颯爽的身姿,燦爛的笑容,悅耳動聽的聲音......清晨,筆者在位於畹町九穀橋口岸的國門下看到這樣賞心悅目的一幕,常住畹町的黃先生對筆者說:“這可是我們這的女子天團,守衛國門的神奇女俠。”
她們就是畹町出入境邊防檢查站女子執勤組,這支隊伍由12名女民警組成,自2021年3月成立以來,充分發揮自身女性優勢,緊盯主責主業,永擔時代使命,在今年榮獲雲南省“三八紅旗集體”稱號。今天,小編帶你們走近她們的故事,領略她們的“十八般武藝”。
“每一次驗訖章的蓋落,都能聽見自己的心跳”
“三尺驗證臺雖短,但它體現的卻是國門尊嚴,一枚驗訖章雖小,但它代表的是國家的主權,每次驗訖章的蓋落,都能聽見自己的心跳。”對於女子執勤組的警花們來說,國門就是陣地,驗訖章就是武器,拿起驗訖章的那一刻就是扛起了沉甸甸的責任,爲了加強上臺的底氣,她們每天都在工作之餘,潛心研究邊檢業務,一遍遍在考覈系統中“刷題”,反覆磨鍊證件錄入及人像比對能力,練就一雙“火眼金睛”。
2021年3月2日,一張特別的照片刷爆了畹町邊檢人的朋友圈,照片裏,幾名“大白”逆行出征,厚重的防護服只有通過防護服上手寫的名字才能看出是這支年紀不大的巾幗隊伍,這是她們第5次請戰前往疫情防控一線,全力抵抗瑞麗新一輪暴發的疫情。“工作得有人去幹,戰場得有人上,總得有人去付出,總得有人衝在前。”“我還年輕,身體好,家裏沒小孩,衝鋒陷陣沒顧慮。”“關鍵時候,我不能掉隊,作爲母親我要和大家並肩作戰,給我的孩子樹立榜樣!”夢中曾施粉黛,戰疫不讓鬚眉。或許口罩遮住了她們的面龐,卻遮不住她們堅毅的眼神,她們身體力行的詮釋着“召必回,戰必勝”的無悔諾言。
“語言通了,心也就近了。”
畹町口岸與緬甸重鎮九穀一河之隔,村寨相望,山水相連,兩國邊民語言相通,女子執勤組中由六名警花組成的外語小分隊,外語技能涵蓋英語、緬語、泰語共三國語言。“以畹町口岸爲中心,以1000公里爲半徑畫圓的話,可覆蓋緬甸、泰國等國家的多個地區,緬語是緬甸的官方語言,英語又是緬甸主要使用的外語語種,所以我們掌握的三種語言在工作中非常實用。”通常情況下,她們能迅速的通過外貌特徵來判斷進出口岸的外國人可能需要的語種服務,如果遇到不熟悉的語種,掌握雙語技能的警花們會立刻用英語進行解答。空閒時間用專門的軟件聽外語“磨耳朵”已經成爲她們的日常,經常能看到組裏成員抱着外語字典研究邊檢方面的專業詞彙。同時,熟練掌握緬語的女警還經常給其他組員授課、講解,採用漢、緬相結合寫、說、讀的方式,把工作中常用的緬語搬到“課堂上”,不斷提高隊內日常交際用語和執勤用語水平。
這些“文能飆外語,武能抓壞人”的女警們最近又多增添了一項“技能”,德宏傣族景頗自治州內除了漢族外,還居住着傣、景頗、傈僳、阿昌、德昂等少數民族,警花們主動學習少數民族語言,爲出入境旅客提供“普通話+少數民族語言”的“雙語”服務,更是組成“雙語”普法小分隊,以當地羣衆聽得懂的語言和喜聞樂見的形式,深入邊境村寨開展普法宣傳,受到邊疆羣衆的好評。“語言是溝通的橋樑,語言通了,心也近了,羣衆願意聽、能聽懂,我們的普法纔算成功。”問起學習少數民族語言的初心,女警們是這樣說的。
“希望能用我們的解說擦亮畹町的名片”
