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知名青年實習實踐平臺刺蝟CIWEI堅持發起「把呼吸還給海洋」系列公益活動的第五年。
第五季以「到海邊去·Lovin'' Ocean」爲主題,提倡迴歸海洋保護的初心,激活每個人內心中對海洋的熱愛,驅動個人思索與實踐行動。
今年暑假,刺蝟聯合無境深藍(BetterBlue),由中國熱愛海洋公益事業的潛水員發起的海洋公益組織,與近百家社會企業、機構、各行業青年代表等共同發聲,並以年輕化的創意內容與互動傳播號召Z世代關注海洋保護議題。
創意與多元:因爲熱愛,所以守護
作爲深耕各項公益議題和活動的青年平臺,刺蝟一直不斷探索海洋公益項目公益活動的創新表達。
自2018年以來,從火爆全網的憋氣挑戰、全國多城的淨灘行動,到創意有趣的海洋聲音互動展和一日海洋體驗等活動,刺蝟以不斷以多元視角的主題內容和創意互動傳播形式,尋求與青年羣體的共振共鳴。
在今年「把呼吸還給海洋」第五季中,刺蝟運用SVG交互技術,在活動官宣推文中打造了一個沉浸式線上趕海場景,讓近10萬用戶能夠足不出戶感受海洋的魅力,喚醒每一份對海洋的熱愛和渴望。
隨着活動深入,大家內心對海洋的熱愛逐漸被喚醒,激發出守護的力量。在刺蝟和多家品牌夥伴的號召下,參與者們每天堅持打卡自己對不同海洋保護議題的思考和行動。
從旅行與藝術領域的青年KOL們,到新能源車企、資訊科技的頭部企業、潮酷果汁和果酒品牌、環境友好護膚品牌、電商平臺和社會企業,都與大家一同聚焦珊瑚白化、海洋生物保護和海洋垃圾等海洋現實議題,也回溯人類在文學電影中對海洋的燦爛想象。
每日打卡的主題和形式引發了參與者在微博和微信平臺的激情分享和熱烈討論,微博話題閱讀量累計突破1341萬。
個人與組織:向內自我思索,向外碰撞交流
刺蝟聯合海洋公益組織無境深藍,上線「海上來信」H5,精選無境深藍多年沉澱的精彩水下攝影作品、陳學冬和喬欣等一衆明星的科普配音和各項海洋保護活動珍貴影像記錄。
每天用戶點開H5,即可收到來自不同海洋生物的信件。有來自只能蝸居在塑料垃圾裏的寄居蟹,也有來自馬爾代夫的一直被誤解多年的魔鬼魚。在與海洋生物的對話中,我們人類自身也在不斷思索和反省。
進行多日的品牌號召個人打卡後,「我們,一起Lovin'' Ocean」線上工作坊線上工作坊邀請了18位優秀打卡的海風少年和3位企業導師齊聚一堂,創建了不同社會角色之間溝通的橋樑。
同學們有的是生物學背景,也有的來自文學專業。在來自關注空氣污染、塑料威脅的社會企業和電商平臺的CSR部門的各位導師的指導下,各自圍繞不同議題,共創海洋公益計劃。
在極限120分鐘裏,海風少年們分組地去進行分享交流、頭腦風暴和主題討論。
「珊瑚別酸了」小組聚焦空氣污染導致的海洋酸化問題,與共享單車品牌跨界聯動;「原點計劃」小組,關注口罩造成的海洋污染問題,通過小程序積分兌換的方式讓海洋可持續發展;「海洋心願:帶漂流瓶回家」小組則針對塑料垃圾,計劃開展淨灘活動。
步履不停:迴歸初心,也是走向未來
正如主題海報上翻轉90度的「到」字,刺蝟希望每個人對海洋真正地走近海洋、親近海洋,激發心中熱愛和守護的力量,讓海洋保護能成爲一種每個人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
「到」,也是刺蝟和所有夥伴對海洋保護多年初心的迴歸與對未來的美好展望。
刺蝟也將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裏持續關注海洋議題,走進各種各樣的城市文化空間。
其聯合P.E.T.好潤環保,在CAFFEX咖啡節落地線下快閃,每收集28個塑料瓶爲偏遠山區孩子做1套校服;與全球首個碳中和時裝週深圳時裝週展開合作……
海洋保護,從不是一種苦行僧式的表演,而是由心而發的信念力量;也從不是某個個人或組織的孤獨行動,而是匯聚星星之火的共同守護。這次「把呼吸還給海洋第五季:到海邊去·Lovin'' Ocean」海洋公益活動,讓更多人相信對海洋的熱愛和守護的力量,也相信「我」和「我們」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