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感激‘中交興路司機關懷計劃’,感激這樣的公益平臺和項目,他們對我的救助就像雪中送炭,解了我們一家的燃眉之急。”
前不久,在得知廣東陽春的貨車司機劉傳鋒因車禍導致左腳截肢、家庭生活面臨困境後,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中交興路司機關懷計劃”第一時間向劉傳鋒伸出援助之手,除捐助一萬元現金,還委託中交興路廣東分公司的志願者到家中進行探望。這讓劉傳鋒又燃起了對生活的信心。
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2020年全行業1728萬貨車司機完成了全社會貨運量的74%和31%的週轉量。這些貨車司機的從業及生存狀況,不僅關係行業發展和經濟運行,還連接着民生福祉。由於工作強度大、環境艱苦,數千萬名貨車司機的健康狀況不容樂觀,日常工作中也面臨着嚴峻的交通安全風險。因車禍致死致殘也成爲影響司機羣體極其家庭最突出的因素之一。
想趁着年輕多打拼一下
在從事運輸行業之前,劉傳鋒在當地一家國營企業上班,收入雖然不算高但也非常穩定,且工作壓力很小。
“我在一家國營工廠幹了10年,一方面是覺得工作比較單調,每天都是三點一線,另一方面是因爲家裏有兩個孩子,開支比較大。”談及爲何想要放棄穩定的工作、當一名貨車司機,劉傳鋒告訴記者,“我經常在手機上看到一些開貨車的視頻,覺得他們可以全國各地到處跑,很風光。另外就是我也比較喜歡車,心底也有一個開車的夢想。”
雖然遭到家人反對,但想要趁着年輕多多打拼一下的劉傳鋒依然遵從了自己內心的選擇。辭職、考駕照、貸款買車,2020年,劉傳鋒成了一名大貨車司機。對於毫無相關工作經驗的“新手司機”來說,一切既新鮮又充滿挑戰。
劉傳峯還記得,自己買車後第一次出車是從買車的地方裝了一車飼料,拉回廣東。當時,全國新冠疫情正處於發展時期,出行有諸多限制,對於沒有相關經歷的人來說,一切都要從頭開始學起。
“以前看到別人開大貨覺得很風光,但真正從事這個行業就覺得要比其他工作更累。而且我身邊也沒有從事這行的朋友,一切都要靠自己摸索。”劉傳峯告訴記者,因爲車貸每個月要還一萬多元,自己只要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都在外面跑車。“兩年多時間,先後跑過浙江、寧夏、甘肅、福建以及雲南等地,最多的時候一個月有20多天都在外面跑。”
剛剛轉行開大貨沒多久,劉傳峯的二兒子出生了。這對一家人來說既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家庭的經濟壓力。劉傳峯坦言,在沒入行之前,自己的時間比較充裕,可以在家幫忙照顧孩子,“但到第二個孩子的時候,自己就沒有多少時間照顧了,基本上是孩子的媽媽負責孩子的事情。”
難以躲避的高職業風險
雖然每次出車司機們都會反覆提醒自己“安全第一”,但由於工作的特殊性,有一些危險因素也難以避免。數據顯示,我國每年約有兩萬名貨車司機因交通事故死亡,因交通事故受傷致殘的比例也居高不下。
有一次,劉傳峯駕車到雲南西雙版納。由於當時暴雨,泥石流沖毀了路段,又趕上下山的長坡,他前面一輛卡車沒能及時剎車,不幸被山上滾落的石頭砸中駕駛室。當時,劉傳峯恰巧經過,他想都沒想把車停下幫着這位卡友從駕駛室脫身。看到卡友身上的血,他時刻提醒自己,路上跑車要慢行,不要疲勞駕駛。
2022年1月,劉傳峯在行駛到G325國道陽春市潭水鎮某路段時,因前方大貨車因遺灑載運物貨,導致發生碰撞,造成他左腳截肢,右腳多個部位骨折。截至目前,爲了治療,劉傳峯一家花光了積蓄,還借了三十萬的外債。而由於需要照顧孩子和自己,妻子暫時無法外出工作。家庭的經濟壓力落到了已經58歲的父親身上。
