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請專家學者把脈會診 北京市房山區全面推動鄉村振興

北京市房山區召開鄉村治理和數字鄉村點對點對接交流服務活動,邀請專家學者對區內7個重點村進行實地調研,逐一提出鄉村振興方案。

8月8日至12日,北京市房山區召開鄉村治理和數字鄉村點對點對接交流服務活動,邀請專家學者對區內城關街道東墳村,石樓鎮坨頭村、襄駙馬莊村,大石窩鎮辛莊村,長溝鎮太和莊村、西甘池村、三座庵村進行實地調研、把脈問診,共同探討這7個村如何運作才能把鄉村建設得更好。本次活動由房山區委改革辦組織。

城關街道東墳村位於房山區中部,村域面積1平方公里,共360戶850人。在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以“美麗庭院”創建爲着力點,全力推動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不斷加快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步伐,先後榮獲全國文明村鎮、首都環境建設樣板單位等多項榮譽稱號。

石樓鎮坨頭村位於房山區中部,村域面積3平方公里,共731戶2536人,是典型的農業大村。在落實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全力打造“美麗坨頭”,組建文明城區志願者服務隊,積極開展交通引導、文明出行等志願服務活動,不斷提升村域精神風貌。

石樓鎮襄駙馬莊村位於房山區中部,村域面積1.2平方公里,共230戶674人。在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切實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搶抓文明城區創建機遇,以“鄉風文明積分制”爲突破口,推動村民文明素質不斷提升,爭當文明人、爭做文明事已經在村內蔚然成風。

大石窩鎮辛莊村位於房山區西南部,村域面積3.7平方公里,共1040戶2078人。辛莊村積極探索鄉村治理新路徑,以評選優秀“家風家訓”爲牽引,引導全村形成文明新風尚,深化“鄉風文明數字化”改革,村內崇德向善的文明新風正在加速形成。同時,拓展本村農業產業園實踐路徑,全力推動集體經濟發展、富民增收。

長溝鎮太和莊村位於房山區南部,村域面積1.1平方公里,共574戶1351人。太和莊村是長溝鎮重點打造的服務型黨組織村級示範點、黨支部規範化建設市級試點村,堅持黨建引領以黨員一站式服務大廳建設爲突破口,有效實現了黨組織工作與服務羣衆工作有機結合。同時,通過出租商鋪等方式,努力實現興業強村、村民共富。

長溝鎮西甘池村位於房山區南部,村域面積4.8平方公里,共1032戶2234人。近年來,西甘池村全力打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轉化路徑,積極投身於國家級泉水溼地公園建設,努力拓寬“御塘貢米”品牌,全力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正在成爲生態文明建設的新樣板。

長溝鎮三座庵村位於房山區南部,村域面積4.3平方公里,共310戶810人。在落實鄉村戰略過程中,三座庵村藉助淺山區優勢,放大農業梯田效應,集聚芍藥花海之美,爭當“兩山”理論重要實踐地,全面加快生態文明建設。

房山區此次開展的鄉村治理和數字鄉村點對點對接交流服務活動,在精選一批全國範圍內的高層次專家學者、浙江地區數字鄉村治理先行村的村級組織負責人,甄選一批實操經驗豐富的數字鄉村治理運營團隊的基礎上,結合發展數字鄉村經濟、建設數字鄉村社會、開展數字鄉村治理等內容,圍繞鄉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未來鄉村建設、共富鄉村實踐等重點,通過充分對接交流、分享成功經驗、傳播先進理念、提供具體建議等方式,進一步拓寬了房山部分重點村智能化、精細化治理思路。特別是,組織浙江省經驗豐富的數字鄉村治理團隊與房山區辛莊村形成“結對”關係,爲推動精治、共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發展、全面推動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本版圖文由房山區委改革辦提供)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