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報(記者 陳晴)作爲曾經支撐中國服裝品牌崛起的核心陣地,男裝在這些年略顯落寞。不過,從近日男裝品牌發佈的上半年財報數據來看,九牧王、中國利郎等品牌一改往日的下滑狀態,實現了業績增長。國產男裝品牌又迎來了新的機會?
從近日男裝品牌發佈的上半年財報數據來看,九牧王、中國利郎等品牌一改往日的下滑狀態,實現了業績增長。(圖片由攝圖網提供)
國產男裝業績表現良好
8月24日,九牧王發佈上半年年報,年報數據顯示,其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4億元,同比增長8.85%;實現扣非後淨利潤1.4億元,同比增長173.34%。對於業績的增長,九牧王表示,公司主營業務的營業收入、毛利率均穩步提升。
七匹狼發佈的2023年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七匹狼實現營業收入15億元,同比增長6.07%。在截至6月30日的6個月內,國內男裝品牌中國利郎收入增長6.7%至14.9億元,淨利潤增長5.2%至2.7億元。截至報告期末,中國利郎在全國共開設2646家門店,相較於2022年年底增加2家,其中有1454家位於購物中心內。金利來也迎來業績利好。在截至6月30日的6個月內,金利來銷售同比增長7%至6.6億港元,其中服裝業務增長3%。
GXG母公司慕尚集團日前發佈盈利預喜,預計上半年淨利潤在2500萬元至3000萬元之間,較上一年同期的420萬元猛漲近6倍。該集團表示,盈利能力的提升主要得益於線下消費的復甦和線下消費渠道運營效率的提升,以及品牌成本控制舉措的生效。
單從上半年發佈的業績數據來看,男裝市場的表現還算亮眼。不過,鞋服行業品牌管理專家程偉雄表示,男裝行業是否迎來拐點或者回暖依然很難說,從佔比來看,上半年春夏的業績佔比在這一年中大概只有30%—40%,最重要的依然是下半年秋冬的業績,能佔到60%—70%,所以目前下判斷還爲時過早。各品牌的發展是不是走出瓶頸期持續向好依然是未知數。
謀求轉型升級
事實上,近幾年男裝消費市場的日子確實不好過,這其中,同質化競爭嚴重是目前國內男裝企業普遍需要化解的難題。雖然接下來的業績發展難以預判,但爲了迎合消費升級與消費者個性化的需求,擺脫同質化,男裝企業在不斷推出新產品的同時,也在品牌設計上力求創新,做好轉型升級準備。
隨着年輕消費者的崛起,圈層化消費的特徵愈加明顯。新生代消費者的加入,在爲市場帶來活躍因子的同時,也迫使各品牌積極擁抱新潮流。
偏正裝風的品牌利郎,近年來在原有的基礎上將時尚元素融入到服裝設計中,將西裝與休閒裝完美融合,在保留商務正裝傳統風格的同時,賦予西裝更多的時尚感和藝術性。爲了推動形象升級,利郎計劃進駐更多的購物中心。
今年秋冬季,七匹狼將與意大利超跑設計師Aldo Cingolani聯名共創超跑雙面夾克,從超跑中汲取靈感,提取其標誌性的流線元素,融入產品設計中,突破服裝設計邊界,也爲七匹狼夾克注入新鮮的“跨界血液”。
男裝品牌GXG也開啓戰略升級,確立“更適合通勤的青年休閒男裝”定位。GXG總經理吳磊表示,將在未來三到五年持續創新迭代商品,加大對品牌的投資力度,錨定青年人羣工作和生活場景。
時尚領域專家張培英認爲,男裝品牌只有找到正確的解題思路,順應年輕消費者的需求,才能實現破局。
從銷售渠道上看,在網購發達的當下,往往一個單品就能讓品牌脫穎而出,品牌也都在積極佈局線上,獲取更多的客流量。
GXG負責人表示,新零售模式應該以一種更科學和更有效率的方式,整合線上線下渠道,GXG絕不只是做衣服賣衣服的品牌,會更直接地以數據化管理、數據採集、數據模型管理來作爲驅動力。
九牧王方面則表示,品牌將加速佈局或優化多元化線上渠道,並推動線上線下一體化發展,以全方位渠道來觸及和滿足顧客需求,打造最優顧客體驗。
國產品牌並不比國際品牌差
中國商報記者注意到,對於老牌國產男裝品牌而言,這些年發展得並不順利。一些曾經很成功的男裝企業,要麼轉行,要麼沒落了。
大浪淘沙之下,國產男裝品牌未來的路是否好走?
消費者張先生認爲,對於商務男裝來說,國產品牌的質量並不差,如果在設計上能夠有所突破,他會更願意選擇國產男裝品牌。
麥肯錫發佈的《2023年中國消費者報告》顯示,消費者在購買產品時變得更精明,產品的功能性及品質成爲影響消費者購買行爲的最重要因素。受此影響,49%中國消費者認爲,本土品牌較國外品牌的品質更佳。可以說,在中國消費者更爲關注品牌自身品質的背景下,本土公司迎來了更多的發展機會。
張培英表示,國產品牌的品質並不比國際品牌差。面對消費者觀念的轉變,品牌也要積極抓住機會。一方面,做好品牌的傳播,加強消費者對品牌的印象,尤其要抓住年輕羣體的精神需求,引發情感共鳴,以此來活躍品牌調性、提升品牌形象。
張培英建議,品牌在產品層面需要保持高品質、高性價比,還要持續關注市場變化和消費者需求的變化,加強研發和設計能力建設,提升品牌影響力。
針對如何保持業績增長的問題,中國利郎主席兼執行董事王冬星表示,中國利郎將在面臨多重挑戰的環境下,繼續積極應對,保持謹慎樂觀的態度,採取靈活的銷售策略,整改店鋪網絡,加快新零售發展,並提升品牌形象和銷售效率,以保持業績的穩健增長。
報喜鳥董事長吳志澤表示,整個服裝市場已經進入存量競爭,甚至縮量競爭,但市場對於商務男裝、正裝、西服的需求仍然存在,比起關注外部環境來,企業更應關注自身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