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衆多曲藝界、演藝界知名人士以及普通觀衆,來到八寶山殯儀館蘭廳參加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李建華的遺體告別儀式,送這位“藝高人低調、德比藝更高”的老好人最後一程。
蘭廳門前,高高掛着一副輓聯,上聯是“馬大姐夫師徒鬥智五毛錢倆一塊錢不賣”,下聯是“老頭爺爺新夜行記喫飽了我就哼哼兩聲”,由李建華塑造的兩個經典人物、表演的兩段經典相聲和兩句經典臺詞組成,寄託着人們對他的深深懷念。
李建華的家屬親人、三位義子以及十位徒弟神情哀痛肅穆,接待前來弔唁的人們。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席姜昆、中國曲藝家協會分黨組書記楊發航、中國曲藝家協會副祕書長黃羣、中國廣播藝術團團長劉學俊及黨委書記楊曉羣攜全團領導班子成員、中國鐵路文工團曲藝雜技團團長劉穎、北京曲藝家協會主席李偉建、天津北方演藝集團總經理周煒以及李建華的生前好友、合作伙伴李金斗、英達、蔡明、鞏漢林、楊蕾、石富寬、李國盛、劉洪沂等演藝界知名人士都紛紛到場,送李建華最後一程。所有人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李建華,好人啊!他走得太可惜了!”
中國曲協主席姜昆萬分悲痛道:“建華弟離去,心痛不已,他曾經獲得全國捧哏金獎,與我合作《明春曲》中‘文革’一段,已成絕唱。同輩的捧哏演員,他的演技最佳,堪稱佼佼者。他崇尚文化、敬畏傳統、鑽研藝術、努力創新、做人本分、處世通達。抹去淚水,爲建華送行。相聲界同仁會永遠記住你!”
李建華的黃金搭檔、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李金斗一直忙前忙後張羅着老友的送別儀式。面容有些憔悴的他抑制着悲痛的心情,紅着眼圈迎來送往。對於老朋友、老搭檔的猝然離去,他極爲痛心。送別現場,李金斗泫然欲泣,說道:“建華爲人做事都很厚道,是難得的好人,也是難得的好捧哏演員,他離開得太突然了,讓我們所有人都接受不了,他不應該走得這麼早啊!4月28日晚上,他走的時候,陰雲密佈,瓢潑大雨;今天我們給他舉行告別儀式,又有陰雨綿綿,好像老天爺也在爲他哭泣,也許這就是所謂的蒼天垂淚吧!”
特地趕來送別好友的導演英達給予李建華極高的評價:“喜劇大師、相聲巨匠、人民笑星李建華先生德藝永存!”李建華的熒屏老搭檔演員蔡明也哭紅了雙眼,痛悼道:“我們合作二十多年,是非常默契的藝術搭檔,也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希望睿智謙和,溫暖善良的建華走好,從此世上再也沒有‘馬大姐夫’了!”
李建華生前摯友、演員楊蕾深切緬懷老友:“‘李師傅’,是我對建華的暱稱。到現在我都不能相信他就這樣走了,我永遠忘不了他在我人生最困難的時候給我親生兄長般的關心呵護。我們經常像一家人一樣圍坐着,等着喫李師傅給我們做他最拿手的醋滷麪,那是多麼溫馨的場景。如今他突然離開了我們,我心疼啊,太疼了!”
鞏漢林是李建華的同門師弟,他說:“李建華是我的大師哥,是師父唐傑忠的得意門徒。他德藝俱佳,捧哏、演戲雙絕,是一位極具個人表演特色和藝術魅力的相聲、表演藝術家。對他的逝世,我深感悲痛和遺憾,這不僅是我們唐門弟子親情手足的傷別,也是相聲界的一大損失。我只能祝願建華師兄一路走好,願天堂傳來你的笑聲……”
馮鞏也是李建華好友,雖然無法趕來參加送別儀式,但特意發來唁電:“繼承是爲了創新,創新是最好的繼承,李建華孜孜不倦汲取姊妹藝術營養反哺相聲的鑽研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和李建華合作演出了情景喜劇《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的演員陳創也發來唁電。
演員李琦爲李建華寫了一首悼亡詩:“一生捧着角行走,五毛一個性情軸,馬大姐夫音容在,毅然駕鶴瑤池遊。不問人間相聲事,單口直抵九霄樓,大‘穴’豪華蟠桃會,王母不笑絕不休!”本報記者 王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