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間,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累計公益收入82.83億元,公益支出78.7億元,充分發揮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所屬的全國性公募基金會作用,聚焦主責主業,紮實推進人道救助、應急救護、應急救援,持續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國際援助、生命教育,發揮自身優勢,動員社會各界人道力量,整合資源、凝聚合力,努力推動新時代紅十字事業高質量發展。
守護生命與健康,持續拓展人道救助人道服務規模
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恪守“守護生命與健康,紅十字救在身邊”使命,深耕人道救助、人道服務項目。十年來(2012年至2022年9月)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共投入資金20.7438億元,救助白血病、先心病患兒73171人,切實緩解了7萬多個困難家庭的經濟壓力,減輕了因病返貧致貧風險。其中,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總投入20.037億元,救助患兒70046人,充分體現黨對大病患兒等困難特殊羣體的關懷和溫暖。
十年間,中國紅十字基金會還攜手13名院士發起設立“院士+博愛基金”,致力於兒科振興、老年照護、罕見病救助等人道服務供給側優化。開通“999人道救助熱線”,啓動“天使之旅先心病患兒篩查救助行動”“互聯網救助行動”“罕見病關愛行動”“地貧救助行動”等,設立“生命接力基金”,支持人體器官捐獻事業,充分體現人道救助的補充、兜底效應,心梗急救和慢病管理項目直接受益人數突破650萬,“紅十字天使計劃”公益影響力進一步彰顯。
2022年7月,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天使之旅—新疆先心病患兒篩查救助行動”走進新疆。
2022年7月,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天使之旅—先心病患兒篩查救助行動”走進西藏多地。至此,該項行動覆蓋了整個西藏地區。
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積極參與災害應急救援救助
十年來,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參與了歷次重大災害救援,切實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責任扛在肩上,共啓動85次“天使之旅”人道救援行動,向災區一線派出工作團隊,調研災區羣衆需求,開展救援救助工作。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於2012年啓動 “賑濟家庭箱”項目,秉承“一箱救災物資,一戶受災家庭,一週應急生活”的理念,通過標準化的物資採購和完整的發放體系爲受災羣衆提供專業的援助服務。十年來已向受災地區發放“賑濟家庭箱”244077只,覆蓋我國27個省、市、自治區和兩個國家,並建立起常態化備災機制,根據災害易發生的地域情況,按照可輻射範圍在全國範圍內設立了六個備災庫,同時配套物流運力,可在災害發生後12小時內將社會愛心化作受災羣衆最急需的物資運抵受災地區,極大地提高了災後人道救助效率。
2020年6月起,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天使之旅2020抗洪行動”,持續支援江西、重慶、貴州、安徽、湖北、湖南災區抗洪救災。
2022年9月, 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援建的“9·5”瀘定地震首個紅十字安置點在四川省石棉縣新樂村啓用。
2021年河南極端強降雨災害發生後,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發起“援豫救援隊保障項目”,向馳援河南災區的社會應急救援隊提供經費支持,共資助334支救援隊,直接撥付資助款項2952.96萬元,接受該項目資助的救援隊共支援轉移安置羣衆20餘萬人次、參與衛生防疫消殺7000餘萬平方米,在構建應急救援協作網絡,打造災害救援樞紐機構的探索中邁出了重要一步。以該項目爲基礎,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完善並推出“社會救援力量保障提升計劃”,將社會救援力量的能力提升與救援保障相結合,配合國家專業力量爲社會公衆提供更全面、及時、有效的幫助和支持。
