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發佈協同開展羣衆公益訴求辦理工作情況

11日上午,以“迴應民生關切 攜手守護公益”爲主題的新聞發佈會在成都市檢察院召開。成都市檢察院與市網絡理政辦就兩單位聯合印發《12309檢察服務中心與網絡理政平臺公益訴求辦理工作辦法(試行)》,發佈公益訴求協同辦理工作開展情況以及檢察機關辦理的相關公益訴訟典型案例。

成都市檢察院黨組副書記副檢察長蘇雲、市網絡理政辦公室主任廖俊等參加新聞發佈會。會議還特別邀請了部分成都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

發佈會上,蘇雲首先就《工作辦法(試行)》制定的背景、意義、主要內容和運行情況進行了介紹。

建立檢察公益訴訟制度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檢察機關以司法手段保護法定領域公共利益,主動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推進國家治理、基層治理和城市治理的重要抓手。爲深入推進成都市的公益訴訟檢察工作,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於2018年8月印發了《關於深入推進公益訴訟工作的實施意見》,《意見》明確提出檢察機關應與相關行政機關建立信息共享等聯動協作機制。

12309檢察服務中心是全國檢察機關統一對外的智能化檢察爲民綜合服務網絡平臺,向社會提供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檢察服務。成都網絡理政社會訴求平臺是成都市政府在12345市長公開電話基礎上,通過整合81條市級非緊急救助類政務服務熱線,打造的集市委書記信箱、市長信箱、網絡理政APP於一體的理政平臺,有效暢通了政府與羣衆的溝通渠道。市檢察院與市網絡理政辦共同制定《工作辦法(試行)》,實現了中心與平臺對羣衆公益保護需求數據信息的互聯互通,推動了檢察機關與網絡理政部門在羣衆公益保護訴求辦理工作開展中的協同聯動,是檢察機關與網絡理政部門貫徹落實兩辦《意見》的具體舉措。全市檢察機關依託網絡理政社會訴求平臺數據開展公益訴訟案件辦理工作,能夠精準迴應人民羣衆在公益訴訟領域內的公益保護需求,不斷提升公益訴訟檢察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推進國家治理、基層治理和城市治理的能力和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羣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工作辦法(試行)》明確了資源共用、信息共享、定期研判的原則,和共同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目的。通過對涉及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國有財產保護、英雄烈士保護等公益訴訟領域信息的無縫對接和適時共享,進一步發揮檢察公益訴訟在促進行政機關依法行政、網絡理政在促進行政效能整體提升的積極作用。主要包括12309檢察服務中心與網絡理政社會訴求平臺的信息共享、12309檢察服務中心與網絡理政平臺的“一鍵互轉”,數據分析和成果共享、定期會商等內容。

目前,公益訴求協同辦理工作已經取得初步成效。網絡理政社會訴求平臺中近年來可能與公益訴訟相關聯的200餘萬條數據已共享至成都檢察業務數據中心並在持續更新中;全市檢察機關通過運用自主研發的“雲尚檢”公益訴訟大數據平臺,已實現對網絡理政社會訴求平臺信息數據的智能化分析運用,自2019年11月以來,共向全市檢察機關篩選推送與公益訴訟高度關聯的案數據信息183條,全市檢察機關立案辦理公益訴訟53件,向相關行政機關提出行政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38件,行政機關已整改回復26件,所辦案件主要集中在羣衆關注的油煙污染、揚塵污染、生活垃圾和建築垃圾處理、違規抽取地下水、違法佔用破壞農用地、違法入網從事食品經營等方面,檢察機關依託網絡理政社會訴求平臺辦理的公益訴訟案件精準迴應了羣衆的公益保護需求,推動羣衆反覆投訴的公益受損問題得到徹底解決;在聚焦羣衆反映投訴“點”的基礎上,擴大監督視野、延伸監督縱深,推動社會治理問題的系統解決。如都江堰市檢察院辦理督促鄉鎮政府整治生活垃圾的案件,根據羣衆反映的“點”上的問題,排查並推動多個鄉鎮解決同類問題。市檢察院根據案件辦理情況,針對飲用水安全問題,向相關部門提出加強社會治理的檢察建議,協同行政機關開展飲用水安全隱患整治,真正讓市民飲水、用水安全、放心。

今年,成都市檢察機關提出公益訴訟檢察規範化、專業化、協同化和社會化“四化”發展的工作思路,並根據《工作辦法(試行)》制定了《關於全市檢察機關深入推進12309檢察服務中心與網絡理政社會訴求平臺公益訴求辦理工作的實施方案》。全市檢察機關將根據《實施方案》要求,從今年3月到2022年2月,用兩年的時間,切實加強數據信息的互聯互通與智能分析,加大案件線索排查和案件辦理,強化與網絡理政等部門的協作聯動,真正讓包括1個市委市政府兩辦《意見》、1個公益訴求辦理工作辦法以及信息共享、數據分析、定期磋商等3個主要工作機制的“1+1+3”公益訴求辦理制度體系落地落實,進一步提升國家治理、基層治理、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廖俊就成都市網絡理政工作開展情況以及網絡理政部門與檢察機關協同開展的羣衆公益訴求辦理工作情況進行了進一步的介紹。近年來,成都網絡理政工作致力於讓城市發展更美好、讓市民生活更幸福、讓營商環境更舒心,在持續優化“11637”網絡理政框架體系的基礎上,積極開創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城市運行“一網統管”、社會訴求“一鍵迴應”的“三個一”網絡理政新格局。特別是在社會訴求辦理上,優化完善了回訪溝通、聯動督查、緊急聯動、協調處置等10項辦理制度,並強化了接聽業務“雙質檢”、工單質量“雙審覈”、訴求辦理“雙閉環”的“三雙”機制。

市網絡理政辦將在實現社會訴求12345“一號通”、網絡理政平臺“一網通”的基礎上,加快推進社會訴求平臺智能化、智慧化升級改造,推動現有平臺系統的重新架構和系統資源功能的動態擴展。同時,將進一步強化對公益訴求的大數據分析研究,協同市檢察院着力解決羣衆普遍關注的公益訴求,有效提升網絡理政平臺保護法定領域公共利益、主動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能力和水平。

新聞發佈會上,市檢察院還發布了五個檢察機關依託《工作辦法(試行)》辦理的公益訴訟典型案例。包括:

1.簡陽市人民檢察院督促簡陽市某鎮人民政府履行耕地資源保護職責行政公益訴訟訴前程序案;

2.龍泉驛區人民檢察院督促龍泉驛區某鎮人民政府履行耕地資源保護職責行政公益訴訟訴前程序案;

3.彭州市人民檢察院督促彭州市某鎮人民政府履行城鄉環境綜合治理職責行政公益訴訟訴前程序案;

4.某區人民檢察院督促某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履行耕地資源保護職責、水務局履行水資源保護職責行政公益訴訟訴前程序案;

5.都江堰市人民檢察院督促都江堰市某鎮人民政府履行固體廢棄物治理職責行政公益訴訟訴前程序系列案。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