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懷鈺“划水”,賈靜雯“凍齡”……臺灣浪姐上陸綜,島內也在追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陳立非】自臺灣歌手王心凌在《乘風破浪的姐姐》第三季奪冠並再度翻紅後,島內對這檔大陸綜藝更加關注。近日,該綜藝第四季《乘風2023》(《浪姐4》)開播後,5名來自臺灣的“姐姐”——陳嘉樺(Ella)、賈靜雯、徐懷鈺、陳意涵和黃麗玲(A-Lin)在島內引發議論。

“王心凌模式”難複製

該節目開播前後,臺媒從本季選擇哪幾位臺灣女星到她們的表現,都進行了詳細的跟蹤報道。聯合新聞網近日總結《浪姐4》五大看點,包括Amber劉逸雲再出道、《回家的誘惑》正反派合體等,涉及臺灣的則是賈靜雯對徐懷鈺不滿。報道稱,徐懷鈺初舞臺帶來回憶殺歌曲《分飛》,結果成了“車禍現場”;據傳因接太多商演導致練習時間不足,首次公演《路燈下的小姑娘》時更是失誤太多,拖累隊友。一時間,“划水”成爲徐懷鈺關鍵詞,登上大陸熱搜。她的經紀人13日回應稱,徐懷鈺因奔波的行程影響體力,在節目中的表現纔會有失完美。這番言論不被網友接受,一些人留言嘲諷說:“不紅是有原因的!”有臺媒直言,徐懷鈺這種狀態很難複製王心凌模式。《聯合報》15日稱,雖然徐懷鈺遭批偷懶,但在節目舉辦的沖人氣解鎖百萬直拍活動中,截至14日晚11點,徐懷鈺有高達622萬人推薦,竟是賈靜雯獲114萬人推薦的5倍。

島內媒體在報道賈靜雯時有兩大主題:“凍齡”以及“耳朵難受”。《中國時報》稱,在初舞臺表演中賈靜雯帶來《我們與惡的距離》中的插曲《路過人間》,在等待成績揭曉時,她焦慮到蹲下來,直到確定不是墊底後才起身哽咽道謝。《聯合報》稱,網友聽了賈靜雯唱歌后展開新話題——“聽賈靜雯唱歌眼睛享福”,下一句其實是“耳朵難受”,她則高情商回應“那我去蛋絲(dance,跳舞)”。此外,“賈靜雯不會老嗎”等話題也頻上熱搜,48歲的她狀態比歌聲更受矚目。

哪位臺灣女星演出費最高?

陳嘉樺(Ella)在初舞臺以“回憶殺”歌曲S.H.E的《戀人未滿》,勇奪第一名。中時電子報稱,“一公”舞臺後,微博上流出多位姐姐的演出費用。在參賽的臺灣女星中,領得最多的不是“平民天后”徐懷鈺,而是陳嘉樺的120萬元人民幣,比徐懷鈺的30萬元多了3倍。

聯合新聞網稱,A-Lin以歌聲取勝,初舞臺選唱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主題曲《有一種悲傷》,超強實力讓現場的姐姐們驚呼“太好聽了吧”,但最後僅拿到第13名。2015年,A-Lin曾參加湖南衛視《我是歌手》第三季,被更多大陸觀衆所熟知。

演員陳意涵的關鍵詞是“少女感”,她改編了閩南語老歌《望春風》。聯合新聞網稱,“即使結婚生子後,陳意涵依然保持着20歲的形象,不過她本人並不希望被固定在少女這個標籤之下。”1982年出生的陳意涵曾參演趙寶剛執導的劇集《奮鬥》,深得大陸觀衆喜愛。

女性“職場現形記”

臺媒對這檔大陸綜藝的關注點還延伸到社會層面。《遠見》雜誌14日稱,《浪姐4》可以說是活生生的職場現形記,尤其是可作爲公司選人才的參考借鑑。文章以隊長Ella第二輪選人爲例稱,即便已有很多候選姐姐站起來,可是她心裏想的就是那一個她要的人──李莎旻子。即便李莎旻子一開始沒有爲她站起來,Ella仍進行邀請,“如果知道誰是你的諸葛亮,請千萬不要放過”。該媒體提及《浪姐4》與前幾季相比,國際化程度更高,參與選手不僅聚集兩岸知名女星,還有日韓、俄羅斯與德國女星前來角逐,因此也必須學會尊重多元、包容彼此的差異。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