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說明書要對老人更友好

□ 林楠特

爲優化藥品說明書管理,滿足老年人、殘疾人用藥需求,解決藥品說明書“看不清”問題,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近日發佈《藥品說明書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革試點工作方案》,決定在部分口服、外用藥品製劑中開展試點,並確定廣東等省(市)爲試點省份。

藥品說明書是經國家藥監部門審覈批准後具有法律效力的重要文件。我國藥品管理法、《藥品說明書和標籤管理規定》都對藥品說明書的標註內容作了嚴格且詳細規範。很多內容即使用藥者平時不關注,也不能隨意省略。也正因此,考慮到生產成本和藥盒體積,通過縮小字號來減少說明書長度成爲廠商的普遍做法。但由此也導致了字太小、看不清等問題,給不少患者尤其是老年人羣體帶來極大困擾,無形中還增加了用藥風險。

老年人是日常用藥的主要羣體,改造藥品說明書,讓他們便捷地瞭解藥物信息,不僅關係到治療效果,而且關係到用藥安全。這既是民生之剛需,也是一個必須落實的法律問題。今年9月1日起施行的無障礙環境建設法明確規定,有關部門應當完善藥品標籤、說明書的管理規範,要求藥品生產經營者提供語音、大字、盲文、電子等無障礙格式版本的標籤、說明書。可見,國家藥監局在部分省份開展藥品說明書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革試點工作,是對有關法律的有力貫徹。

同時也要看到,藥品說明書適老化改革專業性要求高,並非單純擴大字號就能解決,因此只有逐步推開,探索出適宜的方式,才能確保安全有序。《方案》也正是這個思路,先爲試點地區的持有人提供三種可供選擇的方式,同時,鼓勵持有人提供藥品說明書、標籤的語音播報服務、盲文信息等。這些措施將爲老年患者提供極大便利,有助於解決看不清楚、看不懂的問題,切實滿足老年人等羣體安全用藥需求。

藥品說明書的適老化改革是構建老年友好型社會的應有之義,體現了社會文明和法治溫度。期待試點工作能夠取得積極成效,並將其中的有益經驗和創新成果複製推廣,讓藥品說明書更規範友好,讓老年患者用藥更方便、更安全、更放心,讓更多患者感受到無障礙環境的紅利。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