從沒想過能在直播間裏遇這麼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迸發出更絢爛的火花。

傳遞美好,又收穫美好,在抖音直播間,我們一直見證着。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