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小學生用口罩和繪畫助意抗“疫”

“做一束光,獻出你的愛”,3月24日,四川師範大學實驗外國語學校小學部向全校師生髮出倡議,號召大家捐助意大利。目前,口罩已在意大利清關,預計很快就能送到醫院。

校長向志彬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國外疫情暴發後,意大利是歐洲疫情最爲嚴重的國家之一,校方和家長商議後,決定捐助意大利。他們一共募集了14萬餘元的捐款,用捐款共採購了3.5萬餘隻醫用外科口罩,和孩子們的作品一起,定向捐給意大利佈雷西亞衛生保護局和維琴察San Bartolo醫院。

捐3.5萬餘隻防護口罩

意駐重慶總領館發文感謝

4月15日,意大利駐重慶總領館官方微博發文感謝四川師範大學實驗外國語學校小學部,感謝該校師生向意大利佈雷西亞衛生保護局和維琴察San Bartolo醫院捐贈了3.5萬餘隻防護口罩。

隨口罩一起發往意大利的,還有該校學生的書法和繪畫作品。一年級八班的黎韋希小朋友畫了國寶大熊貓和意大利的比薩斜塔,並用意大利語寫下“加油”,爲意大利人民打氣。五年級的王帆小朋友寫了一幅書法作品:“雲海蕩朝日,春色任天涯”,用這首明朝文學家李日華贈送給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的詩文爲意大利人民送上祝福。

向校長告訴北青報記者,早在武漢疫情暴發之初,學校曾與家校聯盟代表商量向武漢捐贈防護物品,但當時口罩等防護物資非常難買,只能遺憾放棄。

3月中旬,向校長讀到一篇文章,提到意大利疫情非常嚴重,“我看這篇文章淚流滿面,想到汶川地震時意大利醫療救援隊是第一支到達現場並展開快速救援的西方專家團隊,於是轉發給學校其他部門和家校聯盟家長代表,想問問大家是不是可以捐助意大利。”

3月24日,學校通過微信公衆號發佈一封“援助意大利倡議書”,號召師生援助意大利。沒想到短短兩天時間裏,師生們一共捐助了14萬餘元,一些同學還捐贈了自己創作的繪畫、書法等作品,爲意大利人民加油打氣。

學生家長出謀劃策

克服困難完成捐助

募集到善款後,校方和家長們一起成立了採購、外聯和物流三個組。“具體捐贈過程中家長們出了大力,多虧他們的堅定和堅持,這份愛才能傳遞出去。”向校長說。

爲了保障採購口罩的質量,家長們選擇了十幾個口罩廠家,逐個審覈他們的資質並列表比較,最後選擇了四川一家曾被政府徵用過的口罩廠商,向其訂購了14箱3.5萬餘隻醫用外科口罩。

口罩有了,捐給誰呢?經過大家討論,多數家長傾向於定向捐助給意大利的醫院。恰巧一位學生家長是意大利球星巴喬的球迷,他曾通過球迷協會向意大利捐贈過口罩,於是這位家長幫助協調到意大利佈雷西亞衛生保護局和維琴察San Bartolo醫院。

向校長告訴記者,從募集到善款到最終寄出用了兩週多的時間,中間也遇到不少困難。比如口罩廠的排期要等到5月份、物流成本的上調等等,但是校方和學生家長逐一克服了這些困難,最終在4月15日寄出這批口罩。

“楊爸爸基金”傳遞愛

師生曾多次捐贈幫困

這不是川師大實驗外國語學校第一次捐贈了。向校長說,學校已連續5年舉辦愛心義賣捐贈活動,所獲得的善款都定向捐給了四川涼山州傈僳族和雲南省德宏州景頗族的貧困學生。

這次對意大利的捐助中,學校“楊爸爸愛心基金會”也發揮了重要作用。楊爸爸是學校一位同學的家長,從女兒上小學一年級開始,他就每天早上義務在校門口引導交通秩序。女兒畢業升入初中,他依然每天在校門口引導入校秩序。在他的帶領下,很多家長都加入其中,這一堅持就是12年。

2018年6月,楊爸爸在小女兒高考前幾天因病去世。爲了紀念楊爸爸,學校和家校聯盟成立了“楊爸爸愛心基金會”,募集到的資金用於資助楊爸爸小女兒讀書,也用於捐助給其他需要幫助的人。這次得知學校要捐助意大利,楊爸爸的大女兒和愛人也捐了款。

向校長告訴北青報記者,無論是“楊爸爸愛心基金會”還是這次向意大利捐助,學校都是想告訴孩子們要有愛,學會愛並表達愛。這個過程中,無論學生、家長還是老師都是一束束光,大家一起努力將愛匯聚並傳播出去。

文/本報記者 張月朦 統籌/池海波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