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北京7月30日電(記者張佳欣)據最新一期《科學》雜誌報道,西班牙巴塞羅那基因組調控中心和英國威康桑格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蛋白質的核心區域比此前認爲的更穩定、更具容錯性,顛覆了蛋白質如多米諾骨牌一般,具有“牽一髮而動全身”的脆弱結構的認知。該成果有望顯著提升蛋白質設計效率,加速新藥...
◎本報記者李宏策7月22日,世界衛生組織(以下簡稱“世衛組織”)發佈消息稱,與印度洋地區相關的新一輪基孔肯雅疫情已蔓延至歐洲及其他大洲。該組織緊急呼籲各國立即採取行動,避免20年前那場席捲全球的基孔肯雅病毒疫情重演。世衛組織稱,隨着歐洲輸入性基孔肯雅病例激增,法國已出現本地傳播。自5月1...
剛過最佳賞味期的輕食熟食、當天沒有賣完的麪包蛋糕、品相稍遜的蔬菜水果……這些食物沒有安全問題,卻往往乏人問津。商家蒙受損失,食物面臨巨大浪費,除了被丟棄,它們是否還有更好的去處?爲落實反食品浪費法,北京烹飪協會牽頭起草的地方標準《餐飲行業食品減損技術指南》7月正式實施,明確提出“餐飲機構...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育兒補貼制度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明確從2025年1月1日起,無論一孩、二孩、三孩,每年均可領取3600元補貼,直至年滿3週歲。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日前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育兒補貼制度及生育支持措施有關情況。每孩每年3600元將產生3方面預期效果“...
我國中藥飲片標註保質期自8月1日起施行。據瞭解,2023年7月14日,國家藥監局發佈《中藥飲片標籤管理規定》對中藥飲片標籤管理作出明確要求,提出標籤內容應當標註保質期等。該《規定》自2024年8月1日起施行,其中,保質期的標註自2025年8月1日起施行。(總檯央視記者張芸)...
“產品包裝上寫着食用量是每日1片-2片的維生素C,‘營養師’卻建議我爸媽一天喫30片-40片。”據7月29日新華網報道,江蘇杜女士近日向記者反映,某保健品“營養師”向其家人進行不專業的營養指導,不僅誇大保健品功效,還勸說家人“生病不用去醫院,喫他們的產品就能好”。近年來,打着“營養師”旗號推銷保健...
本報北京7月30日電(記者李昌禹)爲加快健全覆蓋城鄉的縣(區)、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養老服務網絡,科學規劃養老服務設施佈局,民政部、自然資源部近日聯合印發《關於加強養老服務設施佈局規劃編制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編制養老服務設施佈局規劃要重點圍繞不斷健全三級養老服務網絡,推動優化養老...
近日,智飛生物全資子公司安徽智飛龍科馬自主研發生產的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正式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的《生物製品批簽發證明》,實現上市流通。這標誌着智飛生物在流感疫苗領域取得又一重要突破,能爲接種者提供更多選擇,助力國家流感防控工作。流感是一種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丙類傳染病,主要由甲型和乙型流感病...
◎本報記者羅雲鵬壁虎斷尾重生,蠑螈大腦自愈……人類常感嘆爲什麼包括人類在內的大多數哺乳動物沒有這樣的“超能力”。近日,北京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聯合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基於時空組學技術Stereo-seq和高通量測序平臺DNBSEQ-Tx系列,首次發現視黃酸合成限速酶Aldh1a2基因表達不足...
科技日報訊(記者張夢然實習生周思彤)新一期《自然評論·生物多樣性》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基因編輯技術與傳統保護手段結合,將成爲拯救瀕危物種的關鍵。當前生物多樣性銳減導致物種遺傳多樣性持續流失,而遺傳多樣性是物種適應環境和抵抗疾病的核心。傳統保護措施雖能增加種羣數量,卻無法恢復已丟失的基...
科技日報北京7月29日電(記者張佳欣)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研究人員培育出一種新型“全腦”類器官,不僅包含多個腦區的神經組織,還具有初步的血管結構。這項成果發表在《先進科學》雜誌上,展示了首次將各個腦區組織成功整合爲一個統一運作的類器官。該突破有望爲自閉症、精神分裂症等複雜神經精神疾病的...
夏天溫度高,人體更易出汗出汗真的能排毒、祛溼嗎?爲什麼夏季不建議你“大汗淋漓”這4個部位出汗多可能暗藏健康隱患!頭汗、手足汗、勞心汗、鼻汗出汗多喝點什麼好?出汗真的能排毒、祛溼嗎?出汗即皮膚通過汗腺分泌汗液,是人體一種正常生理反應,是身體散熱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人體排出水分的途徑之一,所...
孤獨症是一種神經發育障礙性疾病,其發病年齡較早,患兒在3歲就可以確診。孤獨症兒童被稱爲“來自星星的孩子”,需要早發現、早幹預。只有通過持續的康復訓練和特殊教育,才能幫助他們提高對社會的適應能力。目前,我國有超1300萬孤獨症患者。然而,受醫療資源分佈不均、公衆認知偏差等因素影響,我國孤獨...
科技日報訊(記者張佳欣)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一項發表在《英國皇家學會界面期刊》的最新研究顯示,汗液並非以人們熟知的水珠形式出現,而是以膜狀從毛孔中緩緩上湧,並在皮膚表面匯聚成片。這一發現改寫了人們對出汗機制的傳統認知。以往的研究多認爲,汗液從毛孔中排出後會自然形成半球狀的小水珠。新研究顯...
◎本報記者劉霞自工業革命以來,人與機器融合的腦機接口技術,激發了人類無窮的想象力。歷經半個多世紀的探索,大腦芯片這項曾被視爲實驗室奇觀的腦機接口技術,如今正悄然走進現實。據美國石英財經網站報道,儘管成就斐然,但大腦芯片技術仍面臨諸多挑戰。無論是提升識讀精準度,還是應對網絡安全與隱私保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