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果殼聯合17家出版機構,共同發起“果殼好奇心書單-你身邊的社區閱讀角”公益活動。旨在通過實踐和推廣社區共讀,爲更多孩子提供閱讀、交流和分享圖書的機會。
此次活動覆蓋線上線下,包括線上閱讀角申領、書單徵集、主題直播及線下圖書展,吸引超過十萬人關注。其中,有近千人蔘與了閱讀角申請人的公開招募,他們中有家長、老師,也有社區工作者等。果殼聯合童書出版界專家、童書閱讀推廣人、果殼童學館資深編輯和專欄作者們組成評審團,從申請人中甄選30位,贈送總價值10萬元的圖書角禮包,裏面包含了如《新武器駕到》、《不可思議的旅程》、《法布爾老師的昆蟲教室》等50冊“果殼好奇心書單”中的推薦圖書和其他甄選童書,以及建立閱讀角所需的親子閱讀指導材料包等。
除了助力孩子“好讀書”,更要助力孩子“讀好書”。活動還公開徵集大家心目中的兒童好書,並最終精選出60本,發佈新一期的“果殼好奇心書單”。
在招募期間收到的近千份填寫的問卷中,不少參與者分享了自己帶動孩子們閱讀的經歷與故事,表達了爲孩子們打造讀書交流場所的願望。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的楊老師,就參與了這次的閱讀角申領。在申請資料中,她講到這裏是中國科學院一個地處邊疆小鎮的科研院所。因爲地方經濟和教育水平較落後,在植物園工作的科研人員的子女們,學習機會、參與興趣活動的機會都很少。於是他們在植物園設立了“奇趣書吧”,通過捐贈和購買的渠道,終於有了一些面向兒童的讀物。
“奇趣書吧”的閱讀活動目前已經堅持進行了16個月,參與超過1200人次。她希望能夠搭建更完善的共讀場景,在尚無大城市優良教育條件的邊遠小鎮,讓讀書成爲孩子們受益終身的習慣。
兒科醫生皮女士也見證了孩子們在閱讀中發生的點滴變化。她曾經參加公益活動時,在社區連續辦了六場兒童繪本閱讀活動,發現一個在過往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時刻離不開媽媽、害羞的男孩,在最後一場繪本閱讀課上不但獨立完成了手工,還主動張羅着發放工具、照顧旁邊的小朋友。
還有不少孩子因圖書資源匱乏等問題難以保持閱讀習慣。衢州市開化縣某小學五年級的一位支教老師在申請閱讀角時分享,她所帶班級共14名學生,孩子的父母大多在外務工,由爺爺奶奶撫養,還有1名孩子是孤兒,家庭經濟困難。她佈置作業要求孩子們寫日記,發現反饋上來的作文質量都很差,內容單調乏味、大同小異。細問才發現孩子們根本沒有課外書,也沒有閱讀的習慣。
因而她想到搭建閱讀角,幫助孩子搭上閱讀的班車,讓孩子們每天閱讀、記錄併發布寫作成果,使他們關注到自己通過閱讀帶來的進步與成長。在申請結尾,她寫道:“雖然這是我們微不足道的努力,但也有可能成爲照亮某個孩子心靈的一盞燈。”
閱讀對孩子來說,不僅是提升文學底蘊與寫作能力的途徑,更是一扇接觸更廣闊世界的大門,幫助他們培養對萬物的好奇心,學會體察、理解世界,更學會充盈和表達自己的內心。
而引導孩子閱讀、構建良好閱讀氛圍、培養閱讀習慣,就需要搭建並完善兒童閱讀場景,不侷限於家庭,社區、學校乃至整個社會,都應重視並積極提供助力。當越來越多的孩子開始體驗並分享閱讀的快樂,閱讀帶來的改變纔會不斷傳遞下去。
因而不僅是家長,每個人都有責任貢獻一份力量。此次傳遞愛心的公益行動,由果殼與阿卡狄亞童書館、愛心樹童書、接力出版社等17家出版機構聯合發起,除與果殼攜手助力活動推廣、讓更多孩子觸及共讀機會和社區閱讀場景外,這些出版機構也提供了部分圖書捐贈助力,並共同從專業維度篩選出更適合兒童閱讀的優質書籍。此外,奇想國童書的創始人更親自參與主題直播,攜手圖書作者、圖書出版界專業人士解答兒童閱讀問題,一起爲實踐和推廣兒童閱讀努力。
作爲泛科普科學文化平臺,果殼始終關注兒童的成長和教育,目前已搭建親子育兒品牌——果殼兒童,旗下擁有國內親子育兒領域的頭部內容號——果殼童學館。未來,果殼也將繼續推出此類的公益活動,並擴大活動規模,幫助培養孩子們“好讀書”的興趣與習慣,也助力更多孩子“讀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