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浪漫愛情!抖音秦巴奶奶:愛就是一起吃好多飯

秦巴,是秦嶺和大巴山及其毗鄰的地方,雖然主體在陝南,但卻雜糅了四川湖北甘肅的風土人情。

對於秦巴,有不少人是看了@秦巴憶味秦巴奶奶的視頻才熟知的,秦巴之於他們,變成了辣椒醬、醃菜和蒸麪,這些滋味中,帶着濃濃的質樸,而這並不是@秦巴憶味秦巴奶奶的全部吸引力,人們更願意看到竈火旁、柴鍋邊兒,奶奶做飯,爺爺吃飯,沒有過多交流卻又始終陪伴的悠長日子。

辣醬,酸菜,蒸麪背後的原生態

在任何時候打開@秦巴憶味秦巴奶奶的視頻,都能挑起觀者的食慾,導致飢腸轆轆——奶奶做的飯菜太誘人了:紅紅的辣椒醬,配上酸爽的醃菜,還有大片的白肉,在鐵鍋中翻炒後,冒着熱氣端上桌。

把麪粉用水調勻,薄薄的澆在籠屜裏,放到柴鍋上蒸熟,把蒸熟的薄面片,再切成寬寬的麪條,配上黃豆芽,撒上辣醬和醋,這日子美着哩。

記錄下這些煙火氣的是“秦巴奶奶”的孫子。他從小跟着爺爺奶奶長大,最初只是想在抖音上分享些教大家做飯的視頻,但沒想到的是,一次視頻中隨手拍了爺爺奶奶,網友特別喜愛,那次分享獲得了近五萬的關注。

任何一個地方的美食,都必須和當地的水土相伴,那裏的真實生活纔是美食離不開的佐料。看着滄桑而慈祥的老人,看着他們手工製作的各種傳統吃食,想到自己遠離很久的故土,想到久未見面的爺爺奶奶,這份眼饞變成了鄉思。

就這樣,秦巴奶奶的日常生活,成了@秦巴憶味秦巴奶奶的主人公。而這對遠在秦巴的老夫妻,成了每個人心中家鄉的代名詞。

“你爺爺想吃……”是奶奶的生活理由

在奶奶做的所有美食中,爺爺幾乎都是第一個品嚐者。奶奶做好飯菜端上桌來,等爺爺動第一筷子,或者是直接把裝滿飯菜的碗交到爺爺手中,看着爺爺吃下第一口……這個每頓飯固定的程序,像兩人生活中的一次儀式:奶奶端出的是家的囑託,爺爺接下的是家的慰藉。

在所有視頻中,有一條點贊量近兩百萬的視頻,最能體現奶奶爺爺的生活狀態——

“婆,今天吃啥飯。”

“你爺想吃蒸麪哩。”

“你爺想吃……”,簡單的一句話成了所有視頻的緣起,也是奶奶畢生的生活理由。

兩位老人是吃苦過來的,爺爺一直是家中的頂樑柱,“一心一意操心着地裏(的活)”,得辛苦掙錢養家餬口,奶奶的一切都是爲了讓爺爺吃飽,吃好,保證這個頂樑柱不倒。

50年的生活,他們就這樣“男主外女主內”地默契配合着,奶奶做飯爺爺吃飯這個場景,是他們人生的一個橫斷面,雖然只有幾分鐘,但涵蓋了生活的全部元素,也成了@秦巴憶味秦巴奶奶所有視頻的靈魂所在。

這些年,奶奶爲爺爺烹飪的美食,是寫給爺爺最美的情書。這讓不少網友羨慕着爺爺奶奶這樣從青絲到白髮相伴一生的感情,而記錄老倆口的日常也成了孫兒生活中一件重要的事。

這種美好卻平凡的生活,就是奶奶過了一輩子的日子,是她對老伴兒最自然的感情表達。

“金婚銀婚,不如每天陪你到黃昏”

奶奶和爺爺,最開始一點兒也不知道“抖音”是什麼,只知道孫子喜歡拍自己做飯、吃飯,直到他們的生活真的因爲抖音而有了改變。

對奶奶來說,現在最讓她高興的事是:出門趕集能被人認出來,每次回到家,奶奶都要把別人的羨慕和讚譽給家人回述一遍。

令奶奶記憶深刻的是,她平生第一次遠離家鄉到北京參加一次活動,全程有人陪同,那是奶奶在抖音上的鐵桿粉絲。奶奶想不通的是,從來沒見過面,怎麼就有了這麼好的朋友?

對奶奶的粉絲來說,他們的喜歡一開始是因爲眼饞奶奶做的飯,後來是因爲爺爺奶奶的感情。老兩口很少在視頻中說話,但所有視頻都愛意濃濃。奶奶看爺爺吃飯時的一個眼神、爺爺燒火劈柴時的一個動作,都印證了那句話:相濡以沫,原本就是無聲無息的陪伴。

爺爺奶奶五十年“金婚”的時候,孫兒特意用視頻記錄了下來,很快就有網友留言,“金婚銀婚,不如每天陪你到黃昏”,這應該是看了@秦巴憶味秦巴奶奶視頻後最真切的感觸吧。

因爲每天黃昏時,就是奶奶做好飯菜等爺爺回家的時刻,夕陽疲憊又滿足,浪漫的愛情在這裏變成了實在的日子,家的溫暖就是眼前噴香的飯菜……而這些,或許也就是人們喜愛“秦巴奶奶”的理由。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