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自然共未來·珍稀物種聯名挑戰活動助力生物多樣性保護

在大自然中,每個物種都有其特殊的作用和地位。物種的滅絕,可能造成整個生態系統的不穩定,對人類的生存造成威脅。爲了保護生物多樣性,守護地球家園,促進可持續發展,10月28日,愛德基金會PADI愛海洋專項基金與快手公益聯合發起與自然共未來·珍稀物種聯名挑戰活動,邀請多名藝人助陣,共同守護生物多樣性。

發起珍稀物種聯名挑戰

“蒼珊瑚、棱皮龜、布氏鯨、長鬚鯨、黃脣魚、石珊瑚、中華白海豚……認識珍稀物種,守護多美自然……”10月28日,PADI全球海洋大使黃渤在快手上發佈了一段視頻。

這是他參與的珍稀動物聯名挑戰。這些珍稀物種,均來自於我國2021年公佈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及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與黃渤一同參與挑戰的,還有PADI海洋環保行動大使於文文、侯明昊,公益倡導人張天愛、李治廷、徐璐、楊迪、許佳琪等。

生物多樣性保護需要多方參與。快手公益聯合多家公益機構與媒體,聚焦議題,在快手站內發起“珍稀物種聯名挑戰”活動,以10秒內說出不少於8種珍稀物種的挑戰並呼籲公衆關注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所有生物共享未來。同時在線下投放戶外大屏、樓宇電視等公益廣告,呼籲公衆關注生物多樣性保護,參與線上珍稀物種聯名挑戰活動。

生物多樣性概念的背後是一個個真實具體的物種及其生存的自然環境。本次公益宣傳形式,意在號召公衆通過認識具體的珍稀物種,提升認知,採取行動共同守護我們賴以生存且物種豐富的地球,一起走向可持續發展。

那麼,哪些是珍稀物種?爲什麼要保護珍稀物種?它與保護生物多樣性又有何關聯?爲何在這時提起保護生物多樣性?

2018年有媒體報道,據野外調查顯示,我國野生大熊貓種羣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1114只,增加到1864只;亞洲象野外種羣從1985年的約180只,增長至300只左右;朱䴉從1981年發現時僅存的7只,發展至野外種羣超過6000只;藏羚羊野外種羣由上世紀90年代末不足7萬隻,恢復到30萬隻以上;多地監測發現穿山甲活動,中華穿山甲種羣逐步恢復。

這得益於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日益被重視。

2021年10月12日,我國正式設立三江源、大熊貓、東北虎豹、海南熱帶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國家公園,保護面積達23萬平方公里,涵蓋近30%的陸域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種類。

近年來,我國將生物多樣性保護作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納入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生物多樣性保護不斷取得新成效。資料顯示,截至目前,我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980種和8類,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有455種和40類。

生物多樣性議題需要更廣泛深入的進入公衆視野和生活中,快手公益攜手愛德基金會PADI愛海洋專項基金作爲主辦方,愛德基金會、野生救援作爲公益支持,CM公益傳播作爲共創方,公益時報、界面新聞、鳳凰網公益頻道、網易新聞公益頻道作爲支持媒體,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作爲聯合傳播方,共同聚焦“與自然共未來”,發起“珍稀物種聯名挑戰"整合內外部資源進行主題宣傳,鼓勵公衆認識、瞭解珍稀物種,更好地傳播生物多樣性保護公益理念,引領公衆關注並支持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

此前曾啓動“拯救珊瑚行動”

從保護珊瑚到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再擴大到如今的關注地球的生物多樣性,快手公益與愛德基金會PADI愛海洋專項基金聯合守護地球家園的行動一直在持續。

2月15日,在海南省三亞市蜈支洲島,一場針對珊瑚保護的“海底花園”計劃發佈。

使用水下鑽頭、捆綁紮帶、固定銘牌……在海底,幾名公益倡導官在水下順利完成珊瑚種植任務。

“你集能量,我種珊瑚”。爲了讓修復被喻爲“海洋生命發動機”的海底生物珊瑚,快手公益與愛德基金會PADI愛海洋專項基金自2021年底起,開啓“拯救珊瑚行動”。幾百上千萬的人被號召參與珊瑚科普互動,爲珊瑚積聚能量。

海洋是生物多樣性的寶庫。“PADI 愛海洋”正是由 PADI 專業潛水培訓系統和愛德基金會共同設立的針對海洋生態保護的公益專項基金,致力於通過教育、倡導和行動來保護海洋環境。基金支持海洋環境清潔、珊瑚保育、海草牀修復、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公益項目,以改善海洋生態環境、使人類和海洋共生關係更加和諧。

以珊瑚爲契機,一起拉動全人類的海底拯救行動就此展開。

珊瑚礁的修復,從線上的能量轉化爲線下的行動。修復的珊瑚礁,爲魚類等海洋生物的聚集、繁殖、生長提供了更加廣闊的棲息場所。

珊瑚的保護,很快受到了相關部門的高度關注,越來越多的人蔘與到海洋環保公益活動中來。

保護生物多樣性,從不止步于海洋。“蒼珊瑚、棱皮龜、布氏鯨、長鬚鯨、黃脣魚、石珊瑚、中華白海豚……”10月28日,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成都、重慶、南京等全國9大城市核心商業地段戶外大屏,以及北京6個戶外大屏及約6000塊樓宇電視中,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公益廣告滾動播放。

與此同時,在快手視頻上,參與聯名挑戰的人數不斷增加。截至截稿,該活動快手話題頁共有3.8萬個帶該話題詞的短視頻作品,1.5億播放量。此外,活動開始的10月28日當天,話題#明星邀你參與珍稀物種聯名挑戰,登上快手熱榜。該活動也被多家主流媒體相繼報道。

這場保護生物多樣性的行動,已從海洋範圍擴大至整個地球。

共同攜手保護生物多樣性

保護地球生物多樣性,吸引了更多人的目光。

通過實施長江十年禁漁,素有“微笑天使”之稱的江豚等珍稀水生生物物種得到了初步恢復。洞庭湖2021年監測到的水生生物物種比2018年增加了30種。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珍稀動物頻頻露面。

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

當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被更多人所看見,就會有更多人蔘與進來。如今,互聯網作爲世界性的傳播窗口,在傳播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過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本次公益活動在快手平臺發起的“珍稀物種聯名挑戰”利用短視頻平臺的互動性,將生物多樣性科普與趣味挑戰結合,並由多位KOL參與帶頭示範引領,爲鼓勵網友參與,快手公益還特意推出流量獎勵,參與的網友挑戰成功可獲得瓜分100w曝光流量券,優質作品額外獲得活動頁面展示及內容最受歡迎證書,廣泛觸發了網友的積極響應和參與。

保護全球生物多樣性,離不開每一個人的參與。當多一位參與者接力挑戰,就多一個人關注到生物多樣性保護議題。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