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貫徹落實《上海市慈善條例》的第一年,也是首屆“上海慈善獎”評選表彰之年。爲進一步落實《上海市慈善條例》規定,弘揚慈善文化,傳播慈善精神,搭建“政企、政社、政政”等合作平臺,爲上海奮戰一線的社區工作者、社會工作者、志願者、養老工作者及殯葬工作者,提供相關慈善關愛回饋,市民政局舉辦上海“慈善彩虹橋”———2022年首屆“上海慈善周”慈善關愛回饋活動。整個9月期間將有100家公益基地等愛心單位關愛相關羣體,預計覆蓋人羣近萬人次。
其中,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多特瑞(上海)商貿有限公司尤爲突出,共同舉辦了2022上海慈善周“慈善彩虹橋”慈善關愛沙龍活動,9月9日在上海東方明珠電視塔,共同爲上海奮戰一線的社區工作者、社會工作者、志願者、養老工作者及殯葬工作者,提供暖心慰問回饋。
上海是一座公益之城,今年的“上海慈善周”活動圍繞貫徹落實《慈善法》和《上海市慈善條例》,促進上海慈善事業健康有序發展,協同政府單位、各類企業、行業協會和社會組織發揮了慈善在第三次分配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彩虹寓意着美好,而我們今年的活動主題是“慈善彩虹橋”,旨在用愛連接這座城市的溫暖,用愛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用愛傳遞這座城市的展望,用愛托起這座城市的希望。今年的”六感“感恩元素也是將申城的溫度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帶到每個人的身邊:
一張圖:承載愛、溫暖和希望
主形象設計設計靈感主要以彩虹手拉手愛心爲設計素材,概念創意圖形化來表達此次活動的主題。
一張卡:寄託感激與祝福
”慈善彩虹橋“聯動東浩蘭生x喜馬拉雅選用全國優秀獲獎畫作,致敬疫情期間奮戰一線的工作人員,用有聲的方式,珍藏心中的感激和祝福。
一個包:載滿回饋與感恩
回饋感恩禮包融合了東方明珠的元素,寓意希望,”慈善彩虹橋“的主形象設計雙手相扣,就像用溫暖包圍着上海這座城市,而上海正是一座有溫度的城市。關愛包融入了“六感”(色聲香味觸法)。
色:即視覺,主要圍繞畫作感恩,作品均選自松江區公益基地弘藝文化推廣中心的抗疫畫作,以及東浩蘭生”疫情不抑情“系列獲獎畫作。
聲:即聽覺,今年由多特瑞攜手喜馬拉雅推出線上有聲感恩明信片,掃描二維碼或者分享鏈接即可聽到孩子用純淨聲音錄製的答謝詩歌。
香:即嗅覺,多特瑞爲關愛包特別捐贈一套“情緒芳心調理精油”,用這一份“大地的禮物”幫助爲上海默默做出貢獻的基層工作者們在忙碌高壓的工作中獲得一絲撫慰,調節狀態、整裝向前。
味:即味覺,多特瑞攜手華東師範大學、小馬過河啓星藝術發展中心共同打造自閉症咖啡店“多幸福咖啡”,聯手推出上海慈善周慈善彩虹橋聯名款咖啡,9.5正式發佈。跨界聯動通過結合院校、社會組織、企業的各自專長,爲成年自閉症患者提供一個自我造血的可能性,並倡導更多人瞭解自閉症,爲自閉症羣體營造更友好和諧的社會氛圍。
觸:即觸覺,今年感恩回饋禮包中,特別設計定製了一款2023年臺歷,由上海市殘聯助力進行精準盲文翻譯:”用自己的星光,點亮別人的夜空“。用觸覺的方式,把申城的溫度傳遞到每一頁甚至每個看到檯曆的人手裏。
法:即感覺,愛出者愛返,滴水之恩,湧泉相報,一直受到關愛的自閉症孩子們共同手製愛心禮物回饋一線工作者。
一本臺歷:傳達申城的溫度
今年回饋感恩禮包配套的答謝禮物是彩虹漸變檯曆,選用松江弘藝許老師的抗疫畫作,以及東浩蘭生”疫情不抑情“系列獲獎畫作,一句盲文”用自己的星光,點亮別人的夜空“讓無聲的文字擁有來自心靈的力量。
一個紀錄片:記錄平凡而偉大
用鏡頭記錄了社區工作者、養老工作者、社會工作者、殯葬工作者、醫務工作者、志願者、公安/消防等一線工作人員的平凡而偉大。用鏡頭留下他們不善言辭背後的默默奉獻和無私的愛。
一百家單位:共鑄申城公益橋樑
整個9月期間,近一百家全市公益基地和愛心單位積極發揮慈善在第三次分配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中的作用,以整合聯動的形式,搭建“政企、政社、政政”等合作平臺。其中,有政府部門積極參與,例如市經信委、市商務委、市國資委、市文旅局。愛心單位覆蓋各類型企業(央企、國企、外資、中小企業),和各類型社會組織(基金會、行業協會、社會服務機構)以及地標景點單位。進一步弘揚慈善文化,傳播慈善精神,營造“人人可參與、處處可慈善”的濃厚氛圍,預計關愛近萬人次。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行而不輟,則未來可期。”上海是一張有溫度的名片,人人可公益,處處可慈善賦予了這座城市的溫暖,正如彩虹有七種顏色一樣,社會工作也豐富多彩。“慈善彩虹橋”將彩虹的七種顏色融匯到社會民政工作之中,每一種顏色代表了一種職業。他們是社區工作者、養老工作者、社會工作者、殯葬工作者、醫務工作者、志願者、公安消防,致敬他們在自己所深耕的領域發光發熱,用自己平凡而偉大的工作點亮這座城市的希望。感謝他們在疫情防控中的辛勤付出與頑強拼搏,希望社會各界集聚力量,共同築建上海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