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實力打造西部氫能高地

展開四川、重慶的地圖,有這樣一條看不見的“走廊”——城際線路圍繞成都至重慶主幹線,輻射成德眉資、川南及渝西、川東北及渝東北城市羣,直達幹線沿成安渝高速,這就是正在打造中的“成渝氫走廊”。

在這條“成渝氫走廊”上,有無數東方電氣人的身影。作爲總部在川的唯一中央企業,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東方電氣”)是成渝氫能產業發展的核心企業,現已全面實現氫能核心技術自主化,打通了從前端氫氣制儲運加到後端燃料電池系統研發及應用全產業鏈條,全力助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氫能及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氫”裝上陣 創造西部高原多項“首個”

2021年11月30日,四川省和重慶市舉行的“成渝氫走廊”啓動暨氫燃料電池物流車首發儀式上,搭載氫燃料電池的不同類型車輛一字排開,機器人靈活翻動“手臂”在氫燃料電池示範生產線上不停忙碌。

如今,在成都等多地的街頭走一走,市民可以乘坐到氫燃料公交車。隨着“成渝氫走廊”首期三條重卡示範線路開行,重型卡車也將搭載貨物穿行於成渝雙城經濟圈內的德陽、自貢、內江等重要節點城市。

早在2018年初,10臺搭載東方電氣燃料電池的客車已經應用於四川省首批燃料電池客車示範線,在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P09公交線路上正式商業運行。這是中國西部第一條、國內第二條燃料電池公交車示範項,成爲中國氫能產業發展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2019年,第二批90臺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的公交車在成都市多條線路投運。2020—2021年,零排放的氫燃料公交車已成功在四川涼山、德陽、內江以及貴陽、蘇州、唐山等多地實現多批次應用,讓出行更“氫而易舉”地實現低碳環保。

2021—2022年,東方電氣爲成都第31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量身打造”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併成功裝車運行,助力成都大運會“氫”裝上陣。

車子跑得快、跑得遠,離不開加氫站的燃料補給。2021年6月2日,涼山州燃料電池汽車示範項目、西昌市月城加氫站開業暨燃料電池公交車運營啓動儀式舉行。這座加氫站是我國西部高原地區首座標準化固定式加氫站,啓用後,西昌城區首批氫燃料電池公交車也開始陸續投入運營。

而在交通領域之外,2021年,東方電氣所屬企業氫能公司還獲得了南方電網、華電、三峽集團等單位的氫燃料電池熱電聯供系統示範訂單,成功實現在發電領域示範應用。

事實上,從1958年第一個企業德陽水力發電設備廠建立起,經過60多年的蓬勃發展,東方電氣已經成爲全球最大的能源裝備製造企業集團之一。以“綠色動力、驅動未來”爲己任,瞄準碳達峯、碳中和目標,加快推進“綠色智造”轉型,形成了“六電並舉、五業協同”產業格局,產品包括風電機組、太陽能發電設備、水電機組、核電機組、火電機組(燃氣輪機發電、清潔高效煤電)、控制系統、環保設備、工業化工裝備、氫能及燃料電池、儲能裝備、新材料等,可爲全球客戶提供能源裝備、綠色低碳裝備、高端智能裝備於一體的綜合能源解決方案。

這股幹勁,東方電氣在氫能領域如今依舊保持着。

“氫”其所能 深耕技術優勢凸顯

隨着“雙碳”目標的提出,我國氫能產業加速發展。因爲提前在相關領域佈局,東方電氣氫能產業優勢越發凸顯。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關鍵核心技術突破是破解產業發展難題的迫切需要,創新是企業擴大市場的動力源泉,也是中央企業主動擔當、大國重器形象展示的迫切需要。

在“氫燃料電池”這一名詞還未被大衆熟知的2010年,東方電氣就已組建團隊,啓動相關技術的開發。十餘年來,東方電氣一直堅持從核心技術到系統產品“由裏及表”的自主開發之路,掌握了涵蓋膜電極、電堆和燃料電池系統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

其中,東方電氣通過技術引進與自主研發雙線並行,瞄準可再生能源規模化制氫,自主研製電解水制氫系統。近年來完成了首套撬裝式加氫系統、四川省首套高壓儲氫容器研製,並順利投運國內首套自主研發100千瓦等級氫燃料電池熱電聯供系統。

