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報道】本輪呼吸道疾病感染的高發潮,在南方和北方是否存在差異?臨近年底人員流動增加,公衆應該如何做好防護?此外,如何看待有專家“不倡導公衆長期佩戴口罩”的說法?
12月24日,在國家衛健委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管理處呼吸道傳染病室主任彭質斌對此表示,從我國的流感監測和呼吸道多病原監測結果來看,目前南北方省份流感活動基本是同步的,都處於高發狀態,有部分省份已經達到了峯值,開始呈現下降趨勢。其他呼吸道病原活動情況也基本是同步的,南北方差異並不明顯。
彭質斌表示,臨近年底人員流動增加,建議在做好呼吸道傳染病日常防護的基礎上,加強以下4個方面的防護措施:
首先是在乘坐地鐵、公交、飛機、火車等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期間,建議要科學佩戴口罩,並且要及時洗手或手消毒,做好在旅途中的個人防護。
第二,針對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孕婦、兒童,以及有嚴重的慢性基礎性疾病患者,建議儘量減少前往人羣聚集的旅遊景區和公共場所,如果必須或者是確認必須要去的話,建議要科學佩戴口罩。
第三,對於呼吸道傳染病患者或者是出現相關症狀者,建議暫緩出行,儘量避免感染其他人。
此外,對於舉辦大型聚集活動的單位或舉辦方,要落實通風、消殺、健康提示的責任,並且要關注和遵守當地的呼吸道疾病防控的信息和要求。
針對有專家稱不倡導公衆長期佩戴口罩的說法,彭質斌表示,近期我國已出臺預防呼吸道傳染病公衆佩戴口罩指引,指引中也聚焦了公衆的生活、工作、學習等密切相關的常見情形和場景,而且區分了疫情高發和常態化等不同的時期,針對重點機構、重點人羣、重點場所等,分別提出了應佩戴口罩、建議佩戴口罩、建議不佩戴口罩等相應的分類建議,也更加科學精準地指導了公衆佩戴口罩,在保證防控效果的基礎上,儘量減少了對公衆生產生活的影響。