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武侯公安創新打防“戰法”剷除電信網絡詐騙“毒瘤”

“行動以來,全區電信詐騙警情同比下降36.8%,破案率同比上升53.9%,打擊處理犯罪嫌疑人數同比上升73.9%……”6月25日以來,四川省成都市公安局武侯區分局出重拳、亮利劍,開展快查快打、集羣作戰、大案攻堅,持續嚴厲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不斷健全打擊、治理、懲戒一體化工作體系,構建完善“全警反詐、全民反詐、全社會反詐”大格局,用心用力守好民衆“錢袋子”。

全力解決“攔路虎”,創新作戰“打開路”

“第一時間推送線索,第一時間落地核查,第一時間實施抓捕,這是‘戰區駐點’模式的三個第一。”該分局反詐中心負責人羅斌表示,涉詐犯罪普遍是異地作案、異地操控,地域流動性極大,往往一個團伙的人員會遍佈全國多個省份,甚至盤踞境外,而在當前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下,跨地域協調、防疫隔離則成爲異地抓捕工作中的一大“攔路虎”。爲此,該分局反詐中心結合省廳“磐石”系列專項行動,圍繞如何將涉詐團伙打得“準”、打得“快”、打得“高效”、打得“徹底”,創新推出“戰區駐點”工作模式:即建強一箇中樞、延伸五大觸角、突出一批戰果,切實做到“指哪兒打哪兒”!

建強一箇中樞——反詐中心強主導。該分局將網安大隊與刑警大隊統籌整合,組建“網警+刑警”組合,不斷建強反詐中心資源庫。“百日行動”以來,反詐中心瞄準“幫信”“跨境網賭”等涉詐犯罪活動,從多平臺、多渠道、多領域搜索融合關鍵信息,開展線索分析研判和人員精準偵控,共計研判推出有效線索130餘條,第一時間推送駐外戰區,實現線索推送“零時差”。

7月中旬,反詐中心向“中部戰區”推送了一條重要線索:長期在境外爲電詐團伙開發、設計詐騙APP的涉詐犯罪嫌疑人羅某從緬甸回到中國境內,當前正在湖北省仙桃市某小區。戰區駐點警力收到線索後立刻展開抓捕行動將其抓獲,在認真排查其社會關係網後,馬不停蹄前往湖北省天門市打掉一個“跑分”團伙,抓獲犯罪嫌疑人4名。

延伸五大觸角——駐外警力專職化。根據全國地域分佈,該分局將內陸31個省級行政區劃分爲東南西北中——“五大戰區”,每月從13個派出所輪調辦案民輔警分赴“五大戰區”脫產待命,各戰區在收到反詐中心的線索指令後迅速反應、制定計劃、實施抓捕,如在深挖擴線中遇警力不足時,還可與其他戰區互助結對、相互增援,確保將犯罪團伙打深打透打徹底。

8月10日,“南部戰區”接反詐中心指令:廣東省深圳市一民宿內有人爲跨境賭博提供幫信活動,簇橋派出所駐點警力立即趕赴現場將犯罪嫌疑人韋某抓獲。

8月12日,“東部”“北部”“中部”戰區相繼接到抓捕指令,金花橋派出所、玉林派出所、南站地區派出所駐點警力根據指令信息分別在江蘇南京、雲南昆明、河北邢臺展開收網行動,抓獲4名爲跨境賭博“跑分”的犯罪嫌疑人。

短短3天時間,武侯公安的行動足跡遍佈國內東南西北多個省市,精準偵控5名犯罪嫌疑人並將其成功抓獲,均採取刑事強制措施,目前案件仍在進一步深挖徹查中……

突出一批戰果——打擊質效再提升。內有反詐中心“駐家研判”,外有駐點警力“快處嚴打”,這是“戰區駐點”模式的創新之處,也是刑偵工作的一次重大突破。涉詐人員輻射範圍廣、流動性大,必須要搶時間、佔先機,“戰區駐點”模式既有效地解決了抓捕多地跑、“常態化”防疫政策下隔離時間長的時空問題,又在一定程度上節約了人力物力財力,相比以往的單打獨鬥突破更快、抓捕更順、戰果更多。“戰區駐點”落地以來,反詐中心聯合各派出所前往山東、廣東、福建、貴州、重慶、安徽等地抓獲涉詐犯罪嫌疑人近百人,在循線追蹤、深挖徹查、打網斷鏈上屢獲戰果。