2021年7月,“中國紅十字基金會馳援河南救援隊”在河南省新鄉市寺莊頂村救援轉移羣衆。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爲應對突發疫情,中國紅十字基金會開展規模空前的人道資源動員和救援救助行動,支援湖北、上海、內蒙古、北京、陝西等全國多地疫情防控。緊急發起抗疫一線醫務人員人道救助項目,爲不幸感染的醫務人員和殉職醫務人員家庭提供人道救助4.38億元,爲4萬餘名援鄂醫務人員提供人道慰問金1.2億元,向受疫情影響地區母嬰家庭發放營養品價值2億元。緊急採購負壓救護車、呼吸機、監護儀、人工心肺機等醫療設備,資助中國紅十字重症轉運車隊,支持恢復期血漿捐獻等,爲挽救危重患者生命發揮了重要作用。
2020年2月,中國紅十字救護轉運車隊在中國紅十字基金會資助支持下赴湖北武漢開展新冠肺炎患者轉運工作,被稱爲生命的“擺渡人”。
普及急救知識和技能,助力應急救護體系建設
2012年起,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在全國累計援建景區紅十字救護站274個,實現了有需求的5A級景區紅十字救護站全覆蓋,據不完全統計,十年來爲超過20萬人次提供應急服務。按照中國紅十字會總會部署,2021年起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全面參與應急救護事業,積極推動在公共場所配備應急救護設備,配置AED、應急救護一體機2400餘套,“應急救護一體機”獲國家專利,開發“急救寶”應用程序,開展“安心校園”“安心街區”“出行急救包”等系列行動,試點校園數字化應急救護體系,成功創辦“紅氣球”挑戰賽,努力讓急救常識和技能成爲每個人的必修課,營造了“人人學急救、急救爲人人”的良好氛圍。
2021年7月,“應急救護一體機”2.0版在寧夏石嘴山市紅十字應急救護培訓基地正式亮相併進行使用演示。
“紅氣球”挑戰賽是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打造的國內首個以應急救護爲主題的團隊式定向徒步運動公益賽事,於2021年5月8日在北京首次舉行。
2020年1月,吉林長白山景區紅十字救護站的紅十字志願服務隊在冰雪環境下進行應急救援和應急救護演練。
共創美好生活,紅十字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十年來,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緊緊圍繞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任務,積極助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按照總會部署,聯合全國紅十字系統推出兩屆“紅十字衆籌扶貧大賽”,動員2200萬人次參與助銷農產品。積極推動紅十字衆籌扶貧模式轉型升級,成功推出“公益廚房”項目,形成“電商+脫貧帶頭人+農戶”的公益扶貧新模式。聯合阿里巴巴實施“魔豆媽媽”項目,培訓了25116名困境媽媽,幫助她們獲得電商創就業技能。在“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和其他易受損地區持續援建“博愛家園”,打造“防災減災工程+生計基金+基層組織”爲一體的“韌性社區”,累計資助博愛家園項目266個,覆蓋四川、甘肅、陝西等21個省份,超過57萬人受益。連續6年組織員工每年赴英山實地幫扶,實現博愛家園、博愛衛生站、博愛校醫室、景區救護站、兒童大病救助等項目全覆蓋,創造了“黨建+扶貧”的英山模式。
2020年9月,由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承辦的紅十字“公益廚房“連續第二年亮相中國慈展會。
2021年9月,中國紅十字基金會黨支部組織黨員幹部深入湖北英山農戶家中和援建項目點開展定點幫扶調研。
十年來,全國已立項援建891個紅十字博愛衛生院(站),受益人口超過760萬人。開展鄉村醫生培訓班57期,培訓鄉村醫生5708人。援建29所紅十字博愛健康e站,將優質醫療資源鏈接到鄉村,助力鄉村醫療振興。
2016年12月,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爲湖南省桃源縣援建紅十字博愛衛生站,當地的鄉醫對於衛生站的落成和投入使用充滿喜悅。
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助力紅十字與“一帶一路”同行
有這樣一位名叫索菲婭的阿富汗先心病患兒來到中國治病,她的血型是非常罕見的“熊貓血”,爲了讓她順利手術,一對中國維吾爾族夫婦主動獻血,這個小女孩現在被稱爲“中阿兩國共同的孩子”。正是中國紅十字會實施的“天使之旅‘一帶一路’人道救助計劃”,幫助索菲婭在內的184位阿富汗先心病患兒過上了正常生活,讓戰亂中的孩子們有機會迎接國家恢復和平安寧的未來。
