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90後說唱歌手孫權(藝名“法老”)向志願軍老兵捐款129萬。與此同時,他還承諾“從今往後直到我死亡,所有個人巡演中我的部分演出收益都會捐助給需要的組織或人,歡迎大家持續監督。” 近日在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專訪時,孫權說這並不是什麼大事情,“在我眼裏只是把這個錢直接從這個賬號轉到了另一個賬號,並不是我自己從口袋裏掏錢出來。”
捐款
被紀錄片《1950他們正年輕》打動
要捐款做公益是孫權在很久之前的決定,至於捐給誰,最開始他並沒有想好。2022年他做專輯時創作了《小河淌水1952》——這首歌的創作契機源自抗美援朝紀錄片《1950他們正年輕》,片中有老戰士任紅舉對於犧牲戰友李振唐的回憶。看過紀錄片,孫權便萌生了把錢捐給老戰士這個羣體的念頭。而《小河淌水1952》歌詞內容是孫權查閱了抗美援朝中戰士們的家書後,以李振唐的口吻加以表達,其中有一句,“紅星的光芒定會照亮整座山谷”。
通過網絡搜索,孫權得知紀錄片的導演和劇組已向“志願軍老兵幫扶計劃”組織捐款,由此他覺得這個公益組織是可以信任的。而且,在接觸這個公益組織的過程中,他還與工作人員結下了友情。“他們中大多數人是志願者,用業餘時間在做這個事情。我覺得他們更偉大一些。”
“我只是把門票收入轉到公益裏”
充分了解公益項目情況後,孫權最終決定捐款。“巡演其實都是粉絲付門票錢過來看我,而我只是把門票收入轉到公益裏去。我只是傳遞者,想把大家的愛心給傳遞出去。”
在發佈捐款聲明前,孫權一直沒有和他人提起過自己的捐款計劃。後來同事們知道後,也只是默默轉發微博,並沒有刻意去聊這件事。“我媽給我發了個微信說爲我感到驕傲,所以我覺得大家都是挺支持我的。”
在志願軍公益項目接觸到的一位幫扶對象讓孫權印象深刻。“有一個四川老兵生活遇到困難,我和公益組織工作人員對此在羣裏聊了很久,討論要不要給他單獨幫扶,是不是要用我這筆捐款去做更多的事情。最後確定會有工作人員專程上門去幫那個老兵,去聯繫村長了解情況來幫助他。我過段時間可能要去成都演出,很想去看看那個老兵。”
創作
用書信體寫志願軍老兵之歌
孫權說,當初之所以創作《小河淌水1952》,是想到用書信體去寫志願軍老戰士故事主題的歌,在中文說唱圈會是一種先鋒的嘗試。
“國外有一些敘事的說唱形式,像Eminem(美國說唱男歌手)的《Stan》演唱方式就是這種,好像在朗誦一樣。我就想,他寫的是美國的故事,那我也可以寫中國人自己的故事。”
孫權說,在創作時也考慮過要不要加一些技巧讓這首歌的情緒感染更重。但最後他覺得,如果要還原一個軍人給家裏人寫信的情境,應該是以很平靜的狀態去朗讀,這樣會更加真實。如果加入太多技巧,就會適得其反,“所以最後這首歌出來,可能有很多人覺得我是純粹在朗誦。但是對我來說,這是有里程碑式意義的一首歌,我特別喜歡這首歌。”
爲更多普通人去發聲
很多人對說唱歌曲的固有印象,是歌詞內容充斥着“豪車、名錶、美女”等名利符號。對此,孫權表示,這種印象是有一定誤解的,“像那些國外的rapper,他們寫那些豪車、金錶,是因爲他們最開始是底層,現在靠說唱賺到錢了,此時他們是一種炫耀的姿態。但實際上他們一開始寫的主題都是爲底層人發聲的,像Kendrick lamar、Eminem事業登頂以後,想表達的依舊是那些結合自己生活經歷走心的內容。”
孫權強調,他的音樂設想和初衷一直都是“爲普通人創作”,所以從未想過去迎合市場,“其實之前我一直都不清楚我爲什麼會被大家喜歡。在去年我想明白了,可能因爲我做的音樂更多的是在寫普通人的生活,一些爲了底層人而寫的歌詞與歌迷達成欣賞共鳴。於是,我心裏決定:爲更多普通人去發聲。所以我在寫歌方面會更加註重這一點。
孫權的音樂創作可能不同於旁人,更偏重於主題。他不會爲了創作而創作,而是先去了解周遭、瞭解世界——比如他每天都會看紀錄片、看各種題材的書,去B站看一些 up 主的視頻。如果有某個畫面或者某一段話觸動了他,那麼主題就有了。之後,他會根據主題寫一篇散文式的故事,歌詞就這樣出爐了,下一步就直接進錄音棚,“有一個玩法叫國際語,就是把伴奏一放,我就開始隨意唱。這時候先不去管詞的配套,先定一個大概的結構出來。然後再想辦法把我的作文寫成押韻的詞,去編排,最後組成一首歌。我比較追求那種突然靈感來的感覺,不會把歌全部寫好再去錄音棚錄。”
孫權告訴北青報記者,接下來,他想做一些聽起來輕鬆、不用思考太多同時覺得好聽的歌,風格不限。他覺得自己能被大家喜歡,也是因爲音樂風格的多樣性。
只要努力,總有一天你可以做得到
最開始接觸說唱,孫權聽的都是美國東海岸風格嘻哈樂曲。後來當自己真正走上嘻哈音樂的道路時,並沒有形成要傳達某種價值觀的想法,只想單純地做音樂。直到去年,他開始思考:自己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說唱歌手?
如果說現在想要傳遞某種價值觀的話,那麼他曾經的一段經歷會更有說服力。法老回憶,學生時代的他,帶給周圍人的印象是“怪”——那時的他不會唱歌,就去報名參加校園十佳歌手比賽,不出所料第一輪就被淘汰了。誰也不曾料到,當年這位不會唱歌的怪人,今天成了知名歌手,並且熱心於公益。當時那場比賽的評委在多年後的某天,從新聞上看到了當年被淘汰的選手在說唱圈炙手可熱,於是輾轉與他取得聯繫,“他跟我聯繫到之後說還挺喜歡我的。所以我覺得只要努力,只要嘗試過,總有一天你可以做得到。”孫權說。
文/本報記者 壽鵬寰 實習生 虎巾傑 統籌/劉江華
鏈接
因《快樂崇拜》愛上嘻哈
法老,本名孫權,1992年10月出生於浙江省海寧市,畢業於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在中學讀書時,他接觸到了潘瑋柏的歌曲《快樂崇拜》,便愛上了嘻哈說唱風格的音樂。隨後,開始嘗試聽更多的嘻哈說唱音樂,並學着去模仿演唱。高三暑假,首次嘗試音樂創作。
2016年,創立說唱廠牌“活死人”併發行混音帶《東海岸》,以此出道。2017年,推出音樂單曲《親密愛人2017》,並作爲選手參加《Listen Up說唱歌曲創作大賽第二季》,取得了上海站的冠軍。同年參加《中國有嘻哈》,但由於對賽制的不熟悉,遺憾止步“60秒”環節;次年參賽《中國新說唱第一季》,止步“1V1”環節。2020年6月,作爲製作人參加芒果TV說唱音樂綜藝《說唱聽我的第一季》,併發行音樂專輯《科幻小說》。2022,發行音樂專輯《退潮》與混音帶《健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