花式反詐“亮新招”,斬鏈破網“治源頭”

“銀行卡不能借,出租出售要不得……”這是武侯公安反詐中心原創MV《反詐陣線聯盟》中的歌詞,這支MV視頻詼諧有趣、旋律耳熟能詳、歌詞朗朗上口,讓更多的人從中瞭解“幫信”、遠離詐騙。該MV的原創作者、分局反詐中心民警李雷熠介紹到:“許多年輕人經受不住高額回報的誘惑,將個人電話卡、銀行卡出租出售給犯罪分子,不知不覺落入‘幫信’犯罪的圈套,如果用大家喜聞樂見的方式做好宣傳,或許能避免部分羣衆成爲電信詐騙的幫兇。”

反詐宣傳創新更走心。當前,電信詐騙花樣層出不窮,詐騙手段日新月異,隨之產生的黑灰產業鏈也成爲公安機關打擊、防範的重點,反詐招式必須推陳出新,反詐內容必須實時更新。

爲進一步提高轄區羣衆防範電信網絡詐騙的意識和能力,預防和減少電信詐騙案件的發生,武侯公安緊密結合“掃樓”行動,聯合“三支隊伍”“武侯好鄰居”等羣防羣治力量,在全區範圍內開展了多輪次全覆蓋入戶走訪宣傳,通過面對面講解、舉辦反詐講座、發放宣傳資料等方式,開展反詐宣傳“進校園”“進社區”“進企業”活動。利用新媒體平臺盤活線上反詐宣傳,精心策劃原創反詐MV《天下無詐》和《反詐陣線聯盟》,以人民羣衆喜聞樂見的方式,揭祕電信詐騙背後的“黑灰產業鏈”及電信詐騙的嚴重危害,不斷拓寬宣傳廣度。利用網絡信息的“碎片式”傳播,製作反詐小貼士、防疫反詐海報、反詐漫畫等,見縫插針開展反詐宣傳,教大家如何識別套路與反套路,對電信詐騙說“NO!”

斬斷“兩卡”黑灰產業鏈。辦卡不審覈信息、不查驗資質、不簽訂承諾書……武侯區某通訊公司外聘員工在一個月時間內爲羣衆辦理電話卡200餘張,並將購卡公民的信息“出賣”給涉詐犯罪團伙。目前,該員工因涉嫌侵犯公民信息罪被武侯公安刑事拘留,從事公民信息買賣的7人犯罪團伙也均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兩卡”是實施電信詐騙的必備工具,而開卡和資金流轉都是實施電詐的重要環節,“斷卡”和“截流”則成爲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的首要法寶。工作中,武侯公安積極推動三大運營商、四大銀行派員入駐分局反詐中心,組織全區209家銀行網點、279家運營商網點建立微信聯絡羣,要求嚴格落實新開卡審覈工作,共同構建“齊抓共管、無縫銜接、信息共享、精細協作”的工作格局。目前,中國工商銀行濱江支行已作爲首家試點銀行入駐,攜手聯動、強勢推進“兩卡審覈機制”落地落實。自該機制運行以來,共計審覈辦卡18萬人,拒絕開卡6300餘人;打掉販卡團伙12個,抓獲嫌疑人305人;查獲涉案電話卡481張、銀行卡829張。

瞄準“幫信”犯罪出重拳。7月30日凌晨,反詐中心聯合華西壩派出所在轄區某民宿內一舉抓獲“幫信”犯罪嫌疑人3名,均已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8月11日,反詐中心聯合簇錦派出所在武侯某小區內抓獲爲“殺洋盤”詐騙團伙提供網站搭建等技術服務的犯罪嫌疑人1名,現場繳獲用於製作詐騙APP的電腦5臺。

