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全國防震減災科普講解大賽決賽在滬成功舉辦

2022年8月27日,第六屆全國防震減災科普講解大賽決賽在上海成功舉辦。本次活動由中國地震局指導,中國災害防禦協會主辦,上海市地震局、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上海市應急管理局、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共同承辦。來自全國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30位選手經過激烈角逐,最終決出一等獎3名,二等獎 12名,三等獎15名,全國共有20家單位榮獲大賽優秀組織獎。

中國地震局公共服務司(法規司)司長韋開波以視頻方式爲比賽致辭。中國災害防禦協會祕書長唐豹、上海市地震局黨組書記、局長李紅芳出席比賽並致辭,上海市應急管理局黨委委員、副局長沈偉忠及相關單位領導觀摩比賽。

本次決賽通過線上方式開展,全國30強選手圍繞“防震減災 科普先行”主題,自主命題進行講解,以生動形象的語言表達、製作精良的道具展示和自然穩健的綜合演繹,科學精準地將減隔震技術、地震預警、避震技能等防震減災科學知識進行講解。在此基礎上,決賽增設評委問答環節,現場考驗選手們的知識儲備和臨場發揮能力。

最終,陳子琳(上海市地震局代表隊)、溫馨(北京市地震局代表隊)、朱巖(遼寧省地震局代表隊)3名選手脫穎而出,獲得大賽一等獎和“防震減災科普大使”稱號;蒲玉梅、王筱玥等12名選手獲得二等獎;王冰、郝梓霖等15名選手獲得三等獎;崔傑和覃帥2名選手分獲“最佳形象獎”“最佳口才獎”大賽單項獎。

決賽通過人民日報客戶端、央視頻、光明網、上海新聞廣播“話匣子”APP、防災減災科普知識平臺進行直播,吸引了超過120萬人次在線觀看,爲公衆獻上一場精彩的科普盛宴。

中科院科學傳播中心副主任邱成利代表評委組在賽事點評環節中充分肯定了30位選手的出色表現。他表示,講解是把科學的知識、技術與藝術的方式相結合。需要有肢體的動作,並以實驗、道具、演示等多種方式輔助講解新知識和難點。同時,應避免選擇大題目和大知識,應不斷探索發現新的知識,充分調動觀衆的興趣,把知識傳遞給公衆。

全國防震減災科普講解大賽自2017年舉辦以來,已經連續舉辦6屆,是行業最具影響力的科普品牌活動之一。大賽旨在加強防震減災科普宣傳,爲防震減災科普講解員和科普傳播愛好者搭建學習交流的平臺,提高科普工作者和志願者的講解水平,傳播防震減災科學知識,推動國家科普事業創新發展。經過多年的積累與創新,辦賽的水平越來越高,覆蓋的人羣越來越廣,吸引了一批關心防震減災工作的社會各界人士參與,在全社會營造了防震減災科普先行的良好氛圍。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