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面對面:“五一黃金週”疫情防控不放鬆

重要輿情特徵

4月22日至23日期間,中央部署大規模開展核酸和抗體檢測、五一“黃金週”的疫情防控、相關專家及主流媒體迴應新冠病毒起源謬論、“中行原油寶”事件、復學後的學生託管問題、疫情折射民衆應急知識短板等話題引發輿論關注。海外疫情方面,世衛呼籲美國重新考慮暫停資助決定、中國支持非洲抗擊疫情等成爲熱點話題。

(一)中央部署大規模開展核酸和抗體檢測,輿論接收疫情防控慎終如始信號

4月22日,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指出,做好常態化防控要加快提升檢測能力,大規模開展核酸和抗體檢測。這既有利於精準防控、維護羣衆健康,又有助於人員合理流動、推動全面復工復產。隨即,相關話題在輿論場引發討論,#大規模開展核酸和抗體檢測#登上微博熱搜榜,閱讀量超7900萬次。近期,我國個別地區再次出現聚集性疫情,個別地方出現醫院交叉感染,引起輿論擔憂。有網民評論稱,當下不少民衆已經鬆懈,疫情防控越到後面越要謹慎。

(二)五一出遊相關話題升溫,做好“黃金週”的疫情防控甚爲重要

隨着五一假期的臨近,輿論場上相關話題的討論也越來越多。“能出遊嗎”是最受關注話題之一。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五一長假可以打開公園的門、打開家門,讓大家出去走一走,但是環境當中有病毒的風險也不能不防範。南方日報評論稱,各地出臺的支持措施,不等於說疫情防控解除了,也不是說可以鬆口氣了,而是要主動適應常態化防控下的生產生活,疫情防控須臾不可放鬆,從政府到景區到消費者,必須同心協力、相互配合。經濟參考報評論認爲,疫情期間,出行安全仍是人們外出旅遊最需要注意的,景區推行分時段遊覽預約,消費者分時逛景區 “預約旅遊”更安全。

(三)新冠病毒起源謬論不斷流傳,相關專家及主流媒體發聲迴應

針對近期在媒體和社交平臺上流傳的一些有關新冠病毒起源的謬論,世界衛生組織發言人表示,所有已知證據都表明新冠病毒不是經實驗室人工干預或製造而來的。法國巴斯德研究所西蒙教授表示,這個病毒是自然演變而來的。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病毒演化生物學研究員艾蒂安稱,通過種系發生分析已證實新冠病毒不含HIV基因序列。比利時政府新冠肺炎疫情事務發言人、病毒學家埃馬紐埃爾·安德烈表示,這種病毒的遺傳結構是自然的。《人民日報》評論稱,新冠病毒溯源是一個嚴肅的科學問題,要以科學爲依據,由科學家和醫學專家去研究。

(四)“中行原油寶” 穿倉事件引關注,專家呼籲做好投資者教育與管理

近日,投資者抄底中行“原油寶”導致穿倉倒欠銀行錢事件持續發酵,引發廣泛關注。中國經營網發表評論稱,投資者抄底風險巨大,此次部分多頭抄底中行“原油寶”損失慘重更是給投資者上了沉重的一課,足以讓金融機構和所有投資者警醒。新京報評論稱,原油期貨結算價出現負數,是市場風險所致,我們參與全球市場的機會正在不斷增加,也需要更多的中國交易者在市場中歷練成長。南華期貨諮詢服務部原油高級分析師袁銘認爲,銀行應做好投資者教育,做好風險告知。此外,輿論場中也有聲音質疑中行原油寶涉嫌非法期貨交易,部分業界人士建議參考美國推出的一項最全面的金融監管改革法案《多德-弗蘭克法案》,打造中國版的保護投資者法案。

