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案例以海爾智家再循環互聯工廠爲切入點,描述了海爾智家作爲一家高度國際化的企業,在全球踐行ESG的具體行動和落地成果。環境治理方面,海爾智家將低碳節能融入產品全生命週期;社會責任方面,在全球圍繞希望工程、急難救助等開展公益事業;公司治理方面,持續加強僱主品牌建設,始終堅持“人的價值第一”。2021年,海爾智家在MSCI、Wind以及CDP(氣候問卷+水問卷)的ESG評級,均爲國內行業最高水平,已經站在全球構築起ESG核心競爭力。
關鍵詞:高度國際化的企業;產品全生命週期減碳;希望小學;僱主品牌;ESG評級
案例正文:
2022年9月2月,海爾智家再循環互聯工廠在青島萊西正式建成投產,成爲中國家電行業首個綠色再循環互聯工廠。
該工廠是海爾智家在全行業綠色循環經濟發展新模式方面進行的積極探索,同時也是其近年來在全球踐行ESG的一個縮影。
事實上,作爲一家高度國際化的企業,海爾智家目前已搭建起結構完整、層次清晰的ESG管理架構,並希望能夠在全球舞臺上構築ESG核心競爭力。
建成中國家電行業首個綠色再循環互聯工廠
據瞭解,這家新建成的海爾智家再循環互聯工廠佔地150畝,共設6條家電拆解線、3條清洗破碎線體、1條靜電篩選線、8條造粒線。投產後,年拆解能力將達300萬臺,再生能力達3萬噸,年產值可達10億元人民幣。
值得關注的是,海爾智家再循環互聯工廠在技術創新、節能環保等方面均有許多突破。其中,其首創“碳中和”綠色工廠:再生材料建材、隔熱保溫複合板、前處理固化熱量回收、水循環再利用等綠色設計降低碳排放。例如,在建築方面,工廠採用基於BIPV的綠色建築設計,可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2萬噸。在廢氣治理方面,工廠採用RTO蓄熱燃燒系統,實現0廢氣排放。
此外,工廠首創互聯互通的智能覈查體系:該工廠通過 AI 識別、大數據等技術,形成中央大腦,實時監測覈查倉庫、生產、設備、物料等數據,保證拆解過程的真實性、完整性、規範性,做到零差錯、零漏項。
同時,海爾智家首創高效運營的智能化工廠:該工廠利用工業互聯網和工業機器人技術,通過大數據採集及大數據智能分析,實現拆解生產從倉儲管理、物流配送、產品加工、物料轉運等全過程高度自動化作業。
在數字化方面,海爾智家首創全鏈路數字化工廠:該工廠依託互聯網、物聯網與大數據實現集成與互聯,對整個廢舊家電拆解回收、資源再循環過程進行實時數據的收集、傳輸、分析和反饋,數據驅動全面製造,全面賦能工廠數字化運營。
在生態體系方面,海爾智家首創無限進化、價值循環的生態體系:聯合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等資源方建設再循環材料研究院、再循環材料國家級實驗室等,圍繞材料高價值利用與回收等技術開展研究,從產品設計之初考慮材料的易回收、易拆解、易利用,實現設計-製造-拆解-再利用全價值鏈閉環。
以冰箱拆解線爲例,海爾智家再循環互聯工廠首創智慧物聯技術,關鍵的破碎環節設備能力和效率較行業高出20%,同時採用三級滾刀揉搓破碎並經多級工藝分選,廢鐵分選率≥99%,鋁含銅比例≤2%,高於行業95%水平,高效、低成本實現冰箱全自動無害化拆解。
未來,該再循環互聯工廠將持續拓展,由廢舊家電拆解利用擴展到部件再製造、報廢汽車、動力電池、貴金屬提煉等再生資源範圍,打造行業首家“收-拆-用”國家級綠色循環示範工廠,促進再生資源加工利用行業的規模化、規範化發展,爲循環經濟示範城市建設、“無廢城市”建設貢獻力量。
踐行ESG理念,驅動全產業鏈綠色發展
近幾年,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爲社會各界密切關注的議題,疊加國家“雙碳”戰略和綠色低碳轉型目標的提出,進一步激發了企業健全長遠的經營意識,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開始將ESG納入發展考量因素。
