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 郭媛丹】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7日報道稱,俄羅斯總統普京在俄羅斯海軍節的視頻致辭中表示,俄羅斯海基核力量正穩步提升威懾力,俄羅斯對自己的實力和能力充滿信心。接受《環球時報》採訪的軍事專家表示,普京的講話向外釋放出鮮明信號,即俄羅斯正在全力打造現代化海軍部隊,並旨在通過“水下突圍”,利用核威懾力量對西方國家進行威懾。
7月27日是俄羅斯海軍節,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普京通過視頻講話的方式向俄羅斯海軍官兵致以節日祝賀。普京在視頻中表示,俄羅斯海基核力量正穩步提升威懾力,其核心是不斷提升自身戰鬥力的核潛艇編隊。目前,俄羅斯已完成“波扎爾斯基大公”號核潛艇的建造工作,2艘“北風之神-A”級戰略核潛艇和6艘“亞森-M”級多用途核潛艇正處於不同建造階段。
公開報道顯示,本月24日,“波扎爾斯基大公”號核潛艇正式列入俄海軍戰鬥序列。“波扎爾斯基大公”號是俄“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系列的第八艘,也是第五艘955A型戰略導彈核潛艇。該潛艇配備了“布拉瓦”海基洲際彈道導彈和現代化魚雷武器系統、導航、無線電技術和聲納系統,具有高機動性和聲學隱身性能。
軍事專家張軍社27日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表示,普京的致辭內容和列舉的裝備傳遞出俄羅斯當前發展軍事力量的指導思想,即優先發展“水下力量”。
他認爲,在水面艦艇方面,美國目前處於領先地位,擁有兩個級別共11艘核動力航母,而俄羅斯已宣佈唯一一艘常規動力航母不再維修、準備退役,其現有大型水面艦艇多爲前蘇聯時期建造的巡洋艦、驅逐艦等。“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建造的多爲噸位不大的導彈護衛艦等,俄羅斯意識到在水面艦艇上去下大力氣,短期效果不會很明顯。從報道和實際情況看,短期內俄羅斯也的確難以在水面主戰艦艇方面追趕美國。”
“一般而言,打造一支強大海軍需要大型水面戰艦。這首先需要龐大的資金支持,一艘航母的建造需幾十億甚至上百億美元。同時,大型水面戰艦建造週期長,還需要包括艦載機在內等複雜的配套系統。當前俄羅斯海軍水面艦建造速度比較慢,一般都是幾千噸級的小型水面艦艇。”軍事專家張學峯對《環球時報》表示。
對於俄羅斯優選重點發展“水下力量”,張學峯認爲,相較而言,俄羅斯在潛艇建造技術上和西方差距不大,甚至有一定優勢,此外,潛艇和水面戰艦相較有非對稱優勢,隱蔽性比較好。
張軍社持類似觀點。他解釋稱,從未來發展看,俄羅斯水面艦隊發展潛力不高,重點發展核潛艇、提升核潛艇部隊作戰能力是最優先的任務之一。他認爲,俄羅斯核力量的發展本質上是發展三位一體打擊力量,海上主要是戰略導彈核潛艇和核動力攻擊潛艇,利用核威懾力量對美國等西方國家進行威懾,遏制可能發生的侵略行爲。根據2024年11月生效的《俄羅斯聯邦核威懾國家基本政策》,俄羅斯可在受到其他國家常規打擊的情況下使用核武器。俄羅斯多次表示,核武器是確保國家安全的最終手段,三位一體的核打擊力量是確保俄羅斯主權和安全的可靠保障,將繼續完善戰略核威懾力量。目前俄戰略核力量中現代化武器裝備的比例已經達到95%,要依靠戰略核力量維護國家安全。
據俄方公佈的消息,俄羅斯未來還將建造四艘955A型(即“北風之神”A級),這將成爲俄羅斯戰略導彈核潛艇的主力。“俄羅斯對 ‘北風之神’和 ‘北風之神’A級共12艘核潛艇的戰略使命、作戰能力和威懾能力寄予厚望,認爲它們是俄羅斯海上戰略核力量的核心,能確保俄羅斯未來數十年內的安全,有效遏制美西方可能發動的軍事打擊。”張軍社表示。
他解釋稱, 955A型戰略導彈核潛艇水下排水量超24000噸,最大航速29節,最大潛深約480米,武器威力大、數量多、射程遠,可攜帶16枚布拉瓦潛射洲際彈道導彈,每枚導彈可攜帶6 - 10個當量爲10 - 15萬噸的分導式核彈頭,最大射程約9300公里,在北冰洋水下發射可覆蓋打擊美國本土。
公開報道顯示,西方國家對“北風之神”A級戰略導彈核潛艇感到震撼,有媒體甚至將其稱爲北極海域的“風暴”和能把敵人打回原始狀態的“核巨人”。
此外,俄羅斯今年批准了新的海軍發展戰略。普京在視頻中表示,這是俄羅斯歷史上首次將海軍發展規劃設定爲至2050年的長期戰略,這直接反映了俄羅斯對自身實力和能力充滿信心。
6月9日,俄總統助理、俄聯邦海洋委員會主席尼古拉·帕特魯舍夫表示,普京批准了《俄羅斯聯邦海軍2050年前發展戰略》。帕特魯舍夫強調,“發展強大而現代的艦隊是我國的優先事項之一。俄羅斯作爲世界上最偉大的海洋強國之一的地位正在逐漸恢復。”
張軍社認爲,目前俄羅斯正在全力打造現代化海軍部隊。根據俄羅斯官方消息,俄羅斯各造船廠在建艦艇超過70艘,未來數年將陸續服役。“屆時俄羅斯海軍作戰艦艇在數量和質量上都將有很大提高,戰略打擊和戰略威懾能力也將進一步提升。俄羅斯潛艇部隊在捍衛國家主權方面發揮着關鍵作用,提升海軍作戰能力是俄羅斯軍隊的優先任務之一。”
除“北風之神”A級戰略導彈核潛艇外,俄羅斯還將繼續建造“白蠟樹”級(也叫“亞森-M”級)多用途核潛艇,這是俄羅斯第四代攻擊型核潛艇,主要用於摧毀水下、水面和海岸目標,可攜帶高超音速巡航導彈,打擊敵方目標,成爲俄羅斯海上力量的中堅。
張學峯認爲,俄羅斯目前以“水下力量建設”爲發展方向有助於其重返“水下強國”的地位,但其是否能發展爲海洋強國則需要進一步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