出事之後,劉傳峯雖然在心裏一時難以接受自己截肢的現狀,到考慮到家庭和孩子,他依然表現的很樂觀和堅強。“現在還年輕,不能因爲這次意外就一蹶不振。而且既然事情已經發生,也就沒必要再往壞處去想。生活中總是要經歷一些酸甜苦辣,我要給孩子做個榜樣,一切還要向前看。”
事實上,在卡車司機羣體中類似的遭遇並不少見。作爲一家“頂樑柱”的司機,一旦發生意外,影響的則是整個家庭的生活。
今年7月17日凌晨三點,河南太康的貨車司機賈廷強行駛在江西撫州高速上時,因突發腦出血昏迷在行駛途中,當時車輛尚處於高速行駛中,十分危險。事故發生後,賈廷強被送到醫院搶救,目前已經過兩次手術,但仍處於昏迷狀態。據醫生診斷,賈廷強爲右腦丘腦出血,即便醒來患偏癱的可能性也比較大。
賈廷強的父親告訴記者,兒子今年38歲,從事道路運輸行業已經有十幾年時間,這也是他惟一的一份工作。爲方便出車,賈廷強在外面租了房子,忙的時候“根本沒有多少時間回家”。
作爲家庭的“頂樑柱”和唯一的經濟來源,這次事故無疑讓這個本就普通的農村家庭生活雪上加霜。記者瞭解到,賈廷強的父母已經六七十歲,家中還有三個年幼的孩子,而賴以謀生的大貨車也是貸款購買,目前還在還車貸。
在貨車司機羣體中,女司機也是十分值得關注的一個羣體。卡車司機王姐從遇到丈夫的那天起,就開啓了自己的卡車司機生涯,且一干就是15年。2021年,丈夫突發重病,久病在牀,失去了出門跑車的能力。老人、孩子、車貸、丈夫的醫療費……家庭的重擔自此落在了她一個人身上。
凝聚社會力量關愛卡車司機羣體
上述案例並不是個案。卡車司機由於長期從事駕駛勞動,工作環境艱苦,加上特殊時期物流貨運市場不是特別景氣,車貸、房貸等多重壓力讓這個羣體不堪重負,健康狀況不容樂觀。據調查顯示,卡車司機羣體普遍患有胃病、高血壓、頸椎病等職業病。此外,由於很多司機都是以個體或者僱傭的形式參與運輸工作,他們的合法權益有時候也得不到相應保障。
近幾年,隨着相關法律法規不斷完善、媒體相關報道不斷增多,社會上對這一羣體的關注度也在不斷提升。一些企業和公益機構也開始嘗試通過公益的力量幫助這個規模龐大的羣體。
2022年,國內物流科技和服務平臺中交興路聯合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發起“中交興路司機關懷計劃”,旨在幫助卡車司機羣體,關注他們的生命安全和生計發展。對於遭遇災難性事故、生活困難的卡車司機本人,該項目將實施公益救助,幫助其減緩困苦,減輕家庭重擔。此外,該項目也將關心和關懷卡車司機家庭中婦女兒童學習和生活狀況,對其提供人道主義關懷。
中交興路“愛在路上,同心抗疫”行動
記者瞭解到,“中交興路司機關懷計劃”目前已開展一系列公益活動。今年3月,“中交興路司機關懷計劃”通過發放女卡車司機防疫健康關愛禮包,呼籲社會關愛貨車女司機;4月,中交興路聯合中國石化、歐曼等合作伙伴,發起“愛在路上,同心抗疫”行動,爲廣大卡車司機贈送一萬份新冠病毒確診險,並在全國13個省中國石化指定網點推出3000份卡車司機專屬“防疫包”,攜手抗擊疫情。
此外,針對像劉傳峯、賈廷強這樣遭遇重大不幸的卡車司機,中交興路還發起了“貨車司機曙光計劃”,旨在爲處於困境中的卡車司機家庭提供資助與幫扶,減輕醫療費用、單親子女撫養教育費等負擔。目前,該項目已上線騰訊99公益平臺,開展募捐,計劃資助20個困境中的貨車司機家庭。
作爲公益項目發起人,中交興路副總裁李藝表示,“未來將進一步加大對困境貨車司機的救助力度,幫助更多的困難司機,也希望更多愛心企業和司機參與進來,伸出援手,聚沙成塔,讓他們能夠在艱苦的路途中感受到更多來自社會的關愛和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