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局】日本自民黨總裁選舉拉開帷幕,這五人誰將勝出?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 邢曉婧】22日,日本自民黨總裁選舉發布公告正式打響“選戰”。高市早苗、小泉進次郎、林芳正、小林鷹之以及茂木敏充5人報名參選。由於這5人均參加了2024年9月的自民黨總裁選舉,因此今年的選戰又被稱爲“敗北者的復活戰”。受訪學者22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是自民黨在參衆兩院處於少數地位後的首次總裁選舉,和去年相比,自民黨面對的局面更加被動。作爲少數派執政黨,預算及法案的通過離不開在野黨的配合。

五人“混戰”,大概率進入“決選投票”

日本廣播協會(NHK)22日報道稱,由於自民黨在參衆兩院均只擁有少數席位,在此次選舉中,如何構建與在野黨的合作方式以通過預算案和法案、如何構建聯合執政框架、出臺何種應對物價高漲的經濟政策、以及如何重建自民黨等成爲關注的焦點。

綜合日媒報道,按提交申請的順序,參選人員分別爲:前經濟安全保障相小林鷹之、前幹事長茂木敏充、官房長官林芳正、前經濟安全保障相高市早苗、農相小泉進次郎。各競選陣營已向自民黨總部提交了包括20名自民黨籍國會議員推薦人名單在內的參選所需文件。繼去年9人蔘選之後,在現行需20名推薦人支持的制度下,今年參選人數與2008年、2012年並列成爲史上第二。

22日下午,5位候選人出席了政見發表演講會,總裁選舉的焦點之一是應對物價上漲的對策。據NHK22日報道,小林鷹之提出,增加包括育兒羣體在內的在職世代可自由支配的收入,重新審視稅收減免方式與稅率結構;茂木敏充提議設立規模達數萬億日元的“生活支援特別地方交付金”,讓地方可根據各地區的課題自由使用;林芳正提出務必要讓實際工資實現1%穩定增長的態勢。

據報道,高市早苗表示,“日本部分產業存在人手不足的情況,需藉助外國勞動力補充,但必須穩步推進相關措施。”小泉進次郎則稱,“打破通貨緊縮時代經濟運營的常規壁壘,構建通貨膨脹時代的新型經濟運營模式。首先將着手廢除汽油稅暫定稅率,並推進引入根據物價和工資上漲情況調整基礎扣除額等機制。”分析認爲,除經濟政策外,各位候選人還將圍繞外交與安全保障政策展開角逐。

本次自民黨總裁選舉將爭奪國會議員票(295票)和黨員黨友地方票(295票)共590票,獲得過半數有效票的候選人勝出。第一輪投票中若無人過半數,排在前兩位的候選人將進入第二輪“決選投票”。而在第二輪投票中,最終入圍的兩位候選人將爭奪國會議員票(295票)和都道府縣票(47票)共342張選票,獲得有效票多者當選。自民黨總裁選舉管理委員會21日發佈的信息顯示,擁有投票權的全國黨員人數爲91萬5574人,較上一次總裁選舉時的105萬餘人減少了約14萬人。據悉,5位候選人還將於23日共同舉行記者會,選舉投票與開票將於10月4日進行。

日本《產經新聞》與富士新聞網(FNN)22日發佈了最新實施的聯合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在詢問“誰最適合擔任下任總裁”時,高市早苗以28.3%的支持率位居第一;小泉進次郎以25.7%緊隨其後;林芳正以11.1%位列第三。小林鷹之和茂木敏充支持率分別爲4.0%和3.8%,另有23.3%回答“不在5人之中”。

在僅針對自民黨支持羣體的調查中,小泉進次郎以35.2%的支持率居首,其次爲高市早苗22.5%、林芳正18.6%、茂木敏充5.3%、小林鷹之4.0%。共同社22日稱,此次選舉預計出現“混戰”,爭奪戰可能持續至“決選投票”,而地方票將是關鍵所在。《日本經濟新聞》則稱,此次5人蔘選可能導致選票分散,大概率會進入第二輪“決選投票”階段。

