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海國際電影電視節於5月16日在北京召開新聞發佈會宣佈:由國家電影局指導、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第二十五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將於6月9日至18日舉行;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央廣播電視總檯、上海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第二十八屆上海電視節將於6月19日至23日舉行。新聞發佈會上公佈了本屆電影節金爵獎、電視節白玉蘭獎評委會全名單,發佈了本屆電影節和電視節的海報,並介紹了2023年上海國際電影電視節總體情況。
2023年上海國際電影電視節北京新聞發佈會現場
電影節迎來全板塊線下回歸
第二十五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將迎來全板塊的線下回歸。中外評委將面對面展開金爵獎終評工作,評委會主席和部分成員還將帶來他們的作品參與展映,並親身分享創作經驗;中外嘉賓濟濟一堂的金爵論壇,將關注中國電影產業在新徵程、新機遇中如何發掘多樣題材、助推技術手段創新、加強高質量國際合作;電影市場時隔一年重新迎來四方賓客,將通過展臺、活動、放映等多元場景,服務境內外展商,促進產業對接;“2023中國影視之夜”將設立“中國影視之夜·CMG年度推薦”系列榮譽,鼓勵中國影視人用光影塑造鮮活的人物形象,傳遞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2023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週年,也是上海國際電影節發起成立“一帶一路”電影節聯盟五週年,本屆電影節期間,“一帶一路”電影周主體活動將匯聚聯盟的歷年“老朋友”和今年“新朋友”,通過發佈會、電影文化圓桌論壇等,回顧五年來的合作歷程,發佈面向未來的“光影帶路”行動計劃,共同見證聯盟從“立柱架樑”進入到“生根發展”新階段。
第二十八屆上海電視節包括開幕式、電視市場、白玉蘭論壇、“玉蘭飄香”惠民放映導賞活動、“白玉蘭綻放”頒獎典禮五大板塊。除了中外評委將齊聚上海進行白玉蘭獎評選之外,多項活動也將致力於搭建更優服務的行業窗口,推動更高質量的國際合作。以“玉蘭星輝”爲主題的開幕式將啓動“一帶一路”節目互播活動,旨在加強“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媒體互播,推動優秀電視節目往來;以“玉蘭視界”爲主題的電視市場將舉行中國故事出海系列活動推介會,匯聚各家影視公司以電視節目爲載體,以講好中國故事爲着力點,創新推進國際傳播;白玉蘭論壇以“玉蘭對話”爲主題,着眼於國際傳播環境的新變化,彙集海內外嘉賓一同探討交流中國故事在全媒體環境下的出海新趨勢、新渠道和新模式;“玉蘭飄香”惠民放映導賞活動將結合城市更新,用經典的“看電視”方式,在老百姓家門口“小而美”的演藝新空間拓展“社會大美育”;“白玉蘭綻放”頒獎典禮將揭曉本屆白玉蘭各獎項花落誰家。
首次將網絡視聽內容全板塊納入白玉蘭獎評選範圍
第二十五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由主競賽、亞洲新人、紀錄片、動畫片和短片五個單元組成。在兩個報名週期內收到的來自128個國家和地區的近8800部作品中,名導新作匯聚,世界首映和國際首映比例進一步升高。以亞洲新人單元爲主,本屆金爵獎評選積極進行國別拓延,將呈現一個愈發清晰的開放、包容、多元、協作、團結的電影發展新格局。
入選國際電影展映板塊的參展影片將被策劃爲16個單元。其中,“中國當代藝術電影展”單元精選近十年華語藝術片的代表作進行美學和學術梳理;“光影浪潮·香港電影新動力 ”單元將多面向地展現新一代香港青年電影人的創作;今年是中國與西班牙建交50週年,“地球村”單元首次聚焦西班牙電影,一同出現在該單元的還有德國、意大利、日本、印度等國的電影新作;“向大師致敬”單元集中回顧謝晉、戈達爾、伊丹十三、邁克·李四位電影大師的作品,同時新增一個子單元懷念上週因病去世的著名藏族導演萬瑪才旦,還將新設“特別紀念”系列,以一人一部代表作的放映方式,向黃蜀芹、秦怡、何平、坂本龍一等過去一年中離開我們的電影人致敬。
第二十八屆上海電視節共徵集到來自五大洲49個國家和地區的近1900部電視作品。其中本年度的981部報名作品中,中國電視劇167部,海外電視劇158部,動畫片175部,紀錄片342部,綜藝節目139部。
