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古稱“香山”,因土地肥沃、氣候宜人,盛產各類特色農產品而聞名,孕育了黃圃臘味、中山脆肉鯇、三角生魚、石岐鴿、神灣菠蘿等一批產業優勢明顯、市場空間大、深受消費者喜愛的區域公用品牌農產品。
爲持續打響中山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提升品牌知名度、影響力和競爭力。2022年8月26日,中山市農產品“12221”市場體系建設區域公用品牌發展大會在中山順利舉行,活動以“中山食材 活色生香”爲主題,由廣東省農業農村廳、中山市人民政府指導,中山市農業農村局主辦,廣東省南方名牌農產品推進中心承辦。中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劉雲梅、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總經濟師羅一心、中山市農業農村局局長陳永華、副局長鄧金敏出席活動,中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工信化、商務、海關、人社等有關部門,中山各鎮街農業分管同志,行業專家、採購商、新零售商、電商平臺及企業代表等參加。
會上,劉雲梅副市長表示,中山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農業品牌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今天以“品牌”爲媒、以“食材”會友,舉辦中山市“12221”市場體系建設區域公用品牌發展大會,是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深度融合的生動實踐,接下來,中山將立足區位資源和市場優勢,不斷擴大區域公用品牌影響力,逐步形成培育品牌、發展品牌、宣傳品牌、保護品牌的業態氛圍。
羅一心總經濟師指出,農業品牌建設已成爲現代農業競爭力的核心標誌。推動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建設,要注重用品牌保證人民對產品質量的信心,強調做好特色文章,打造高質量、有口碑的農業。中山是粵港澳大灣區重要樞紐城市之一,向粵港澳地區提供大量的優質農產品。在滿足市場需求的同時,助推鄉村振興不斷邁上新臺階。
活動聚焦打響黃圃臘味、中山脆肉鯇、三角生魚、石岐鴿、神灣菠蘿等5個區域公用品牌,由各鎮街負責同志以圖文並茂方式對本鎮產品品牌進行宣傳推介,中山市農業農村局局長陳永華與五大品牌鎮街代表一同爲五大區域品牌站臺點贊。
近年來,中山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農業品牌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全市共有廣東省“粵字號”農業品牌43個,成功打造黃圃臘味、中山脆肉鯇、三角生魚、石岐鴿、神灣菠蘿等5個區域公用品牌。這些成績取得離不開一批秉承香山文化,展現開放包容、務實進取、勇於創新、精益求精的農業企業家們。會上,5大區域品牌核心企業代表,共同發聲,倡議做中山食材實踐者、守衛者、先行者、推廣者和帶頭者,一同簽署倡議宣言,共同倡議維護品牌美譽。
中山是全國重要的供港鮮活水產品生產基地,“中山魚”就是一張享譽國際的金字招牌。中山區域公用品牌不僅吸引了大批國內、國際採購商前來採購合作,也引起了社會力量的高度關注。會上,來自新零售、電商平臺等一批採購商上臺簽約,成立中山市農產品“12221”市場體系品牌推廣聯盟,共同助力中山品牌農產品建設,推動中山農產品產銷對接。
近年來,中山市積極探索數字鄉村戰略,深入推進“互聯網+農業”,促進數字農業轉型升級,優化產銷對接服務,持續提升農產品流通效率、助力農民增收,藉助本次活動平臺,中山正式發佈了中山市特色農產品雲展會平臺,平臺集品牌推介、城市形象,產品導購等功能於一體,全面展示黃圃臘味、中山脆肉鯇、三角生魚、石岐鴿、神灣菠蘿等區域公用品牌歷史文化、工藝特色、風味特點,分析產品營養價值,解鎖多種做法喫法。中山市特色農產品線上展示平臺面向消費者、採購商,指引採購“粵字號”品牌目錄產品30個。平臺通過圖文視頻展示,實現一部手機,雲覽中山好食材。
廣東預製菜可謂是火出了圈,被譽爲推動“菜籃子”工程提質增效的新業態,也是農民“接二連三”增收致富的新渠道,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預製菜產業發展,中山通過建設黃圃臘味、小欖脆肉鯇、三角生魚等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促進臘味、水產等優勢產業向預製菜產業轉型升級,其中,黃圃臘味產業園現已成爲全國重要的“廣式臘味”生產加工專業基地,年產量20多萬噸。活動邀請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蠶業與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吳繼軍副所長,爲中山農產品及預製菜產業發展趨勢進行分析解讀,併爲其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會上中山市農產品“12221”市場體系建設區域公用品牌系列宣傳推介活動。接下來,中山農業農村部門將繼續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打好產業“四張牌”和省農業農村廳推動農產品“12221”市場體系建設有關決策部署,立足區位資源和市場優勢,不斷擴大中山區域公用品牌影響力,以“三個升級、三品融合、三步拓展”爲品牌發展路徑,逐步形成培育品牌、發展品牌、宣傳品牌、保護品牌的業態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