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香港”之稱的繁榮地,存在未通市政電力之現象

牟思南 齊琛冏

“逛花展、猜燈謎、拋繡球、登高許願……”。春節期間,廣東觀音山國家級森林公園(下稱“觀音山公園”)人氣爆棚,新春上線的網紅打卡點龍鳳天梯、山地越野車等多種奇趣項目也備受市民遊客青睞。

觀音山公園位於廣東省東莞市樟木頭鎮,被譽有“南天聖地、百粵祕境”之稱,是集生態觀光、休閒度假和佛道文化爲一體的大型綜合性國家4A旅遊風景區。也是我國首座民營的國家級森林公園。

然而,環球網能源頻道在實際探訪中瞭解到,這座每年接待超百萬遊客的著名旅遊景區,二十餘年來竟然有70%以上區域沒有得到市政電力的供應,實爲震撼。

深受市政供電到不了位的困擾

事實上,觀音山公園長期深受着市政供電沒到位的困擾。

環球網能源頻道記者一行來到觀音山公園廣場核心景區時,一眼就看到一間擺滿桶的小矮房,走進發現是一座柴油發電站。面向廣場的那面牆有一個大缺口,裏面有十幾個油桶擺放一起,從小矮房鐵門進入裏屋,看到有三臺機組並列,一臺正在轟隆隆地轉響着發電中。看到這現狀,記者爲其安全隱患擔憂。

技術操作師傅介紹說,每臺機組200千瓦,平時開1臺,週六、週日及節假日開2臺。主要保障公園內市政供電未到位的區域用電,發電時間是每天早上8點至下午5點,每月需要從山下運上來6000升柴油燃燒。

當記者提到安全隱患問題時,師傅表示,“常擔心的事,但是電網的電接不上來,實在是沒辦法呀”。

據觀音山公園管委會主任陳景玉介紹,公園自1999年建園至今,從門樓到慈雲閣辦公樓有電網供電外,其餘公園內超70%的區域都沒有得到市政電力的供應。公園廣場作爲核心景區,主要景觀都聚集於此,每年的相親大會、文化比賽等大型活動,以及寺廟等是主要用電量區域。

這20餘年來,都是公園管委會自購買發電設備、柴油,維護維修設備,聘請專業技術人員發電,累積投資近1000萬元,每個月的能源成本遠遠高於使用市政供電的3~4倍。

觀音山公園每年接待超百萬遊客,尤其節假日遊客衆多,部分遊客到晚上9點左右才下山。由於下午五點柴油發電停止後路燈無法照明、山路又陡峭,大大影響了原本遊客美好的旅遊感;還有公園百餘名工作人員的巡檢工作等都有諸多不便。

市政供電到不了位,確實爲觀音山公園的管理和有序發展帶來了阻礙,同時也爲遊客造成了安全隱患。

來到公園廣場頂部的觀音寺廟,這裏有數十名僧衆每天在這裏生活和爲遊客服務。據瞭解,該寺廟使用的電也是用柴油發的。記者發現,寺廟的發電現狀存在更大的安全隱患,油桶就擺放在衆僧侶的宿舍樓屋檐下。

“景區管委會早上8點至下午5點給我們供電 ,晚上則由我們自己燒柴油發電。洗澡沒有電熱水器,只能在室內使用燃氣罐。用柴油和燃氣,成本高不說,既不方便,也有安全隱患。但是不給接電網的電,我們只能用這樣的辦法。”觀音寺的一位僧侶師傅告訴記者。

據介紹,寺廟與公園是兩個獨立體。寺廟僧衆就用電事宜已有多次申報當地供電局,至今沒有落實。不過,電力公司有回覆說申報量與實際規劃用電量不符,但也沒提出實際措施來協商解決。

電力保障脆弱,一直制約着公園的正常發展。“我們有強烈的用電需求,主要是用在三個方面,一是爲遊客提供基礎的服務保障,比如大型活動舉辦、燈光景的佈置,以及照明、音響提醒等;二是用於公園安全,比如安全監控、水泵抽水、防火防盜等;三是用於員工辦公,比如照明和空調等。”陳景玉說。

同時,由於沒有足夠的電力供應保障,佔地面積5萬平方米的公園會展中心,客流量巨大,導致旅遊接待工作以及經營工作嚴重滯後。

多次申請報裝市政供電均被拒絕

未通電的二十餘年,觀音山公園從未停止嘗試和爭取。

公園在廣東電網東莞供電局供電範圍內。公園管委會工作人員沈老師介紹,公園管委會多次申報爲園區內會展中心電力增容,但均被當地供電局拒絕。在此情況下,曾多次向主管部門及南方電網、東莞供電局、樟木頭供電分局、當地政府反映實際情況,亦都沒有得到解決。