(五)美國暫停資助世衛組織事件繼續發酵,譚德塞呼籲重新考慮決定

近期,美國暫停資助世衛組織事件繼續發酵,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22日呼籲美國重新考慮暫停向該組織提供資金的決定,並希望美方繼續支持世衛組織工作,稱這是一項重要的投資,不僅是爲了幫助他人,也是爲了美國的安全。23日,#世衛呼籲美國重新考慮暫停資助決定#登上微博熱搜榜,相關話題閱讀量超三千萬。此外,美國醫學協會也對特朗普政府這一決定及其引發的廣泛影響表示關切,並敦促特朗普重新考慮。美國醫學協會主席哈里斯曾指出,應對全球流行病需要國際合作和對科學、數據的依賴,在世界面臨危險的時刻,暫停對世衛組織的資助,而不是集中精力解決問題,是一個非常危險的舉動。

(六)中國支持非洲抗擊疫情獲非洲多國政要高度評價

隨着非洲面臨越來越嚴峻的新冠肺炎疫情挑戰,中國政府及企業緊急馳援非洲,及時向非盟和非洲國家提供大量緊缺抗疫物資。20日,馬雲公益基金會和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與非盟合作爲非洲提供第三批應急物資備受關注。中方還積極分享抗疫經驗,向非洲派遣醫療專家組,深化中非在公共衛生領域合作。連日來,非洲多國政要在不同場合公開表示:堅定支持中非攜手合作抗疫。南非總統拉馬福薩表示,感謝中方爲南非和非洲國家抗擊疫情提供寶貴援助,增加了戰勝疫情的信心。同時,針對近段時間以來一些借疫情挑撥中非關係的行爲,有媒體評論道,蓄意挑撥根本動搖不了中非關係。

輿情趨勢與風險分析

(一)疫情折射民衆應急知識短板,加強和完善應急教育刻不容緩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應急教育這個概念再次成爲人們關注的話題之一。新華網評論文章稱,在這次戰“疫”中,中國的應急反應機制經受住了考驗,全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但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如面對公共衛生安全領域的重大突發事件,普通民衆防護意識淡薄,折射出民衆在應急事件處置方面缺乏系統、科學的應對。加強和完善應急教育,切實提高公衆應急能力,刻不容緩。要通過各教育階段“小任務”的推動,通過每一次教學與演練“小行動”的落實,紮紮實實做好應急教育這篇“大文章”。

(二)“無憂房”預約火爆,復學後的學生託管問題亟待解決

隨着學生返校復課日程推進,學生託管問題成了開學後家長面臨的新煩惱。在一些城市,有酒店推出“無憂房”,爲學生提供託護場所,引發關注。新華每日電訊評論道,“無憂房”暫時緩解了家長之憂,但到底能否做到“無憂”,還要畫一個大大的問號。一些家長表示,與正規的學生託護點相比,酒店做託護服務缺乏專業度,從校車配備到房間佈置,從專業看護人員素質到食品安全標準,酒店和專業的學生託護點要求有所不同,從大衆住宿飲食貿然“轉場”學生託管,會不會引發安全問題,還應謹慎觀察。此外,爲緩解家長焦慮,可酌情考慮爲專業託護機構設置門檻、分批營業。

(三)促進居民消費關鍵要消除後顧之憂

《北京青年報》關注促進居民消費話題並評論指出,當前我國居民的消費熱情較高,能不能出現“報復性”消費不重要,重要的是從多角度、多層面消除居民的後顧之憂,把居民的消費活力真正釋放出來,形成有序、健康、可持續的消費增長態勢,更好地發揮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在宏觀上,應當處理好疫情防控與激活消費的關係,既要確保居民消費不被疫情繼續死死地壓着,也要確保不在促進消費復甦中發生新的疫情。在中觀上,要加大企業復工復產力度,加快供應鏈修復,加強產業鏈銜接。在微觀上,要進一步出臺刺激消費的各項政策。

表:微信公衆平臺與新冠肺炎疫情相關熱門文章(數據支持:騰訊指數)

(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助理研究員 朱美娟)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