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正值疫情後第一個護士節之際,新生代鋼琴藝術家張浩天攜手北京朝陽醫院教授李先亮、心理學碩士張雁涵以及音樂治療師靳瑋曄,在北京施坦威之家共同呈現了一場以“愈見·白衣天使”爲主題、探討音樂治癒力、免疫爲基礎的健康管理及心理疏導等內容的直播活動。此次公益活動由《嘉人》雜誌作爲主媒體並聯合了一直播、一條、新浪微博、HIFIVE、BILIBILI、唱吧等多家媒體,於護士節當晚8點準時上線,張浩天還在現場演奏了其代表作品《萬物靈源》。
今年年初,一場疫情打亂了整個國家乃至整個世界的生活節奏。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與肉眼不可見的可怕敵人戰鬥着的醫護人員,用血肉之軀爲所有人爭奪來了生的希望。在他們面臨高強度工作,與身體的疲勞抗爭的同時,不可忽略的是,他們也在面臨着前所未有的精神壓力——在病人面前他們要樂觀積極、在生死麪前他們要剋制情緒、在危險之中他們要勇往無前、在與親人長久分離時他們要承受思念……這些統統轉化爲巨大的精神壓力,甚至會造成我們看不到的創傷。作爲被保護着的普通人,鋼琴家張浩天也一直在思考,除了捐贈之外,他還能爲他們、爲抗疫做些什麼?
一個偶然的機會,張浩天原創作品《萬物靈源》被人民日報音樂平臺人民動聽選入武漢方艙醫院,作爲音樂療愈爲方艙醫院中的病人們帶來“冥想助眠”的輔助治療作用。這次契機提醒了張浩天,音樂在療愈中的巨大作用:“如果在疫情期間我的作品能夠代替我到一線幫助病人們舒緩情緒和壓力,那麼同樣的它也一定能夠給醫護人員帶來撫慰作用。”於是他產生了在護士節做這樣一場直播,來致敬醫護的想法。
做這樣一場公益直播的想法一經提出,便得到了各方的積極響應,最終張浩天作爲音樂屆代表,聯合了醫學專家北京朝陽醫院教授、免疫專家李先亮博士,心理學專家中科院心理學研究所的張雁涵碩士以及專業音樂治療師靳瑋曄,展開了一場圍繞音樂療愈與免疫力和健康之間關係的主題論壇,張浩天更在現場演奏了意義非凡的原創曲目《萬物靈源》獻給醫護人員,以期藉由此舉向醫護人員致敬。
這是一次獻禮國際護士節的公益活動,也是一場針對疫情後大衆精神與心理疏導的健康科普,我們期待能夠以音樂放鬆心情,舒緩壓力與疲倦,用心裏疏導療愈的方式,爲我們的白衣天使,帶來別樣的愛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