“尊敬的各位領導,歡迎蒞臨畹町口岸......”畹町是一座有着厚重歷史底蘊的邊關名鎮,畹町口岸是新中國第一批對外開放的國家級口岸之一,改革開放以來,40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蒞臨畹町口岸視察,無數中外遊客到畹町口岸觀光並接受愛國主義教育。而今天有一位被人羣簇擁着的解說員格外引人注目,因爲她身着警服,用悅耳、標準的普通話在做着講解,時而閉上眼睛,彷彿沉浸其中,時而慷慨激昂,彷彿身臨其境。參觀人員彷彿透過歷史煙雲,細細重溫着這段輝煌歲月,女子執勤組的女民警們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開展站史解說,爲了勝任這個新身份,她們不斷學習瞭解畹町背後的歷史故事,再觀看、模仿優秀解說員的解說現場,將自己對這片土地的熱愛融入到解說詞中,“警察姐姐們講的太好了,最讓我感動的是南洋華僑機工們傾盡所有也要將大批物資運往抗日前線的故事,生爲和平年代的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學習呢。”畹町中學的中學生在聽完解說後激動的表示。“講歷史不僅要生動、有趣,更是要慎重,不能出現偏差,既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每一個有疑惑的地方,我們都會到處查資料、向前輩請教,直到弄懂爲止。”女子執勤組組長坦言道。在畹町口岸歷史精神傳承和宣講方面,她們花費了大量的心思和精力,全年共完成上千次解說任務。
“用鏡頭記錄點滴,用筆墨書寫故事。”
笑容甜美、性格開朗......鏡頭前的這支女子隊伍一身戎裝,用颯爽的身姿展現出新時代中國移民管理警察的良好風貌,積極的展現服務水平和集體形象,堅持“外樹形象、內提士氣”的宣傳策劃,她們武能鐵肩擔正義,文能妙手著文章,在中央、省、市級主流媒體以及學習強國等新媒體平臺刊稿180餘篇,在內網發佈工作新聞信息600餘篇,拍攝併發布微視頻《傳承戍邊精神激揚青春風采》,被學習強國、雲南網等十一家媒體轉發點贊,發揮了先進模範引領作用,叫響“我是黨員,我先上”的口號,《畹町邊檢執勤隊:雲嶺滇西寫芳華》分享廣受關注,同時由這支女子隊伍中三對雙警家庭的抗疫感人故事所組成的《橡樹與木棉—“疫”線雙警家庭的浪漫》發佈當日點擊量破“7萬+”,充分發揮了巾幗隊伍模範帶頭作用。
“同學們,你知道出國要辦理哪些手續嗎?”“阿叔,發現非法出入境人員時,要及時告訴我們。”除了講好自身故事以外,女子執勤組變身警花普法服務隊,積極投身普法宣傳,充分發揮女警心細、親和力強、工作耐心細緻等特點,走入校園、走進村寨,對出入境法律知識、禁毒知識和疫情防控等知識以及電信詐騙、跨境賭博等涉變犯罪的危害性進行宣傳,累計發放宣傳材料2000餘份,集中開展宣傳5次,接受羣衆法律諮詢300餘人,用一聲聲親切的“您好”,一張張甜美的笑臉,一句句認真的答疑,以宣傳築起平安“防火牆”。
“非常榮幸能夠獲得雲南省三八紅旗集體這個光榮稱號,這是對我們的鼓勵,更是對我們的鞭策,未來我們將繼續守護這個太陽當頂的地方,以優異的成績向黨的二十大獻禮!”這支女子隊伍以不輸男兒的英雄氣概扛起了守衛邊一線境的重大責任,她們是國門一線最閃亮的星!(圖文:牛亞軍、楊畦、袁雯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