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政府擬在對美關稅談判中作“戰略性讓步”,韓農業界強烈反對

【環球時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黎枳銀】據多家韓媒報道,韓國政府正在考慮在對美關稅談判中就部分農產品進口限制作出“戰略性讓步”,以換取與美國達成更廣泛貿易協議的空間。相關表態引發農民團體強烈反彈,指責政府在對美談判中“默認農畜產業必須讓步”。

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通商交涉本部長呂翰九於7月5日至10日訪問華盛頓,同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商務部等高層官員就關稅、非關稅壁壘、數字貿易和產業合作等問題進行磋商。呂翰九14日舉行記者會介紹此訪結果時說,距離美國擬於8月1日對韓商品加徵“對等關稅”僅剩不到20天,韓國已進入“選擇與決斷的時刻”。他表示,敏感領域應予以保護,但也應在更大範圍的談判框架下就其他領域展開靈活磋商。

美國政府正對包括韓國在內的貿易伙伴施加壓力,要求擴大美國產能源與農產品進口,並撤除“阻礙美方出口的非關稅壁壘”。在農產品領域,美國要求韓放寬對美30月齡及以上牛肉的進口限制、擴大大米進口配額、允許進口轉基因土豆,並放寬蘋果、藍莓等水果的檢疫程序等。

韓聯社報道稱,儘管韓方尚未對美方要求作出實質性回應,但相關信號已引發國內高度警惕。韓國全國韓牛協會對呂翰九的發言表示“憤怒”,認爲政府“將農畜產業的犧牲視爲理所當然”。全國農民會總聯盟則警告稱,若政府無視農民的反對,將掀起“第二輪韓美FTA(自貿協定)鬥爭”和“第二次瘋牛病燭光示威”。韓國繼承農業經營人中央聯合會則計劃16日在首爾總統府前舉行緊急記者會,抗議政府推動放寬農產品進口限制。

據韓國《中央日報》報道,地方議會也相繼發聲反對。慶尚北道議會、青松郡議會與全羅北道長水郡議會均通過決議,要求政府立即終止有關美國產蘋果進口的審議。農業主管部門農林畜產食品部表態謹慎,強調在蘋果等水果的檢疫過程中仍存在風險,尚難判斷可否解除現行限制。

韓美圍繞農產品進口的博弈由來已久。美方長期批評韓方在市場準入與檢疫流程方面設限,構成事實上的非關稅壁壘。儘管大部分美國產水果已享受關稅減免,但蘋果、梨等仍因未滿足韓方病蟲害檢疫標準而被限制進口。韓美自貿協定生效以來,美方多次在年度《國家貿易評估報告》中列舉相關問題,敦促韓方整改。

《韓民族日報》評論稱,韓美FTA實施十餘年來雖整體提升了出口與制度透明度,但紅利主要集中在大型出口企業。非正式勞動者、小農戶和地方產業鏈往往未能受益。李在明政府不僅要在對外談判中爭取有利條件,更應細緻籌劃如何應對協商之後對弱勢羣體的衝擊,以實現貿易政策的公平與可持續。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