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都市快報消息,中國好聲音第二季亞軍張恆遠因患黑色素瘤去世,年僅37歲。
消息一出,立馬上了微博熱搜:
張恆遠,1986年在貴州出生。
帶着自己的音樂夢想,2013年,張恆遠報名參加《中國好聲音第二季》,盲選階段即以一首指南針樂隊的《無法逃脫》贏得四位導師(那英、張惠妹、庾澄慶、汪峯)的齊齊轉身。他最終選擇加入了汪峯導師,後來又以一曲《青春》贏得汪峯組冠軍,晉級總決賽,並最終贏得亞軍。
當年,他還獲得了第11屆華鼎華語最佳新人歌手獎。次年1月就發行個人首支單曲《卑微的榮耀》,2014年9月26日,發佈首張個人輕搖滾EP《繼承者》。2016年12月27日,張恆遠發佈了自己的全新專輯《黑色翅膀》。
因《中國好聲音》,張恆遠也結識了同爲汪峯戰隊的畢夏,相識相戀9年,去年才喜結連理。去年8月,畢夏還誕下了兩人的愛情結晶。
很多網友看到這個消息後都表示難以相信。與此同時,關於黑色素瘤的話題也引發了大家的討論。
科技日報此前報道,江蘇省抗癌協會肉瘤·惡性黑色素瘤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江蘇省腫瘤醫院放療科主任醫師宋丹表示,我國惡性黑色素瘤新發病例每年約2萬例。
在國外,黑色素瘤更爲常見。黑色素瘤的病因被認爲是多方面的,種族遺傳、創傷刺激、日光、免疫等因素都會成爲發病原因。
膚色白皙,有長期紫外線暴露日曬史,或者有家族病史的是黑色素瘤的高危人羣。
一般來說,黑色素瘤一旦出現,生長就會非常迅速,它的形狀通常是不規則的,顏色也會產生變化。
這種疾病不易被重視又擴散極快,如果沒有在發現之初就去醫院檢查很容易錯過最佳治療時期。
今年4月,國外30歲女星帕特里夏 (Patricia Rite)就死於這種病。
2019年,帕特里夏突然發現身上長了一個形狀怪異的小黑痣。
不就是一點點小黑痣嘛,起初和大多數人一樣,帕特里夏並沒有很在意。然而,這顆小黑痣卻越長越大,到了影響美觀的程度,這時帕特里夏才決定要去看看醫生。
結果到了醫院後,醫生很嚴肅地對帕特里夏說,這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小黑痣,而是黑色素瘤,是皮膚癌。
確診後的帕特里夏並沒有消沉下去,相反,她選擇用積極的態度在社交媒體上給大家講述這種疾病,分享自己的美照還有生病後的各種細節,用自己的經歷引起大家對黑色素瘤的重視。
她的情況時好時壞,22年年底開始急速惡化,最後是去世的噩耗。
今年1月,悉尼作家娜塔麗(Natalie Fornasier)同樣因黑色素瘤去世,去世時只有28歲。
娜塔麗是在20歲時被診斷出患黑色素瘤,當時醫生髮現她第四個腳趾上“指甲蓋大小”的痣是黑色素瘤。
和帕特里夏一樣,她也曾在社交媒體上和粉絲們分享自己的患病經歷。
去年12月,她和粉絲們分享了7月底癌症晚期的事實:
“晚期這個階段是我這麼多年一直在想的一件事,這個階段讓我感到害怕。我還有幾個月可活。”
“在過去的幾個月裏,我每天都在哭泣和吶喊。我爲家人哭過。我因對死亡的恐懼哭到聲嘶力竭。我爲我永遠不會擁有的孩子、變老、我的朋友、我應該過的生活而吶喊。我才28歲啊,承認自己快死了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在後續的帖子中,娜塔麗記錄了和黑色素瘤抗爭的8年,同時提醒大家關注身上突然發生變化的黑痣。
黑色素瘤有以下常見信號:
▶A(asymmetry):不對稱。如果對稱的痣突然變得不對稱,要警惕惡性黑色素瘤;
▶B(border):邊界。如果痣的邊緣短期內呈鋸齒狀改變,也要警惕;
▶C(color):顏色。比如,從黑色變成黑色與膚色相間,或在棕黃色、棕褐色的基礎上摻雜粉紅色、白色、藍黑色,顏色不均勻;
▶D(diameter):直徑。痣的大小超6毫米,需要由皮膚科醫生仔細檢查;
▶E(elevation):隆起。黑色素瘤的位置通常有所升高,表面不均勻,這些不規則性和尺寸的變化都是警告信號。
除了關注突然變化的黑痣,做好防曬也是重要的一環。
娜塔麗的粉絲曾問她有什麼想要叮囑大家,娜塔麗答道:
塗好你的防曬霜,並告訴其他人也這樣做。每個人在這個地球上都是神奇的存在,一定要快樂地活着。
有些日子是很糟糕,但生活是奇妙的。所以好好去體驗這個世界吧,每天用幾分鐘去看雲,去聽雨。儘可能靠近那些充滿愛的人。
部分素材來源於新聞晨報、科技日報、都市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