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詐騙高發期,《反詐這一課》來“破題”

【環球網公益報道】11月15日,由北京市反詐中心指導,環球網的發起《反詐這一課》反詐科普視頻欄目第二期正式上線,恰逢“雙十一”網絡消費熱潮,本期欄目聚焦生活中的網購陷阱,幫助大家在日常消費購物時加強防範意識,規避詐騙風險,安心購物。

北京市公安局刑偵總隊十支隊副中隊長高山、北京周泰律師事務所、周泰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曹莉、360手機安全專家葛健出席本期欄目,討論網絡購物中的常見風險和詐騙手段,普及司法知識和防範技巧,共同守護消費者的“錢袋子”。

當前,網購已經成爲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種購物方式,“雙十一”購物節如火如荼地展開的同時,也給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機,網購詐騙風險花樣百出。面對網購詐騙,我們在日常進行網絡消費購物時,應該注意些什麼?如何進行防範呢?

網絡購物正當時,四大類型詐騙要注意

北京市公安局刑偵總隊十支隊副中隊長高山介紹稱,常見的電信網絡詐騙有一個特點,就是會隨着社會的熱點發生變化,比如說我們馬上面臨“雙十一”、“雙十二”購物節,有很多騙子趁機冒充網購的客服對羣衆實施詐騙。這種詐騙一般有四種,第一種是冒充電商物流客服,第二種是冒充購物平臺金融客服的,以虛假徵信類的騙術對我們羣衆實施詐騙,第三種是以刷單返利類,第四種是虛假購物。

對於冒充網購平臺客服的詐騙,高山表示,“根據我們的統計,很多羣衆的個人信息是有泄露情況,當騙子知道羣衆的個人信息後,就可能會冒充電商客服,說你購買物品質量出現了問題,需要退貨或者是理賠。當接到這種電話的時候,很多人就會真的是以爲商家在打電話,然後就按照對方要求一步一步的進行操作,掉入詐騙陷阱。”

高山提醒消費者,當接到類似客服電話的時候,一定要提高警惕,要通過官方平臺跟對方進行聯繫,千萬不要私下添加對方的聯繫方式,因爲很有可能對方是有詐騙目的的。

高山還提到,在網購詐騙中,冒充金融客服的詐騙類型高發,詐騙分子以個人徵信爲由,給羣衆發虛假鏈接,讓其點擊進行登錄,隨後就行詐騙。比如說騙子會讓羣衆去打開共享屏幕功能,羣衆輸入的銀行卡號、短信驗證碼、密碼等騙子在對面是可以完全都能夠看得到的。對此,他提醒稱,“我們所有的個人徵信都是由人民銀行統一進行管理的,任何部門和單位都沒有權益去進行所謂的註銷,千萬不要相信。”

此外,刷單返利類型的詐騙也在高發。高山表示,這種詐騙通常以兼職刷單網上做任務的名義對羣衆實施詐騙。在剛開始的時候騙子會給羣衆進行一個小金額的返利,比如你剛剛充值了100塊錢,騙子會馬上返110給你,緊接着犯罪分子會讓我們羣衆進行大金額的充值,以各種理由,比如說賬號異常、資金被凍結等,誘導我們受害者加大資金的投入。

網購詐騙行爲特點明顯 信息泄露不可忽視

北京周泰律師事務所、周泰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曹莉認爲,網購詐騙有以下幾個特點,首先是詐騙範圍非常廣泛,因爲這種詐騙是建立在網站的基礎上,一條信息可以發多個人;第二點是地域具有流動性,網上的假IP可能在外地甚至在外國;第三個特點是詐騙人員具有複雜性,我們面對的可能不單單是一個騙子,而是一個完整的犯罪集團。第四個特點是詐騙形式具有多樣性。

“我總結了有4個假,首先產品假,第二個公司假,第三個鏈接假,第四個付款方式假。從網購詐騙四大特點表面上看,詐騙實際上侵犯最多的是財產權。但是除了財產權,網購詐騙又侵犯了什麼?在我看來可以分爲以下兩大方面,第一個是詐騙罪可能會侵犯消費者的知情權。第二可能會侵犯用戶的隱私權以及個人信息的自決權。”她補充道。

在高山看來,網購詐騙中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能夠準確的說出消費者購買的物品的信息。他解釋稱,“比如說我們買的是一個衣服,騙子能夠準確的說出這個衣服的顏色甚至是尺碼,進而誘導消費者進行詐騙。”

伴隨着網購詐騙的種種特點和手段,信息泄露成爲消費者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360手機安全專家葛健表示,“信息泄露有多種方式,首先是個人信息泄露後被利用的,這種一般都會出現在一些平臺,平臺本身安全性足夠強,但是商家使用的客服系統、運營系統可能有一些漏洞,甚至我們發現有一些木馬會植入到一些針對商家的電腦上,把數據傳到指定的一個服務器上,這個時候犯罪分子就會快且準確的拿到消費者的訂單信息。其次,有一部分詐騙分子拿到的是非常關鍵的姓名和電話這類數據,這種信息可能是用戶使用某些應用在數據傳輸的時候被泄露的。還有一類是消費者在網購的時候,犯罪分子冒充身份提供虛假網站,然後劫持消費者的銀行卡信息,變相的盜刷銀行卡,造成嚴重的損失。”

網購詐騙手段千萬 加強防範是關鍵

當消費者在網購過程中遇到了詐騙行爲應該如何防範和止損呢?高山表示,“一定要第一時間撥打110報警,反詐中心跟110是有聯動的,報警後可以以最短的時間最快的速度幫助羣衆去追贓減損,挽回經濟損失。其次,一定要把相關證據保留好,比如聊天記錄、轉賬記錄、通話記錄等,這些可以作爲我們後續偵查破案的最直接的證據。第三,大家要及時查殺手機裏各種病毒,以免造成自己個人信息泄露的情況。

曹莉提到,網購詐騙可能會涉及到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除了保留證據及時報警外,消費者還可以向相關平臺的監管部門投訴處理和去法院起訴。

對於網購詐騙的事前防範和信息安全保護,葛健表示,“在安全產品部門,對像釣魚網站詐騙的應用以及欺詐的短信,我們會進行識別和防範。用戶可以安裝一些市面上常見安全工具軟件,大部分的欺詐樣本或者應用它都可以識別。”

預防網絡詐騙風險,高山提醒廣大羣衆,如果沒有國外的親朋好友或業務,可以打開手機關閉境外來電功能;及時接聽96110的來電;下載全民反詐APP並打開相關功能。

網購詐騙手段千千萬萬,加強防範是關鍵,尤其是現在正值雙11購物節之際。環球網《反詐這一課》也會持續開展反詐宣傳教育,努力幫助消費者守好“錢袋子”,安心購物。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