本屆電視節首次將網絡視聽內容全板塊納入白玉蘭獎評選範圍,通過對獎項作品徵集範圍的重大優化調整,回應行業發展潮流變化,助力構建正能量互聯網文藝優質生態;電視節期間將發佈《中國視聽新媒體發展報告》,邀請網絡視聽平臺代表及網生內容創制代表,圍繞“Z世代網生內容趨勢探索”展開討論;“微短劇項目徵集活動”旨在新時代視聽產品受衆需求和觀看習慣發生變化的新環境下,憑藉上海電視節的平臺優勢和行業引領性,整合社會資源,推動微短劇人才扶持和微短劇創作進階。作爲中國電視行業的風向標,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既對過往的優秀作品給予褒獎,更爲未來的創作理清思路。
“向大師致敬”單元將展映謝晉經典作品
2023年是著名電影藝術家謝晉誕辰一百週年。正是在謝晉、吳貽弓等一批電影人的努力下,上海國際電影節才於1993年問世,次年,上海國際電影節被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認定爲國際A類電影節。第二十五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期間將舉辦“時代巨匠 百年回首”紀念謝晉誕辰百年特別論壇,在“向大師致敬”單元展映謝晉執導的經典作品,包括滬語版《大李小李和老李》《清涼寺鐘聲》等。
三十年來,上海國際電影節立足於“亞洲、華語、新人”的辦節定位,經過多年積累沉澱,已逐步形成短視頻、金爵短片、創投訓練營、電影項目創投、金爵亞洲新人單元、金爵獎及SIFF YOUNG上海青年影人扶持計劃的“6+1”階梯型新人培育體系,彰顯了上海國際電影節對中國電影乃至世界電影發展的責任擔當。本屆電影節短視頻單元共收到海內外報名作品近3900部,不乏新生代創作者對影像追求的大膽嘗試與勇敢創新;金爵短片作爲上海國際電影節的一個競賽單元,自2017年創立後,無論是動畫短片還是真人短片始終保持相當高的水準,今年將在國際影片展映的SIFF短片單元,推出特別策劃的短片合集;本屆電影節的創投訓練營共收到830餘份學員申請,將繼續按照一年夏冬兩階段的模式,循序漸進展開新人培育和項目孵化;電影項目創投已成功舉辦15屆,本屆電影節共徵集到682個項目,其中包括78個製作中項目;第二次舉辦的SIFF YOUNG上海青年影人扶持計劃,將推薦範圍從導演拓展至製片人和編劇,入選影人名單將在電影節期間公佈。
有傳承,更有創新。本屆電影節期間舉辦的“科幻電影周”系列活動旨在響應“科幻十條”,以科幻電影主題放映、科幻電影論壇、科幻之夜、上海科技影都發佈會等形式,展示上海在建設全球影視創制中心過程中助力構建科幻影視文化新格局的具體實踐,賦能用科學技術推動以電影爲載體傳播中國文化的新發展;“數字影視體驗展——超感試驗場”系列活動,通過上影節的品牌影響力打造影視文化數字化創新成果的展示空間,令前沿科技可觀、可感、可觸。
排片表將於5月31日公佈,6月2日開票
每一年上海國際電影電視節,都會通過作品徵集、評選、展映展播和表彰,向人民大衆傳遞優秀影視作品的精神力量,而讓百姓分享金爵和白玉蘭的成果,也正是把電影節和電視節打造成爲“人民的大衆節日”的初衷。本屆上海電視節“玉蘭飄香”惠民放映導賞活動將着力打造“家門口的電視節”,與上海市羣衆藝術館攜手合作,在中華藝術宮、PSA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今潮8弄等全市16個區的18個文化場館,將分別以“中華之光”“極限之魅”“生命力量”等不同主題,聯動展映30餘部白玉蘭獎入圍作品或熱門報名作品,一些場次還將以觀衆見面會等形式,由劇組人員或劇評人現場進行節目導賞。除了線下的惠民放映,線上的白玉蘭優秀電視節目展播,將在上海本地電視頻道的基礎上,與“一帶一路”視聽節目展播活動共同發力,拓展到國內諸多城市,同時展播渠道拓展至互聯網,打造全媒體展示平臺。
電視節舉辦的“2023年上海最佳影視取景地”評選活動,把家門口的好去處與影視作品中的好片段相結合,通過影視作品的感染力解鎖多彩城市體驗,期間將發佈最終評選出的上海十大最佳影視取景地,同時推選最具潛力的取景地。
本屆電影節排片表將於5月31日公佈,6月2日中午12點開始在淘票票平臺售票。除了觀影,市民參與電影節的方式越來越豐富。本屆電影節志願者招募自3月發佈後,一個星期內的報名數就達到了2000多人,除了高校學生,留學生及在職的電影愛好者也參與踊躍;在上海國際旅遊度假區推出的新型創作活動48小時影像創作挑戰賽,面向社會招募愛好者以極限創作的形式解鎖影視創制的新玩法、新體驗。
上海國際電影節上月起開展的《三十“光”年》徵集活動,向影迷徵集三十年來與上影節相關的老物件,在百餘位影迷分享的藏品中,最多的是各式各樣記載着年代印跡和時光記憶的電影節觀影票根,還有許多影迷分享了觀影手冊、排片表、志願者工作證、媒體報道摘選等周邊收藏,6月6日至19日,一部分民間藏品將在大光明電影院展出。
三十年來,上海國際電影節不斷凝聚向心力,增強輻射力,主動走出上海,讓更多的人分享中外光影碩果。本屆電影節期間,繼續在長三角地區舉辦“‘一帶一路’電影周”,南京、蘇州、杭州、寧波、合肥的影迷將就近觀看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最新優秀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