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會官方電影《北京2022》公映 深情回眸北京冬奧會精彩瞬間

《北京2022》電影海報

本報記者 王金躍

昨天,由張藝謀監製、陸川執導、張和平擔任總顧問的北京冬奧會官方電影《北京2022》全國公映。影片以“北京——鑄造賽場”和“運動員——迴歸賽場”爲主線,講述懷揣夢想的“冬奧人”在籌辦、備戰的歷程中,用努力和堅持克服困難、實現超越,最終圓夢冬奧的故事。影片全景式地深情回眸了北京冬奧會的精彩瞬間,在弘揚奧林匹克精神的同時,也彰顯人類共同合作和團結向前的重大意義。

▍歷時近三年記錄千餘小時素材

“2022北京冬奧會共有來自清華大學的1210名師生志願者參與其中,爲這場冰雪盛會的成功舉辦提供保障。作爲一名志願者,我深感榮幸和自豪,這部電影一定不能錯過,我要再一次重溫這些感動的瞬間。”清華大學學生張軍向記者說。

奧運會官方電影是國際奧委會自1912年以來,要求每屆奧運會主辦城市制作的記錄奧運會的電影。導演陸川介紹,影片從2020年開始籌備,歷時近三年,他帶領團隊走遍8個國家,協同1000多位年輕電影人,記錄了1000多個小時的素材,歷經多重艱難,最終形成這部約103分鐘的影片。

“影片一開始,就是在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個新年,很多首都市民在北海公園冰場滑冰的畫面。之後,鏡頭切換爲國際奧委會主席托馬斯·巴赫宣佈北京成爲2022年冬奧會舉辦城市。畫面再一轉,出現了新冠疫情在全世界肆虐的鏡頭。幾組鏡頭下來,就給影片定下了基調,這部影片將講述一屆非常特殊但也無比精彩、非同凡響的冬奧會,陸川導演太會講故事了!”看完電影后,觀衆張莉激動地回憶。

《北京2022》採用章回式手法,分爲《疾》《勇》《融》三章,通過鏡頭記錄下北京克服疫情影響等重重困難和壓力,與國際奧委會緊密合作,確保北京冬奧會如期開幕的歷程。影片還以運動員故事爲主線,鋪陳展現北京冬奧會的精彩賽事。影片在慶祝北京冬奧會圓滿成功、世界各地更多人蔘與冰雪運動的場景中結束。

▍展現英雄羣像和時代風貌

“拍攝過程的確很難,我們團隊沒有一天是虛度的,每天晚上都要開會討論,每天都會聽到不同的故事。”陸川回憶,“拍攝過程中,我們深切感受到了每一位北京冬奧會參與者身上都閃現着人性的光芒,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堅守、奉獻,最終構成英雄羣像。”

影片通過講述一個個人物的故事,展現出北京冬奧會所代表的時代風貌。其中,北京冬奧組委疫情防控辦公室副主任黃春、中國運動員蘇翊鳴和武大靖、拍攝過多屆冬奧會冰球比賽的老攝影師布魯斯、閉環內的理髮師朱宥承等人物的故事尤其打動觀衆。

“這部電影並不是光環電影。”網友“潘帕斯菜雞”認爲,除了冠軍和勝利者的故事,電影中運動員們的遺憾、失敗、永不服輸的努力同樣值得尊敬,“比如羽生結弦挑戰4A動作失敗,最終無緣獎牌,但他說出的‘如果大家也能因爲我做出點挑戰自我的行動,以此爲契機的話,我會引以爲榮’,讓我直接淚奔,這種專注自我、敢於挑戰的精神就是真正的體育精神。”

“最讓我感動的是結尾處,共襄盛舉的人們各自迴歸平凡的生活。運動員們繼續揮汗如雨,有人盡享親情之樂,有人親切地教孩子們滑冰。冬去春來,朔風漸息,他們就像一陣溫暖的和風融進草長鶯飛的春天。”一位網友讚歎。

▍巴赫盛讚該片“令人印象深刻”

“由於紀錄片的特殊性,官方電影拍攝難度很大。但這部影片完成得很好。影片採用中國式的章回體去安排,對於疫情背景下北京冬奧會的舉辦給出了一個歷史的印記。片中許多人物的選取很巧妙,也很打動人。”該片監製張藝謀給予電影很高評價。

該片總顧問、曾任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院長的張和平認爲,影片突破了以往奧運官方電影體裁和內容的侷限,片中的三個小標題化用了最經典的中國典籍《後漢書》、《論語》和《詩經·大雅》,“凸顯了中國傳統文化,很震撼。”製片人藤井樹評價,《北京2022》用章回體的結構、低飽和度的畫面、輕柔靈動的音樂,把影片拍出了一種獨特的氣質,“也在體育題材電影的製作上,嘗試了一種全新的表達。”

托馬斯·巴赫此前觀看了影片《北京2022》,他盛讚:“中國人民可以再一次爲2022年冬奧會的舉辦感到非常非常自豪。”巴赫還爲官方電影題詞:“祝賀真正無與倫比的北京冬奧會拍攝了精彩、令人印象深刻的官方電影。”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