懸念叢生,不排除出現“黑馬”

此次自民黨總裁選舉與以往的一大不同之處在於,這是自民黨在參衆兩院處於少數地位之後的首次總裁選舉。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東北亞研究所研究員笪志剛22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和去年相比,自民黨今年面對的局面更加被動。作爲少數派執政黨,預算及法案的通過離不開在野黨的配合。

笪志剛分析認爲,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遇刺身亡後,日本政壇陷入“強人不在”的局面,權力結構趨於分散,派閥影響力減弱,導致黨內缺乏明確的領導核心。此次5位候選人各自的特點比較明顯。高市早苗在自民黨內擔任過要職,但其爲了參選模糊了一些具有極右翼色彩的政治主張;小泉進次郎年輕、形象清新;林芳正擔任過外務大臣,在對華、對美外交方面具備實務經驗;小林鷹之主打經濟政策等議題,但知名度相對較低;茂木敏充作爲資深政治家,也擁有豐富的黨內經驗。

“選舉結果懸念叢生。”笪志剛稱,儘管在輿論調查中,小泉進次郎和高市早苗的支持率較高,但新總裁也並不一定在二人當中產生。由於自民黨總裁選舉規則中地方票與國會議員票各佔一半,候選人能否在地方黨員和支部代表中獲得廣泛支持,將成爲決定勝負的關鍵。他表示,林芳正或許有可能爭取到地方黨員票和黨內議員票的支持,成爲“黑馬”,不過現在一切還都是未知數。

新總裁不一定是新首相

對於這次選舉,在野黨的表態同樣值得關注。據NHK報道,國民民主黨黨首玉木雄一郎對媒體表示,“遺憾的是,從任何一位候選人身上都看不到針對物價高漲的快速應對措施。希望這次總裁選舉能以國民利益爲出發點,而非自民黨自身。”日本最大在野黨立憲民主黨幹事長安住淳表示,“很可能無論誰當選總裁,情況都不會有太大變化,只是換了張面孔而已。”

英國《金融時報》22日報道稱,日本自民黨下個月或將創造政治歷史,迎來首位女首相或一個多世紀以來最年輕的首相。值得注意的是,本次選出的自民黨新總裁不一定當選日本新首相。在執政黨佔據衆議院多數席位時,新總裁通常會在國會首相指名選舉中順利成爲新首相。但由於自民黨當前在參衆兩院都只擁有少數席位,自民黨新總裁未必直接就任首相,必須尋求在野黨的支持。《日本經濟新聞》評論稱,在國會首相提名選舉中,在野黨的動向同樣備受關注。自民黨總裁要當選首相,前提是在野黨不推出統一候選人。

對此,笪志剛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當前在野黨在政策理念方面各自打着“小九九”,猶如一盤散沙,推出統一候選人有難度。不過,如果自民黨新總裁是一位讓在野黨難以接受的人物,不排除在野黨團結起來把“奪取政權”排在第一位。不過,無論誰當選新總裁,都將不得不面對擺在眼前的諸多難題。

《金融時報》也稱,自民黨在過去70年中除少數年份之外一直執政,而如今黨內分歧嚴重,公衆支持率不斷下滑,新總裁將面臨被視爲“生死存亡”的挑戰——如何重振陷入困境的自民黨。

一位不便具名的日本學者22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去年石破茂當選時曾一度幻想過他能給自民黨帶來改變,結果卻是遺憾離場。如今黨內派閥林立、政策缺乏創新、民衆信任持續下滑,使得選舉更多淪爲形式上的權力更替。即便新總裁誕生,也難以在短期內重塑政局穩定與公衆信心。對於今年的選舉結果,他本人並不抱有期待,因爲結果可能“都差不多”。

這位日本學者表示,尤其是經濟復甦乏力、少子化加劇與國家安全戰略轉型交織,考驗着新領導層的執政智慧。即便黨內勉強完成權力交接,外界對其治理能力的質疑聲仍難以平息。民衆期待的不再是派閥平衡下的妥協產物,而是能突破僵局的實質性變革。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