“斷”是首要,“打”是關鍵,在持續推進“斷卡”“斷鏈”行動的同時,武侯公安反詐中心瞄準“幫信”等涉詐犯罪活動,通過開展線索分析研判和人員精準偵控,強化大要案集中攻堅。“百日行動”以來,分局共計研判、推出有效線索134條,打擊處理涉詐人員80人;止付賬戶5848個,止付金額2億元;凍結賬戶1151個,凍結金額3200餘萬元。

精準預警“爭分秒”,守牢錢袋“不放鬆”

“您下載註冊‘國家反詐中心’APP和‘蓉城反詐衛士’小程序了嗎?”“您對電信網絡詐騙有了解嗎?”……

在熱鬧非凡的大悅城商圈廣場、在車流不息的二環路紅牌樓路口、在人頭攢動的武侯祠錦裏景區……一羣羣藏藍身影頂着烈日四處奔忙推廣反詐軟件,反覆地詢問來往行人、耐心地指導安裝、詳細地解說應用,只爲築牢反詐防線,守牢羣衆錢袋。

在前期實現“蓉城反詐衛士”小程序7天突破百萬實名註冊量的基礎上,武侯公安全警上下持續深入轄區宣傳推廣“國家反詐中心”APP和“蓉城反詐衛士”小程序,現已實現轄區常住人口註冊數106萬餘人,覆蓋率達81.56%!推廣至今,全區共計預警435999條,其中高危預警5368條,中危預警7993條,低危預警422638條,避免羣衆損失數千萬元。

爲了與騙子搶時間、拼速度,武侯公安制定了《“蓉城反詐衛士”電信詐騙預警工作實施方案》,要求各單位堅決落實“三個必須”,盡全力避免羣衆遭受損失:一是必須與被預警人員取得聯繫;二是必須在規定時間內見面勸阻;三是必須第一時間反饋工作開展情況。不僅如此,各單位還嚴格按照“高中低”三類預警情況分類開展勸阻工作:低危預警由派出所指揮室迅即致電被預警人員進行電話勸阻,社區民警兩個工作日內上門開展勸阻、宣傳工作;中危預警由派出所指揮室立即致電被預警人員進行電話預警,社區民警(值班民警)2小時內上門開展見面勸阻;高危預警由社區民警(值班民警)即刻與被預警人員取得電話或短信聯繫,並在1小時內上門開展見面勸阻。針對中高危預警人員,社區民警還需將其添加爲重點關注人員,在一週內多次進行回訪,提醒其保持警惕,避免上當受騙。

“黃女士,我是社區民警楊斌,你正在遭受冒充公檢法詐騙,請立即停止所有行爲!”7月22日,雙楠轄區黃女士收到一條來自社區民警的緊急短信,及時避免了10萬元損失。

當天下午16時許,雙楠派出所接到“蓉城反詐衛士”平臺高危預警:轄區黃女士正在被電信詐騙,已與詐騙人員通話很長時間。社區民警楊斌立即電話聯繫黃女士,但其電話一直處於佔線狀態,於是楊斌趕緊前往附近銀行進行搜尋,併發送短信告知黃女士。此時黃女士正前往百花潭附近的銀行準備轉賬,看到了此條緊急短信才與楊斌取得聯繫,停止了前往銀行的步伐。據悉,當時黃女士接到一通陌生電話,電話那頭的“公安局警官”稱其涉嫌騙取醫保,要凍結其銀行卡、社保卡,還可能會被判處有期徒刑。黃女士一聽慌了神,爲了證明清白便聽從“警官”指示,準備到銀行向其提供的指定賬號轉賬10萬元,還好在緊要關頭被楊斌攔下,及時止損……

“‘天下無詐’是我們的共同追求,打擊治理電信網絡違法犯罪需要全民參與,成都武侯公安也將在‘打防管控宣’上持續發力,共同築牢全社會反詐陣線聯盟,讓詐騙分子無計可施、無機可乘、無人可騙。”成都市公安局武侯區分局相關負責人說。(李阿敏 趙芸)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