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着教育公平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越來越多殘障學子有機會邁入理想高校的大門。作爲一傢俱備強烈社會責任感的企業,文都教育也緊密關注着殘障學子的學習困境。在今年的“溫度計劃”愛心助學行動中,文都教育不僅積極調配多方資源,爲困境學子提供助學、課程等多項支持,也在資助寒門學子的同時,爲計劃報考研究生的殘障學子無償送出含公共課及專業課在內的2023考研全程班課程及相關配套服務。
聽障學子王嬌燕就是今年愛心助學行動“殘障幫扶·公益助研”項目的受益人之一。在看完微電影《微光追夢人》之後,她被主人公周文晴遇到重重困難而不當逃兵,堅持不懈努力實現夢想的經歷所深深觸動,也決心向她學習。雖然身體抱恙,但家人的關愛與支持、社會的幫助與照顧,都讓她有自信去追求夢想,而不是向隅而泣,任憑命運擺佈。
“希望自己能做孩子的榜樣”
在孩子出生之前,王嬌燕一直都很迷茫。在文字採訪中,王嬌燕告訴我們,直到有了孩子以後,她才真正開始思考自己的事情——希望能通過自身努力,帶給自己和孩子們更好的生活,擺脫當下的生活困境;也希望能夠以身作則,給孩子們樹立一個生活裏的好榜樣,激勵和引導孩子變得更好,“這也是‘母親’這個身份給我帶來的一些想法上的改變。”
除此之外,一位同樣患有聽力障礙的朋友的求學故事,也讓她更加迫地切想要改變現狀,思考起自己的未來。“他是河南人,現在在南京定居,做一名教師,有房有車,日子過得特好。”在王嬌燕看來,這位朋友不僅要克服聽障患者在求學方面的重重困難,還選擇獨自一人奔赴印度求學,並且順利取得了碩士畢業證書,這些都着實令她佩服和羨慕。“我也開始反思,爲什麼自己當初沒有堅持下去,也決心在孩子出生之後就開始學習。”
如果說,當時這個想法只是剛剛紮根,那麼在看到文都的愛心助學信息時,則已然長成了參天大樹。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在微信羣裏看到了2022“溫度計劃”的活動信息。點進去之後,發現自己既符合殘障助學項目的要求,公益課程中也恰好有自己喜歡的“應用心理”專業,便毅然報了名。
“我想有更多選擇,所以考研是唯一的路”
提前之前的求學經歷,王嬌燕表示在2015年全日制大專畢業後,自己曾嘗試過自考本科,還買了全套教材。但由於生理條件的不足,具有聽力障礙的她在學習中面臨着比常人更大的困難,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去強化自身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再加上她完全是靠自學,面對大量的學習資料她完全不知從何開始,面對重重困難,年輕的她選擇了半途而廢。“想想還是覺得很遺憾”,不過現在的她已經有了更強大的決心和毅力,重新開始了複習,準備報名考試。
“我想有更多選擇,想要有一份高薪資的好工作,所以對我來說考研是唯一的路。”對於王嬌燕而言,家人的支持和鼓勵是自己考研路上最爲強大的後盾。“我和丈夫商量好了,他來當全職奶爸,我邊學習邊做兼職養家,而且我丈夫支持我考研,這樣的話我就可以安心學習了。”
“以後的話,我想要從事大數據心理的相關工作。”王嬌燕已經確定好了自己的目標專業和高校:中國科學院大學研究生院應用心理專碩。她提到,除了學費問題之外,選擇心理學也是想要進一步瞭解自己,幫助其他有需要的人解決問題。王嬌燕表示,她希望自己的故事能夠鼓勵其他同在求學路上的學子發憤圖強,無論是生活困頓,抑或身體抱恙,都不要忘記自己的夢想、積極面對生活。
今年,是文都教育“溫度計劃”愛心助學行動全新升級的一年。在過去的十四年裏,文都更是爲數百名品學兼優的寒門學子提供了助學基金、學業輔導及職業規劃、勤工儉學崗位等幫助。此外,更是開展千萬教育援助工程、文都百萬關愛行動、文都愛心助學溫度計劃、文都千人創業萬人就業鷹飛工程、公益捐助援藏教育事業、“文都考研萬人講座”等多項公益活動,在全國多地以多元化形式爲公益事業貢獻力量。
2022年已經過去三分之二,放眼未來,文都教育將繼續堅持公益,篤行企業社會責任,爲困境學子及殘障學子求學夢想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