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聯合早報》7月13日文章,原題:“周杰倫概念股”上市了 與華語流行樂壇歌手周杰倫緊密相關的巨星傳奇7月13日在香港掛牌上市。這隻被稱爲“周杰倫概念股”的股票,在近期低迷的港股中成績算得上亮眼。不過,其上市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後續表現如何,也將與周杰倫這位巨星息息相關。公司也毫不避諱與周杰倫的緊密聯繫,並在招股書中明確寫着,與周杰倫的深厚關係是公司一個主要風險。
明星概念股賣的是什麼?在股市中,相較於必須有良好的營運業績支撐的“績優股”,“概念股”更多依靠廣告效應;類似巨星傳奇的“某某明星概念股”,顧名思義便是依靠該明星的光環招股並獲利的股票。明星概念股大致可分爲兩類:一是極度依賴某單一明星盈利的影視或經紀公司,二是通過明星投資宣傳、打造影響力的股票。
舉例說,由於流量男星王一博帶來的收入佔總收入超六成,今年1月在香港上市的樂華娛樂,被網民稱爲“王一博概念股”。其他比較有名的明星概念股,還包括與男團出道的鹿晗深度綁定的風華秋實等。
不少業內人士認爲,公司與明星深度綁定,雖然可能在短期內名利雙收,但將盈利大部分寄託在明星身上,也使其難以贏得監管機構和投資者的信任。娛樂圈頻頻爆雷、常常被整頓的大環境下,明星的商業價值和變現能力存在太多不確定性。對於企業來說,從代言、帶貨到帶股票,明星的光環效應一直是把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雙刃劍。
除了明星塌房連累品牌,也有不少明星因爲代言的品牌爆雷而口碑下降。比如,2021年阿迪達斯等因新疆棉問題在中國被抵制,香港和內地十餘位明星不惜支付高昂違約金也要與其終止合作。
誠然,明星概念股的成功上市,對明星和公司而言都是市場的認可,但如果不能各自遵紀守法、拿出優秀作品和業績,而是僅靠流量和上市光環互相營銷,稍有不慎就可能塌房。(作者察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