與國內多數企業當下開始踐行ESG不同的是,海爾智家基於中國企業出海創牌先行者的優勢,早在2008年就發佈了第一份社會責任報告。隨後的十幾年裏,海爾智家將ESG理念貫穿於經營發展的全過程,持續創造與釋放在環境、社會和經濟中的企業價值,彰顯擔當,引領行業構建可持續未來。
進入2022年,海爾智家作爲高度國際化的企業,緊隨時代發展大勢,圍繞環境治理、社會責任、公司治理在全球加速推進ESG,充分發揮在ESG方面的行業標杆作用,讓越來越多的企業看到踐行ESG理念的意義。
在國家落實“雙碳”戰略的大背景下,綠色發展已經成爲全社會的發展主基調,各行業都面臨着低碳轉型,尤其家電製造業作爲“耗能大戶”,需要肩負起更多的社會責任。面對如何減少碳排放、如何進行資源循環利用等一系列問題,海爾智家形成了“綠色設計、綠色製造、綠色營銷、綠色回收、綠色處置、綠色採購”的6-Green戰略,圍繞研發、原材料、生產、產品回收等方面,將低碳節能融入產品全生命週期,在國內外驅動全產業鏈綠色發展。
其中,在產品回收層面,隨着國家“雙碳”目標的提出,以及國內家電換代高峯期的來臨,家電回收利用合理化、合規化成爲行業正面臨的一大難題。在此背景下,海爾智家再循環工廠正式建成投產,成爲海爾智家積極探索全行業綠色循環經濟發展新模式的又一個生動註腳。
事實上,海爾智家近年來積極落實家電企業回收目標責任制目標,本着“先行先試”的原則,佈局再循環產業板塊,以廢舊家電回收爲切入點,向拆解、再生、再製造環節延伸,構建“回收-拆解-再生-再製造”的再循環產業體系。
目前,海爾智家再循環產業涵蓋再循環回收體系、再循環拆解工廠、再循環再生體系、再循環數字化平臺四大板塊。
此外,在生產層面,海爾智家實現了冰、洗、空、熱4大產業“燈塔工廠”全覆蓋,且均是行業首座,促進效率提升、節能減排和經營優化;在原材料層面,GEA因改換了製冷劑,減少了70萬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
未來,海爾智家將從再循環產業體系入手,開創全鏈路價值循環生態體系,打造首個全球引領的綠色循環生態品牌。
搭建結構完整、層次清晰的ESG管理架構
除了環境治理方面,在社會責任方面,海爾智家作爲一家高度國際化的企業,在全球積極擔起社會責任。在國內,海爾已累計投入1.22億元人民幣,共援建345所希望小學和1所希望中學,覆蓋全國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是“團中央希望工程中援建希望小學最多的企業”。
同時,海爾智家還在全球積極開展公益援助行動。僅從今年來看,在意大利,海爾智家將118名當地藝術院校學生設計的海爾空調,捐贈給了意大利癌症研究協會用於拍賣,支持癌症研究項目;在巴基斯坦,海爾智家通過捐款贈糧、提供服務等方式,援助3500餘名因洪水受災的民衆,並向政府機構捐款400萬盧比支持災後重建工作。此外,海爾智家在波蘭、英國、印尼等國家開展關愛兒童公益活動、向學校捐贈圖書和家電產品等。
而在公司治理方面,海爾智家始終堅持“人的價值第一”,持續加強僱主品牌建設,爲員工實現個人價值提供廣闊的全球舞臺。今年,繼發佈物聯網生態品牌全新僱主形象後,海爾智家在畢業季招納了近1500名應屆大學生,涉及算法工程師、物聯網軟件研發等181項高科技創新崗位,科技含量高,並以創客訓練營這種獨特的形式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展現全新的僱主品牌形象。
如今,海爾智家已經搭建起結構完整、層次清晰的ESG管理架構,聚焦高質量發展目標,憑藉專業透明的ESG信息披露以及卓有成效的落地成果,受到了外界的普遍認可。2021年,海爾智家在MSCI、Wind以及CDP(氣候問卷+水問卷)的ESG評級,均爲行業國內最高水平。
目前,我國正處在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階段,海爾智家緊隨時代發展大勢,充分發揮高度國際化的企業的全球影響力,已經在ESG方面構築起核心競爭力,持續帶給行業更深層次的思考與啓示,同時也爲實現經濟綠色低碳轉型和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