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食慾的腦細胞找到了

科技日報北京11月29日電 (記者張夢然)最新《自然》雜誌上發表的動物實驗,確定了控制進食速度和停止時間的腦細胞。這些新發現可能有助於更好地瞭解人類的食慾。

此前研究已經證明,腸道中的神經(稱爲迷走神經)可感知小鼠喫了多少食物以及它們消耗了哪些營養物質。迷走神經利用電信號將信息傳遞到腦幹中的一個小區域孤束尾核,該區域包含催乳素釋放激素神經元(PRLH)和GCG神經元,會影響小鼠和人類停止進食的時間。

此次,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團隊在小鼠大腦中植入了一個經過基因改造的光傳感器,這樣PRLH神經元在被沿身體其他部位傳輸的電信號激活時,會釋放出熒光信號。團隊將一種液體食物注入這些小鼠腸道中,其中含有脂肪、蛋白質、糖、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混合物。在10分鐘的時間裏,隨着更多的食物被注入,神經元變得越來越活躍。這種活動在輸注結束後幾分鐘達到頂峯。相比之下,當研究團隊將鹽水溶液注入小鼠腸道時,PRLH神經元並沒有激活。

當團隊允許小鼠自由進食流質食物時,PRLH神經元在它們開始舔食物的幾秒鐘內就會激活,但當它們停止舔食物時就會失活。這表明PRLH神經元的反應不同,具體取決於信號是來自口腔還是腸道,並且表明來自口腔的信號優先於來自腸道的信號。

研究還發現,來自口腔的信號控制着進食速度,來自腸道的信號控制着進食量。通過使用激光激活小鼠的PRLH神經元,團隊能降低其進食的速度。

這些發現可能也適用於人類,因爲這些神經迴路在人類和小鼠這兩個物種中都得到了很好的保存。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