近年來,我國關於氫能產業的相關政策陸續出臺,兩批氫燃料電池汽車示範城市羣名單先後出爐。氫能產業的藍海不斷擴張,對長壽命、大功率的氫燃料電池需求不斷增長。自2018年以來,東方電氣的氫能產業化步入了快車道。2019年,建成中國西部首條氫燃料電池自動化生產線,具備年產2000臺套的生產能力,迄今仍是西部地區最大的生產線。該生產線已經過充分製造驗證,產品質量穩定可靠。

東方電氣氫能產業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公司已掌握了燃料電池領域核心部件設計與系統集成技術,申請專利200餘項,開發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車用膜電極,形成高效率高功率密度電堆序列,研製出40—110kW等級燃料電池。

2020年初,東方電氣“長壽命燃料電池四川省重點實驗室”獲評四川省燃料電池領域唯一的省級重點實驗室。目前,該實驗室在研項目累計達三十多項,涵蓋科技部重大專項課題、四川省科技廳重要項目、與高等院校及研究院所聯合開發等項目。

“氫”情攜手 建立強大“朋友圈”

獨行快,衆行遠。在氫能佈局上,東方電氣以開放的心態,與外界開展廣泛而深入的合作,協同互補、推陳出新。

在“成渝氫走廊”啓動暨氫燃料電池物流車首發儀式上,東方電氣聯合中國汽研、四川能投、蜀都客車、中材科技等川渝兩地氫能及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上下游相關重點企業組建了成渝氫走廊技術創新生態圈聯盟,進一步促進在氫能供給、氫能裝備製造和氫能應用等產業鏈各領域的高效協同、技術創新及示範應用,加快推動成渝氫走廊建設,帶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氫能及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1年7月9日,東方氫能產業園開工,項目擬投資15億元,用地87畝,建設西部氫能高端先進裝備製造產業園區。其中,產業園內佈局打造的制氫、加氫一體化示範站,是西南地區首座綠電制氫及加氫爲一體的示範站。

“目前東方氫能產業園項目建設工作正在有序推進,預計年底能夠滿足部分企業的入駐需求。”東方氫能產業園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產業園導入四川省燃料電池重點實驗室,打造氫能科技創新中心、製造中心、科普中心、運維服務及大數據中心、應用示範中心,積極引入產業上下游企業,構建燃料電池核心原材料及核心零部件企業集羣。

東方氫能產業園是東方電氣在氫能產業開放合作的一個代表。作爲川渝地區氫能產業龍頭企業、“成渝氫走廊”建設的領軍企業,東方電氣積極加強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協同創新及資源整合,合作伙伴既有其與同樣投身於國內氫能產業建設的“國家隊”,也有頗具實力的上下游企業,截至目前東方電氣已與多家國內外氫能行業優質企業簽訂了入園協議。

立足川渝,東方電氣的氫能“朋友圈”不斷擴容,遍佈全國。

2022年5月,東方電氣氫能源及燃料電池基地項目落地福州,打造氫能源及燃料電池高端裝備研製中心、應用示範及運維大數據中心、綜合供能中心,加速帶動福州構建國家級氫能產業示範基地。

據瞭解,自2021年以來,南到福建,北達吉林,東至浙江,西及甘肅,東方電氣已實現了近20個省市的氫能佈局。

“朋友圈”不只限於能源圈內部,還需要“破圈”合作。

化工、交通、鋼鐵等能耗“大戶”也是碳排放“大戶”,進行氫能替代是重點排放行業脫碳的重要路徑之一。東方電氣積極探索上述重點行業內的氫能脫碳機會,優先發展綠氫工業、氫儲能、分佈式供能等氫能多領域應用,以氫能助力實現碳中和目標。同時以氫能爲抓手,通過氫能+環保/風光/化工/冶金/產業等多種“氫+”模式,構建互聯互通的氫能基礎設施網絡。

大勢所趨,自當奮楫篤行;使命如磐,尤需蹄疾步穩。東方電氣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佈局氫能全產業鏈條和全領域應用,持續建鏈強鏈延鏈擴鏈,奮力打造具有戰略影響力的清潔能源產業高地,積極助力碳中和、碳達峯目標實現。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