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報道】中國留學生分批撤離以色列,部分中企員工選擇留守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陳子帥】中國駐以色列使館18日發佈消息稱,當前以伊衝突持續加劇,人員傷亡不斷增多,局勢變化存在巨大不確定性,不排除進一步惡化的可能。使館將自6月20日起協助有撤離意願的中國公民分批轉移撤離。另據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19日介紹,截至目前,數百名中國公民從以色列撤離。

據《環球時報》記者瞭解,在中國駐以使館協調下,部分中國留學生將分批乘車,從位於以色列與埃及邊境的貝京口岸出境。另有部分在以中資企業員工將由企業自行組織撤離。記者瞭解到,也有一些在以中國人目前選擇暫時留在該國,視局勢發展再做決定,但許多已提前安排好撤離所需車輛,以便必要時迅速行動。

他們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過去幾天,他們幾乎每天都要多次躲進防空洞避險,期間,還能清晰聽到導彈“砸”在地面上的巨大聲響。“可以明顯感覺到,伊朗的軍事打擊力度正越來越大。”

留學生:將分批轉移到埃及

“我們這裏出發了。”當地時間19日上午9點,特拉維夫大學的中國留學生陳同學向《環球時報》記者發來短信,告訴記者他們已經坐上撤離的大巴車,目的地是埃及,“不確定路上的網絡情況如何,到了開羅我會給你發消息。”

2天前,中國駐以色列使館發佈了提醒中國公民儘快離境的通知,陳同學告訴記者,看到通知後,自己和同學立馬着手準備撤離計劃。當天,中國留學生們自發組織起來與大使館對接。陳同學向記者展示的微信羣聊信息顯示,當地時間17日下午2點,由中國留學生組成的學聯已開始通知收集學生信息,並表示1-2天內將安排撤離。

陳同學介紹說,在以色列留學的中國學生數量大概不到千人,中國駐以色列大使館一直在協助安排用車等事宜。另據記者瞭解,在此之前,也有個別中國留學生已自行坐車前往約旦。

“我感觸特別大,電影裏演的不是空話,我們的政府在盡心盡力地保護中國公民。在這個緊要關頭,組織我們、引導我們脫離戰爭泥潭,回到祖國懷抱。爲我們中國政府還有所有在海外的一線工作人員點贊。”在看到中國駐以色列使館發佈的通知後,陳同學拍攝視頻感慨說,“我剛問過身邊的德國同學和美國同學,他們國家甚至都沒有發佈一個像樣的通知。”

“今天我主要就是收拾行李,把盤子、鍋、餐具、檯燈什麼的處理一下。”在出發的前一天,陳同學告訴記者,大學已經公佈了提前結課,允許他們延遲提交論文。但至於什麼時候再返回以色列,校方沒有消息,他自己也沒有預期,“一切都得看後續局勢發展。”

部分中企員工自願留在當地,但已做好應急撤離方案

在以色列務工的中國人中,有相當一部分從事建築工作。正在特拉維夫郊區拉馬乾施工的中國建築工人吳先生於當地時間19日早晨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目前他和幾位工友尚無撤離計劃,“想等到最後一刻再離開”,因爲他們認爲局勢尚未嚴重到必須撤離的程度,同時也坦言,留下是“爲了賺錢養家”。

“想回去當然想回去,但爲了賺錢也沒辦法。”吳先生表示,近期使館已向他們發出兩三次有關撤離和安全保障的通知,但大家普遍擔心一旦回國,今後重返以色列務工會更加困難,因此希望“能多賺一天是一天”。儘管如此,他們已做好隨時撤離的準備,車輛也已就位。

當記者提醒他注意安全時,吳先生說:“放心,手機提前10分鐘就會收到警報,我們會立刻躲進防空洞,心裏就不會那麼害怕了。”

與記者通話結束後不久,吳先生髮來一段剛拍的視頻,畫面顯示,有數十位中國工人正在一幢施工中的大樓旁等待開工。他們有的坐在地上聊天,有的坐在椅子上刷手機。據吳先生介紹,在他目前生活的區域,“滿大街都是中國人”,他的老闆手底下就有200多名中國員工。

另據《環球時報》記者瞭解,目前在以的中資企業中,仍有不少員工選擇自願留在當地。同時,這些企業也在制定應急撤離方案,以應對局勢變化。“真要到了非常嚴重的地步,我們可以快速組織撤離。”另一家中資企業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公司在埃及和沙特均設有分支機構,已安排人員提前摸排出境路線,並落實了出境後的交通和食宿安排。一旦局勢有變,相關員工可能撤離至沙特。

打擊升級,記者與中國留學生通話被空襲警報打斷

以色列13日凌晨空襲伊朗後,局勢迅速緊張。陳同學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從當天凌晨4點開始,他們便陸續接到多次空襲警報,預計以色列可能在接下來幾天遭遇報復性打擊。他和同伴們第一時間從學生宿舍撤離,進入不遠處的防空洞避險。

“說不緊張是不可能的。每次警報響起,心就懸了起來,然後馬上往防空洞跑。”陳同學說,伊朗多在夜間11點至凌晨4點間發動攻擊,因爲這一時間段“鐵穹”系統攔截效率較低,而白天襲擊則相對較少。所以,他們幾乎無法安睡,“總是警醒着”。火箭彈落地時發出的巨大聲響也讓不少人受到驚嚇,“在防空洞裏也能聽到像打雷一樣的沉悶巨響,甚至能感覺到地面震動。”

“這些天中國留學生基本上都‘抱團’在一起。防空洞裏沒有網絡,我們只能不停地聊天,甚至玩一些小學時的小遊戲,來緩解緊張情緒。”陳同學注意到,伊朗的軍事打擊強度正在不斷升級,“可以明顯感覺到,局勢每天都在變得更加緊張”。他表示,以前,伊朗的導彈多落在空地,而最近有一次則擊中了海法的能源中心、特拉維夫的民宅和主幹道,以及其他城市的關鍵設施。

18日晚,《環球時報》記者原計劃連線採訪另一位在特拉維夫求學的中國留學生,但剛開始通話就被突如其來的空襲警報打斷。這位留學生隨後告訴記者,從13日到18日,她已經連續五六個夜晚被迫半夜前往防空洞避險。

“一開始以爲像以前一樣只是‘小打小鬧’,對警報沒太在意。但當我親眼看到天上的導彈、聽到‘砰砰’的爆炸聲時,真的開始害怕了。”她說,“看到自己曾經生活的地方發生死亡事件,有時情緒幾乎要崩潰,覺得自己像活在不真實的世界裏。”

據媒體報道,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6月18日發表講話稱,伊朗絕不會對領土上遭受的任何襲擊“視而不見”,伊朗軍隊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哈梅內伊還表示,伊朗絕不原諒以色列對伊朗領空的侵犯,以方犯下嚴重錯誤,將會受到“懲罰”。

陳同學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據他觀察,大多數以色列人仍選擇留在原地,“也許部分擁有雙重國籍的人在設法離境,但我認識的大部分以色列人目前仍留在特拉維夫都會區。”他還提到,許多以色列人已被原地徵召服役,超市和商場排隊搶購物資的人也非常多。

根據公開報道,聯合國安理會將在20日上午就以伊衝突舉行緊急會議。當地時間18日,聯合國人權事務副高級專員娜達·納西弗呼籲以伊雙方舉行談判以停止衝突,表示雙方必須充分尊重國際法,特別是確保人口稠密地區的平民和民用設施得到保護。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