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黃岡市中心醫院心血管內科的醫務人員撥通了患者李奶奶(化名)的術後隨訪電話。作爲黃岡首例冷凍球囊房顫消融手術患者,李奶奶開心地表示,術後一切安好,再也沒有“煩心事”了。
李奶奶今年69歲,經常毫無徵兆地突發心悸胸悶,每分鐘心率可達170次左右,持續時間幾分鐘甚至更長時間。深受困擾的她來到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心血管內科,檢查後診斷爲“陣發性房顫”。
房顫是指心房收縮和舒張失去正常的節律,發生快速無序的小幅顫動,使心房泵血功能惡化或喪失,並可引起心室率不齊。它會增加腦卒中、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發生風險,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
該院大內科主任、心血管內科3病區主任陳少澤博士組織團隊綜合討論後認爲,患者房顫發作頻繁,症狀明顯,需進行房顫消融根治。
考慮到傳統射頻消融術術中需要逐點放電消融,導致手術時間長、操作複雜,心內科團隊認爲,目前先進的冷凍球囊消融術以連續的帶狀損傷,代替傳統射頻消融以點連線的方式,可以極大地降低手術中的漏點幾率。
經過醫院心臟中心特聘專家、被譽爲“南江北馬”的江洪教授二次評估,贊同了這一優選方案。7月18日,在多學科默契配合,由陳少澤博士主刀,歷時半小時順利完成手術。術後第4天,李奶奶康復出院。
據介紹,冷凍球囊消融術是治療陣發性房顫的一項新技術,也是傳統射頻消融“逐點式消融”的優化手段。患者不用耐受高溫而大大減少疼痛感,同時更易於醫生操作,可明顯縮短手術時間,具有更加安全、有效的優勢。(何幸運 林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