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5月2日以來,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強勢上揚,5月2日當天暴漲近1%,今日開盤再度飆升,兩個交易日最大漲幅接近900點,一舉收復4月2日美國“對等關稅”開啓以來的失地。與此同時,A50指數表現亮眼,最近兩個交易日上漲一度超1.5%,且在美股期指跌幅擴大的背景下逆勢上漲。
分析人士指出,人民幣及A50指數上漲主要有四大驅動因素。首先,五一出行數據亮眼。4月30日至5月2日,全國鐵路旅客發送量連續3天同比增長超10%,5月1日更突破2300萬大關,刷新歷史最高紀錄,爲經濟增長注入新動能。
其次,中美經貿磋商釋放積極信號。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美方高層多次表態願與中方就關稅問題談判,並主動向中方傳遞信息,中方正在評估,這成爲人民幣資產上漲的直接原因。
再次,避險資金增配人民幣資產。上海清算所數據顯示,4月1日至18日外資淨買入人民幣債券規模達332億美元。東吳證券稱,4月以來關稅政策不確定性升溫,人民幣債券成爲資金避險選擇,一季度證券投資累計順差42.73億美元,3月單月順差17.93億美元。
最後,美元指數趨勢性殺跌,結匯盤逐步釋放。美國極端關稅主張和對美聯儲貨幣政策的干涉,削弱了美元世界貨幣地位,美元指數自3月至今罕見兩輪大幅貶值。一季度美元指數下跌和“搶出口”推動結匯需求釋放,在關稅政策風險未完全落地情形下,待結匯盤規模或延續擴張,若外部環境持續利多非美貨幣,待結匯盤或逐步釋放。
不過,華金證券研報認爲,因外部衝擊及特朗普政府可能擴張財政等因素,人民幣匯率中期不確定性仍存,保持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仍是央行首要任務。(陳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