十年來,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深入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按照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援外工作部署,積極參與國際人道救援。2017年成立“絲路博愛基金”,發起中巴急救走廊項目,在巴基斯坦瓜達爾港建起中巴博愛醫療急救中心,累計接診5880人次。挺進戰火紛飛的阿富汗、敘利亞、伊拉克,深入蒙古、孟加拉、印尼、埃塞俄比亞、烏干達等需要施以援手地區,先後在亞洲、非洲等26個國家資助開展國際人道援助項目,實施“天使之旅‘一帶一路’人道救助計劃”,救治阿富汗、蒙古國先心病患兒309人,援建戰地假肢康復中心、博愛血液透析中心、紅十字血站、移動醫療急救單元,配送博愛單車,推動“海外博愛家園”項目落地,在埃塞俄比亞、烏干達和尼泊爾援建“海外博愛家園”5個,彰顯絲路情懷、大國擔當。使紅十字人道外交成爲“一帶一路”民心相通的重要力量。
2017年5月,中國紅十字會援建的“中巴博愛醫療急救中心”在巴基斯坦瓜達爾港落成。
2017年8月,中國紅十字援外醫療隊在阿富汗喀布爾爲阿富汗先心病患兒進行篩查。
新冠疫情暴發以來,按照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援外工作部署,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克服國際物流嚴重受阻的困難,共向57個國家和地區提供人道款物援助,向13個國家提供210萬劑疫苗援助。十年來,“天使之旅”人道足跡遍及五大洲63個國家,爲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了獨特力量。
2021年6月,中國紅十字會向埃塞俄比亞紅十字會援助的10萬劑新冠疫苗啓運。
按照中國紅十字會總會部署,中國紅十字基金會還積極參與籌建紅十字國際學院。2019年,全球首個專門致力於紅十字運動理論研究、人才培養、文化傳播的紅十字國際學院在中國成立,成爲紅十字運動發展史上的一件盛事。
2019年8月31日,紅十字國際學院在蘇州掛牌成立。
促進青少年發展,構建校園健康與生命安全保障體系
十年來,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着力改善經濟欠發達地區中小學校醫療和教育條件,建立校園健康衛生保障體系,提高青少年兒童健康素養。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累計援建博愛學校429所、博愛校醫室392所,未來教室107所,培訓6800餘名校(園)醫和保健老師,開展體檢、應急救護培訓等健康教育活動300多場。在吉林、湖北、山西、四川等地共組建 114 支博愛體育校隊,並開展教師培訓及學生素養課程。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玉米愛心基金立項援建14所黃房子項目,爲鄉村學校的孩子們提供平等的美學啓蒙教育機會。
2022年7月,新疆喀什夏馬勒巴格鎮中心小學的學生在博愛校醫室參加急救技能培訓。
2021年9月,河南水災後,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爲新鄉援建的25所博愛學校交付使用。
2019年11月,中國紅十字基金會親基金“未來教室”在湖北英山白石坳小學落成。
十年來,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實施的紅十字天使計劃、小天使基金、“新站·新健康”博愛衛生站等8個公益項目先後榮獲“中華慈善獎”,獲得“年度透明基金會”“自律透明獎”“年度榜樣基金會”等多項榮譽,成爲首家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和SGS全球社會組織對標審覈雙重認證的全國性基金會。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已取得46項知識產權證書,在全面構建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
十年來,中國紅十字基金會不斷加強黨建,全面推進自身建設,連續獲評全國“5A級基金會”“全國先進社會組織”稱號,先後榮獲中央和國家機關“創建模範機關先進單位”“先進基層黨組織”“五四紅旗團支部”“四強”黨支部等稱號,獲評“首都文明單位”“中國紅十字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
回首十年,堅持黨的領導、服務“國之大者”是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健康發展的根本保證和根本遵循。始終堅持黨對紅十字事業的領導,始終強化保護生命健康的宗旨,始終高度重視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向着高效運轉、公開透明的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的目標不懈前行,在新徵程上奮力譜寫紅十字人道公益高質量發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