在樟木頭鎮經發局2021年7月牽頭組織的觀音山供電協調會上,樟木頭鎮供電局相關負責人給出不予供電的兩點理由:一是辦理電力報裝業務需要業主方,即觀音山所在的石新村村委會提供相關手續,而供電局沒有收到相關手續;二是山上一些房子是手續不全的臨時建築,按照相關按要求,不能給違建建築供電。

但陳景玉表示,上述負責人提到的幾處設施並非違建,而是可以移動的鋼結構臨時用房,是國家法規允許的臨時建築,根據《國家森林公園管理辦法》,是公園需要配套的旅遊服務基礎設施,用以保障遊客安全和防範森林火災。

針對相關手續不完善的問題,陳景玉回應稱,根據承包合同,觀音山公園運營方擁有對觀音山地塊的承包經營權,但向供電部門申報電力擴容要求所在社區蓋章,公園所在的石新村拒絕配合,導致公園供電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不僅如此,石新村也拒絕配合觀音山爲遊客提供服務基礎設施建設,導致無法報批報建。

事實上,觀音山上並不是沒有市政供電的設備。相反,進入公園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山上數組高壓線和塔基聳立於公園內,但觀音山並未因此受益。

“山上有這麼多高壓線塔,公園卻沒有通電。我們已經花費上百萬元建設了變壓器房和配電房,離市電就差幾百米就能接入,但供電部門就是不給批。”陳景玉表示了無奈。

據瞭解,目前共有七組高壓線路,十餘座高壓線塔穿行架設在觀音山景區內,輸電線路爲“220千伏東莆甲乙線,110千伏古塘線,110千伏古清線,110千伏古裕線,110千伏古樟乙線,110千伏鹿窩輸變電配套線路,220千伏東莞-角布雙回送電線路工程”;其建設時間分別爲:2002、2004、2005、2006、2007和2012年。    

不過,前些年各大媒體有報道稱其中五組均爲未批先建項目。就此,觀音山公園與當地供電公司雙方結下了多年的“恩怨”。

迫切得到市政電力供應的需求者心聲

“我們期待當地政府大力支持和協調,以及供電服務單位能本着‘人民電業爲人民’的態度,將優化營商環境落實到行動中去,爲數萬名遊客休閒旅遊時能有良好的體驗感,請按照國家規定對公園進行正常的市政供電服務。”觀音山公園開發公司董事長黃淦波提出了公園用電的迫切訴求。

記者瞭解到,《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第二十六條規定,供電營業區內的供電營業機構,對本營業區內的用戶有按照國家規定供電的義務;不得違反國家規定對其營業區內申請用電的單位和個人拒絕供電。

環球網能源頻道向東莞供電局、樟木頭供電局發送了採訪函,期望詳細瞭解未供電的具體原因。對方收到函後,第三天來電回覆說“目前雙方的官司即將開庭,具體以法院最新判決結果爲準”。

廣東省東莞市位於珠江三角洲,是嶺南文化重要發源地,素有“世界工廠”之稱。樟木頭鎮城鎮化水平高,是衆多港商青睞之地,更是有着“小香港”的美譽。但黃淦波表示,由於缺乏市政電力充足的供應保障,國家級森林公園無法及時周到服務遊客,嚴重損害了東莞市及“小香港”樟木頭的形象。

“我們通過媒體也經常瞭解到,雲貴川、大涼山偏遠山區的哪裏哪裏又通電了。聽到這類消息時感覺特別刺耳、難受。我們廣東這麼發達的地區、東莞樟木頭這樣經濟發達的城鎮,居然還有沒通電的地方。如果國家和政府能關注到我們用電難的問題,並且能夠解決,我們將非常感恩。”觀音寺僧人對記者表示。

“二十年的歷史問題,一下子解決不了的。”樟木頭鎮供電局相關負責人在觀音山供電協調會上曾坦言。

“這是多年來結下的樑子,沒辦法解決的呢!”記者向樟木頭鎮其他社會人士採訪時聽到最多的聲音。

至於觀音山公園的用電需求以及市政供電落實情況,環球網能源頻道將持續關注。同時,也期待着法院的判決結果。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