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向日葵》:詩意地探討人生與命運

由李旭執導、娜仁花主演的電影《傍晚向日葵》近日首映。該片講述了城市女性徐曼芳身患重病後,回到記憶中的農村,與皮影藝人李有才相識,開始思考生活意義的故事。創作者在故事講述中引導觀衆探討人生與命運的課題,並激發對傳統文化傳承保護、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等問題的思考,體現出藝術電影創作新的嘗試與突破。

《傍晚向日葵》側重於意境營造,以“傍晚”和“向日葵”作爲意象,建構一個獨特的藝術空間。作品沒有設置過多的角色,而是將視野聚焦于徐曼芳這一個體,從她的視角出發,講述三個相遇,即與過去的相遇、與當下的相遇、與未來的相遇。與過去的相遇,主要在描寫主人公的精神世界,講述她與過世的丈夫之間的回憶。與當下相遇則是與社會現實相遇,通過描寫主人公及其周邊人的現實生活狀態,引出時代變遷和城市化過程中的居民養老問題、農村留守兒童問題、非物質文化傳承等。與未來相遇,則是與生命意義問題的相遇,影片使用主人公的畫外音對生命觀進行了具有啓發性的探討。這三重相遇實現了過去與現在、自我與他者、傳統與現代的對話,建構起一個相對完整的世界觀,對“我是誰”“我從哪來”“我到哪去”“人們如何安身立命”“人在面臨困境時如何發揮其價值”“如何讓自己的精神世界更豐富”等問題給出了自己的見解,表達了“無論你身在何處,無論你遇到何種困難,只要你心中有光明,世間一切皆美好”的主題思想。影片中涉及的議題深刻嚴肅,不僅有對社會熱點話題的挖掘,還深入到哲學層面,思考生命、人性等深層命題,顯示出該片創作者敏銳的藝術觸覺和深厚的文化功底。

這是一部具有實驗性的藝術電影。影片沒有着力描述人的真實境況,而是通過精心的戲劇設計和精到的演員表演,表現了徐曼芳豐富而複雜的精神世界。在故事的講述中,觀衆發現,徐曼芳精神世界的形成不僅與其個人獨特的成長經歷有關,還與歷史和文化有着豐富奇妙的聯繫,從而在時代精神、社會價值方面賦予作品獨特的精神內涵。

總之,中國電影在從電影大國向電影強國邁進的過程中,不僅需要豐富多元的商業電影,還需要探索藝術本質、探討生命本質的優質藝術電影。《傍晚向日葵》以對生命課題的深入探索、人物塑造的栩栩如生,以及對情節設計與視聽呈現的創新突破,爲藝術電影創作打開了新思路,也爲中國電影創作多元探索提供了生動案例。

(作者:丁亞平,繫上海戲劇學院PT計劃專家、特聘教授)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